论企业生存风险

2016-03-11 09:49王程姝砡
中国市场 2016年1期
关键词:防范

王程姝砡

[摘要]如今全球风险环境复杂且变幻莫测,对企业风险的意识态度在过去几年里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像所有产品一样,企业生命也经历着创建期、上升期、饱和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没有不能破产的企业,在淘汰弱者,强者生存的大环境下,企业对生存风险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风险,了解并识别企业面临的生存风险并采取更为动态的策略去降低风险、延续企业生命周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企业生存风险;内部风险;外部风险;防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1.049

1 企业生存风险的定义

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威胁着企业的生存,有来自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来自外部的伤害,我们把这些统称为企业生存风险。

2 识别企业生存风险

根据风险来源的不同,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企业生存风险划分为内部生存风险和外部生存风险。

2.1 内部生存风险

如同人身体生病,病因可能包括内部因素,如人体机能抵抗力不足和自身内部病菌滋生等,企业内部生存风险也是一样。内部生存风险包括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失误,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低下与积极性不足,企业管理不当等因素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风险:

(1)决策风险。所谓决策风险,是指在决策活动中,由于主、客体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决策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至关重要。一项好的决策,能够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而相反,如果管理者做出一项错误的决策,则可能导致企业受挫,不利于其生存发展,重大的决策失误甚至能导致企业的灭亡。而导致决策风险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因素。主观主要是由于决策者能力不足,受到情绪波动等导致判断失误,而客观则是事先掌握的信息不充分,受到不可抗力或不可预知的因素影响等。总体来看,决策风险是主观大于客观的。

(2)管理风险。一个企业的管理与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贯穿始终。企业的管理一般包括企业的管理人,管理的机制和管理的方法三个方面。管理人应该拥有运筹帷幄,统筹全局的管理水平与能力,管理的机制应当能够日益完善,有章可循,人尽其用,管理的方法应该科学明智。这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不能做到这些,那么很有可能企业内部混乱不堪,效率低下,内耗增加,导致企业生存危机。所以,应该加强企业的管理,规避管理风险。

(3)产品风险。众所周知,一个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包括创建期、上升期、饱和期和衰退期,因此产品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在创建期和上升期中,风险由大到小;而在饱和期和衰退期中,风险由小变大。除此之外,还包括如产品质量低劣、产品成本过高等其他因素的产品风险。

除了以上的主要因素外,企业的内部生存风险还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财务控制不足等原因。

2.2 外部生存风险

企业的外部生存风险包括除企业自身之外的因素给企业生存带来的威胁,包括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的竞争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等。主要有以下风险:

(1)市场风险。市场风云变幻,与企业的利益联系最为紧密,也与产品风险有着联系。在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盈利。如果市场需求下降,消费者对产品不再“感冒”,那必然导致企业的产品滞销,利益受损,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

(2)行业风险。俗话说“同行是冤家”,现如今企业之间的同行竞争日益激烈,也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风险。如果一个行业达到了饱和,拥有大量规模和数量,那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继续生存,这个时候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做出改革创新和寻找新的行业发展成为瓶颈的突破口。

(3)经济政策风险。国家发布的经济政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发布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在政策支持的大环境下则可以促进其发展。若政策不利,则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限制效果,如国家限制污染重工业的政策必然会对相关企业不利。尤其是在中国,政策对企业的发展尤其重要,所以经济政策风险值得重视。

3 如何防范企业生存风险

毫无疑问,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该首先注重自身的生存问题,在面对各式各样的生存风险时,应该要有提前防范风险的意识,积极采取相关对策来规避风险,迎接挑战。

3.1 防范企业内部生存风险

企业的内部生存风险具有可预知性和可控性,因此,只要企业自身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其风险,提前防范并积极采取措施,风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防范企业内部生存风险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减少决策失误。客观上,要在决策之前充分收集掌握相关的信息资料,确保决策的正确性。主观上,首先要提高决策者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决策者的思想境界,在源头上减少失误发生的概率;其次要完善决策制度规范化,建立问责制度,扼制决策权的滥用;最后要加强决策的民主化,广泛吸取民意,积极创新,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减少决策失误。

(2)加强内部管理。在内部管理上,企业要逐渐从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细管理。针对管理人,要注重管理人的水平培训,挑选出能够统筹大局,深得人心的管理人;针对管理的机制,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程序与机制,如激励体制、信息交流体制等,使得管理起来有章可循,避免内部混乱和增加内耗,加强内部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而针对管理的方法,企业要形成一套属于自身的管理方法,注重创新改革,采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从而使内部管理做得更加出色。

(3)增强产品自身竞争力。有些产品存在着“先天不足”的问题,即在产品建立初期,本身就存在着定位不准、质量低劣或成本过高导致利润下降等。要增强产品自身竞争力首先找准市场定位,制造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的产品,在源头上使产品受欢迎,增加销售额。其次,事实表明,仅仅关注成本削减是不可能保证企业长期的生存发展的,因此要适当增加产品投资,提高产品的质量,使得产品受到保障,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最后,要适当的控制成本,保证企业赢利。

(4)其他。毫无疑问,要想预防企业内部控制,企业自身也要不断与时俱进,注重创新与变革。如针对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进行组织企业结构变革,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必要时进行行业的重组;面对企业财务控制不足,要加强控制企业的财务等。

3.2 防范企业外部生存风险

企业的外部生存风险虽然具有客观性和不可控性,但只要企业对外部经济环境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的。

(1)以市场导向为主。市场如战场,谁掌握了市场的导向,谁就有战争的主动权,谁就能够旗开得胜。企业切忌守株待兔,等待机会到来,而是要化被动为主动,拥有敏锐的嗅觉,正确把握市场的定向。尤其是在科技进步,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企业更是要迎合消费者的习惯和口味,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和探索,一切以市场导向为主。

(2)加强在同行中的竞争力。要预防企业的行业风险,首先在源头上减少激烈的同行竞争,选择新兴新颖的行业;其次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能够在同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点与产品风险的预防相似。

(3)顺应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制定和发布的经济政策是不可逆的,因此,在企业产品选择上,尽量顺应国家的经济政策,如不选择重污染的企业,不选择违法违纪的产品,减少其对企业生存带来的威胁。

对于企业面临的风险,首要任务是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因此企业要苦练内功,加强自我修养,同时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环境。相信只要做到以上几点,企业必定能减少风险,适者生存。

参考文献:

[1]胡华夏.企业生存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技术经济,2000(8).

[2]周丰.谈企业的生存风险与化解[J].交通企业管理,1999(11).

[3]张晶.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探究[J].中国市场,2015(17).

[4]林小杰.企业账务资金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J].中国市场,2015(46).

[5]江纯.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M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15(45).

[6]黄静.基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5(10).

猜你喜欢
防范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浅析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