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016-03-11 09:58商开慧
中国市场 2016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商开慧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金融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许多线下的客户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投资交易,互联网金融以较低的交易成本、方便快捷的交易方式等优势抢占了相当一部分线下客户。基于上述背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力资源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基层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两个员工层次中都存在该现象。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导致人员流失现象的原因,并结合现实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流失;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1.067

1 引 言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商业金融模式,它将传统的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打破传统的金融模式,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工具为客户提供信用创造、支付中介等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客户参与度,较好的协助性,较低的中间成本,更便捷的操作方式。互联网金融主要是由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非金融机构组成,这些非金融机构在投资、理财、支付等方面冲击着传统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由于互联网创新的力度不够,其信用中介、信用创造等职能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作用受到冲击,在互联网融资平台、第三方支付的影响下,商业银行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商业银行的员工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在,许多商业银行出现“离工潮”,高管变动也异常频繁。人力资源作为支撑银行发展的核心资源,在商业银行面临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背景下,要把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管理的地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推动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现在,商业银行如何满足人才的需要,留住人才,减少人力资源的流失,是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分析

通常意义上,人力资源流失是指人力资源的工作状态发生迁移,即工作地点从一个单位到了另一个单位。人力资源流失不仅是人才离开银行,给该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影响;而且还是银行的人才激励措施缺失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影响银行的发展。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2.1 员工自身因素

商业银行因其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稳定性吸引了众多的人才,但真正投入到银行工作中后,实际工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此时员工会根据自身因素来衡量自己的“去留”。首先,银行员工受到他人影响,容易产生辞职的想法。有的员工因为外界的影响、自我评价高、工作要求高,银行工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的时候,在工作中会产生倦怠、消极的情绪,离职是必然的结果。其次,员工的低忠诚度容易导致流失。当商业银行面临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时,商业银行会缩减营业成本、增加员工的工作量来对抗冲击。如果员工的忠诚度不高,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员工会寻求新的工作机会,产生离职倾向。最后,员工的满意度低也是造成员工流失的原因。大多数人选择银行是为了做一份收入中等、工作稳定的职业,但是实际的工作会与期望背离,此时员工的满意度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容易满足的员工,他们会期望找到薪酬好、福利好、环境优、发展空间广阔的工作。

2.2 商业银行内部因素

商业银行的文化对员工的组织认可度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90后”成为商业银行基层员工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90后”的特点,组织文化是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员工对商业银行文化的认同感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流失。

随着行业间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部分,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但是,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度不够,不能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没有合理的招聘、培训、激励机制,所以在经营过程中会存在人力资源的流失。以校园招聘为例,每年银行投入很大的成本进行招聘,在招聘信息中,大多数银行只是笼统的写出几个岗位,但是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不明确,应届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并不能自我定位,只是抱着“只要我能进银行,不管岗位”的心态,这给商业银行的招聘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在新员工入职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流失。

2.3 社会外部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工作的认识越来越模糊,对于“90后”,他们不会把一份工作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追求,他们会寻求更适合自己发展、更有利于自己进步的职业。当他们发现银行工作不能给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时,他们会“跳槽”。当互联网金融日益壮大时,机会越来越多,银行的工作不再具有竞争力。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成熟、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银行的专业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员工有更多的择业机会,便造成了银行人力资源的流失。

3 人力资源流失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人力资源作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的流失会对商业银行产生重要的影响。

3.1 人力资源流失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

人力资源流失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就是加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成本。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日益扩大,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的工作压力更加沉重。近年来,多家商业银行为满足对工作人员的需求,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校园招聘,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基层工作是由这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承担的。在面对银行繁重的工作下,基层员工的跳槽率日益攀升。虽然这些员工不构成企业的核心人员,但每年商业银行为此承担的成本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流失不仅仅是基层员工,银行的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对银行造成更大的影响。

3.2 人力资源流失对商业银行的间接影响

人力资源流失对商业银行的间接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商业银行专业人才、客户经理流失会带走银行的优质客户资源,商业银行的客户是需要营销人员进行维护的,当这些人员离职后,客户会倾向于把公司业务交给熟悉的人,因此员工离职后会一定程度上带走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其次,人力资源流失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誉,员工迫于压力离职会对银行造成无形的影响,影响银行内部结构的稳定,向社会公众传达一种负面的信息。

4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流失的对策分析

虽然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传统金融业务也是一种补充,它为银行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为商业银行带来创新的动力,打破传统的限制,结合商业银行巨大的资金规模,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一定不能墨守成规,应主动拥抱互联网,不断地加大创新和变革的力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样银行一定能够在未来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过程当中成为主力军。在商业银行进行创新的同时,要加大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组建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为商业银行创新服务,供给大量优秀的员工。同时对银行的专业人才,设计合理的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员工流失率。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应该在银行组织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适合分行发展的组织文化,让员工参与组织文化的建设过程,满足员工心理需求,让员工为了银行发展而努力。

5 结 论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人才流失的困境,商业银行要主动拥抱互联网,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从招聘、培训、岗位设置、薪酬管理、企业文化创新等方面进行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调动银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银行的发展后劲和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兵涛.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才流失[J].中外企业文化,2010(11):64-65.

[2]张正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