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性缺水地区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

2016-03-12 03:08王海丽周立功冯燕彬刘乐吟
广东水利水电 2016年4期
关键词:水价供水节水

王海丽,周立功,李 铁,冯燕彬,刘乐吟

(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35;2.哈密地区水政水资源管理中心,新疆 哈密 839000)



资源性缺水地区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

王海丽1,周立功2,李 铁1,冯燕彬2,刘乐吟1

(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35;2.哈密地区水政水资源管理中心,新疆 哈密 839000)

在资源性缺水地区新疆哈密地区3个典型灌区,开展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建立“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受益补偿农业”的有效运行机制。结果表明,该机制调动了各方参与节水工程的积极性,将农业用水权科学合理转换为工业用水,优化配置了水资源。

资源性缺水;农业节水;水权转换;补偿机制;哈密地区

1 研究背景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改善和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控制性要素,也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命脉。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水资源短缺愈趋严重,直接危及到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此,选取资源性缺水典型地区新疆哈密地区三个灌区为试点,开展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探索解决当前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有效途径,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哈密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优势,但哈密又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单位面积产水量为0.812 4万m3/k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3,是全疆平均水平的1/6,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全疆水平的1/2,水资源相对短缺成为制约哈密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哈密地区2008年总用水量为10.41亿 m3,其中农业用水8.43亿 m3,占总用水量的81%;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为46.92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41%。农业吨水产出效益为1.68元,仅占工业吨水产出效益的2.18%[1]。地区现状农业用水存在比重过大、灌溉定额高但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农业具有较大的节水空间。

以高效节水技术节约农业用水,以水库和输水工程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将农业用水向新型工业用水转移,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人均收入尚不高,全面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仅仅依靠国家支持、农民自筹还远远不够。建立农业节水补偿的有效运行机制,将农业节约的水量转换到工业上,实施以工业新增效益对农业节水补偿,进而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化运作、多方受益的水资源转换机制,则可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

2 农业节水补偿理论研究

根据哈密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农业节水现状及工农业用水效益分析,建立补偿机制所涉及的农业节水户、工业用水户、水管单位等在实施农业节水补偿过程中的投入机制、水价确定、交易方式、操作模式、政策保障措施等。主要包括8方面内容:①投入机制。采用PPP投融资模式,由政府、企业、农民合作投资建设节水工程,减轻政府负担。②水资源调控管理。突出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定额管理、总量控制”,优化供用水结构,调整水资源配置方向,在满足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在稳定农业发展、保障基本农田用水的基础上,水权可由农业向其他行业转让,水权转让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③水价形成方式。水价确定采取涵盖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的全价方式。④水权水量交易运行管理。水权交易采取政府宏观指导,水行政主观部门调控,水管单位管理的运作模式。⑤用水户参与管理。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管理实行“水管所+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户”的管理机制,建立《用水户协会章程》、《用水者灌溉管理制度》,《用水户协会工程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⑥循环发展。对政府投入的偿还、企业融资的折抵、银行借贷的偿还、农民投资投劳的回报,建立节水基金,及时偿还各方付出的劳力资金,偿还后的资金再用于下一个项目的建设,如此良性循环,受益群体越来越多。⑦奖惩制度。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包括对供、用水单位的奖惩机制,农业、企业节约用水、节水技术改造,给予节约水量价值的30%~50%奖励。⑧保障机制。制订水量保障措施,根据“宏观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促使农民节水;制订水价保障措施,农业节水补偿水价体现水资源全价,计算出的水价,经物价部门测算后,由政府部门核准后颁布实施;制订利益保障措施,保障参与各方的合理利益;制订供水期限保障措施,本着与取水许可、节水工程、供水工程和受水工程使用年限相一致的原则,制订水权转换年限。

3 农业节水补偿实践研究

根据哈密灌区实际情况,分别对不同融资模式的哈密市东部矿区、伊吾县广汇工业园区、沙尔湖矿区进行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实践研究。

3.1哈密市东部矿区节水补偿实践

哈密市东部矿业区铁矿石、铁精粉等资源丰富,但因缺乏水资源难以开采生产。为向东部矿区提供水资源保障,建设了射月沟水库。工程总投资1.2亿元,其中水库工程、上游大小天生圈改造渠道及新建乌拉台渠道调水工程投资6 556.15万元,由企业预交水费投资建设;水库以下8 km供水主管道以及8家矿山企业自建的分支管道,投资5 443.85万元,由企业自筹;水库以下2 km农业供水管道总投资290万元,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投资。射月沟水库每年向工业企业供水1 425万m3;向农业供水131.56万m3,生态用水319.07万m3。供水保证率为90%[2]。

按照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灌区3 800亩农作物全部实施高效节水,需投资380万元,农业每年节水90.77万m3用于工业。节水灌溉补偿费用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费、运行维护费、更新改造费、水量补偿费等。补偿年限按25年计算,工业水价合计为2.3元/ m3。经计算每年可获得65.75万元灌溉效益。估算工业供水产生的国民经济效益为20亿元。

3.2伊吾县广汇工业园区农业节水补偿实践

广汇工业园区地处伊吾县淖毛湖镇工业园区内,为向企业供水,决定建设峡沟水库,小(Ⅰ)型,工程总投资9 221.2万元,全部由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工程建成后,向农业供水2 032万m3,工业供水1 588.66万m3。

伊吾河地表水原供水主要对象为农业,现在采取工业反哺农业节水发展的方式获得生产用水,需要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进行补偿,主要补偿3.95万亩的哈密瓜滴灌工程建设。经测算,峡沟水库出口水价0.97元/ m3,再加上管道输水水价等,企业用水成本在1.5元左右。

3.3沙尔湖矿区农业节水补偿实践

沙尔湖矿区为煤炭开发和铜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开发区。预测煤炭资源量2 652亿t。为向矿区供水,建设四道沟水库,资金筹措方案为:广东援疆资金1 000万元,国家资金1 680万元,哈密地区财政1 000万元,哈密市财政2 000万元,企业投资1 000万元,贷款1 726.66万元。工程建成后,向工业供水730万m3,向牧业灌溉及人蓄饮水供水400万m3,向生态供水506万m3。

按照水权有偿转让原则,水库地表水原供水对象主要为农业,现在采取工业反哺农业节水发展的方式获得工业生产用水,需要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进行补偿,主要补偿2.92万亩原常规灌改为滴灌工程。经测算,哈密各矿区的工业可承受水价在10~15元/ m3左右。四道沟水库出口水价3.24元/ m3,再加上管道输水水价,企业用水价格在5元左右。

综合分析上述3个典型灌区工业用水补偿情况可见,地区农业节水补偿主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为辅”的模式。农业节水由政府主导,政府组织建设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和节水工程,通过农业灌区节水和调节非灌溉季节水量,将水资源调整向工业供水。工业以预缴水费形式投资水库工程和输水工程,从而对农业节水给予补偿。这既解决了区域工业用水需求,又解决了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费用不足的难题,实现了多方“共赢”的结果。

4 结语

哈密地区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已运行取得成效。通过补偿机制的运作已建成的水库工程有向矿产资源开发供水的射月沟水库,向煤电、煤化工企业供水的峡沟水库,向煤炭基地供水的四道沟水库,向盐化工业供水的西黑沟水库,已有3 100万m3水权实施转让,农业节水补偿费达到1 460万元。实践证明,在新疆哈密地区建立的农业节水补偿机制,调动了企业、农民、水管单位、银行、政府和社会各业参与节水工程、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安全用水有力保障。

[1] 李铁,王海丽,詹小米.农业节水补偿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2] 王海丽,周立功,古璇清,等. 新疆哈密地区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实践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10):21-23.

[3] 廖永松. 中国的灌溉用水与粮食安全[M] .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 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跨世纪节水行动专题研究成果汇编[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5] 哈密地区水政水资源中心.哈密地区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R].哈密:哈密地区水政水资源中心,2009.

[6]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水权制度建设试点经验总结(一)——内蒙古自治区水权转换资料汇编[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7] 肖幼.农业节水激励机制及其措施[J].中国水利,2005(13) :114-115.

[8] 温随群,程舜.农业用水转化补偿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 2008(3):59-61

[9] 裴丽萍.可交易水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本文责任编辑 马克俊)

Study on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Water Shortage Region

WANG Haili1, ZHOU Ligong2,LI Tie1, FENG Yanbin2, LIU Leyin1

(1.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Hydrodynamics, Guangzhou 510635 China;2.Center of Water Resources in Hami Region,Hami 839000,China)

in typical region with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Hami region of Xinjiang, the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compensation mechanism has been researched. A effectiv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for industrial water, industrial benefit compensating agriculture” has been established.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enthusiasm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in 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s has been motivated, water resources has been allocated effectively.

resources water shortage; agriculture water saving; water right transfer; compensation mechanism; Hami region

2016-04-27;

2016-05-20

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项目(水综节水【2008】98号);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2011-05)。

王海丽(1973),女,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及水利工程方面的科研和设计工作。

F323.213

猜你喜欢
水价供水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