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2016-03-12 03:32刘珊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危重症病房药品

刘珊

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刘珊

目的 研究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对策。方法 调查2014年1~12月在ICU接受护理的1 000例患者,统计护理风险发生率,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再调查2015年1~12月ICU接受护理的1 000例患者统计护理风险发生率。结果 ICU护理风险分析结果显示,ICU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因素患者因素、护理因素、药品因素、仪器因素、感染因素、制度管理因素等。实施管理对策前,2014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3%,实施管理对策后,2015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7%,经过有针对性的管理后,明显降低了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ICU护理风险各因素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要组建起专科化的风险防范管理团队,建立信息化的风险预警制度,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护患风险共同体,尽可能的规避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建议推广应用。

ICU;危重症;护理风险;管理

ICU患者病情危重,很多精密的抢救仪器和设备集中在ICU病房,ICU病房的抢救治疗水平也体现着医院的医疗知识与技术。研究发现,多种护理风险集中在ICU病房内,导致护理风险一直居高不下[1]。同时,ICU护理风险和患者、护士、疾病类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不同角度分析ICU护理风险,可是,护理风险对ICU病房的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缺乏对ICU护理风险管理作用的研究。随着医院对护理安全的重视,实施连续的、动态的、直接的护理会直接影响ICU护理难度与护理风险。ICU集中了大量的危重症患者,是危重症患者临床抢救的重要场所,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的病房[2]。为降低医院ICU病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本次研究中,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再调查2015年1~12月在ICU护理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在ICU接受护理的1 000例患者统计护理风险发生率,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再调查2015年1~12月本院ICU接受护理的1 000例患者统计护理风险发生率。

1.2 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本院2014年1~12月,2015年1~12月本院ICU病房风险事件发生率。风险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加强沟通和服务意识的培养 ICU护理属于高风险的工作,所以,护士一定要具备法律意识,一切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坚持有法可依,做到知法守法,以制度为护理的根据。护士要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以服务第一为原则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护士长要以制度为根据进行管理,开展人性化管理,将护士护理服务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而调动起护士主动护理服务的积极性,ICU护士与患者要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使临床治疗和护理都能得以顺利进行。护士要主动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可以通过微笑等方式与患者加强沟通,加强患者的信任感。护士还要和医生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保证医嘱可以执行到位,及时把患者各项临床信息传递到医生处,使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6]。

1.2.2 合理配置护士,加强护士综合水平的培养 ICU病房护士长要合理调配护士,根据护士不同的资历、能力、特长等进行分配,从而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弹性排班方式根据护理时间段与护理工作量,调整护士资源,充分发挥经验丰富护士带动资历新护士的作用,保证ICU护理质量。ICU护士上岗前要加强岗前培训,在职后要加强继续教育与培训,提高ICU护士的临床护理技术水平[7]。

1.2.3 加强管理,避免发生感染 由于危重患者需要使用很多仪器,医嘱变化较多,这样就加大了临床护理难度。所以,护理过程中,要加强细节护理,完善各项护理操作。建立高危药品区、普通药品区,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避免发生人为风险,ICU仪器要由专人负责保养和维护,对急救的药品与器械要固定数量和品种、位置,使急救药品与器械可以保证100%准确提供[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 (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ICU护理风险分析结果显示,ICU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因素患者因素、护理因素、药品因素、仪器因素、感染因素、制度管理因素等。实施管理对策前,2014年在ICU接受护理的1 000例患者有330例患者发生护理风险,风险发生率占33%,实施管理对策后,2015年在ICU接受护理的1 000例患者有70例患者发生护理风险,护理风险发生率占7%,经过有针对性的管理后,明显降低了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1.1250,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危重症患者临床抢救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是危重症患者在ICU病房也有很大的护理风险,为

ICU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CU护理风险受到护士、患者、药品、仪器、感染、制度等因素影响,不同因素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析危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因素有以下几点。

3.1 患者因素 患者维权意识在增长,患者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有着很高的期望,由于患者独自处于ICU病室,容易出现恐惧、紧张、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再加上身体的不适应会对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出现不遵医嘱行为。危重患者医疗费用较高,需要应用多种仪器和药品,需要临床大量的抢救和治疗工作,如果治疗效果没有取得理想效果,患者家属就会产生不理解心理。危重患者心理情绪、掌握疾病知识程度等也都会影响遵医行为,有时患者会发生自行拔管等行为,发生护理风险[3]。

3.2 护理因素 我国ICU病房护士配置多以1∶2.5~3.0,很多医院甚至达不到这个标准,有些护士护理患者数量会达到8人以上,繁重的护理工作,再加上护士假期、进修、学习等情况都会使ICU护士人员不足,使护士承受超负荷工作量,护士容易产生过度疲劳,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最终发生护理风险。有些护士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ICU压力过大的工作环境,会使护士出现心理疾病,对患者临床护理也缺乏足够的耐心,有时还会应用不当言语与患者沟通,实施违规护理操作等,影响患者的信任感。护士流动量大导致有些护士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护理队伍结构发生断层,对专业知识、护理操作、临床观察、对意外事件处理等缺乏必要的能力,有研究发现,有46%的医疗事故都与护士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护士缺乏法律意识,对民事诉讼、医疗诉讼等知晓率不足一半,对自我和证据等也缺乏保护意识[4]。

3.3 仪器、药品和感染因素 药品管理难,因为ICU病房药品用量很大,而且药品种类繁多,很多药品都是高危药品,一旦发生保管不当就会有药品过期或使用中发生错误。ICU应用临床最新医疗器械,有些护士操作不当,没有做好器械的保养和检测工作,都会发生护理不安全。患者住院期间在医院内发生感染机率很大,由于ICU病房患者多为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需要长期、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与感染。

3.4 制度管理因素 ICU临床护理缺乏核心的管理制度,例如:护士没有严格执行护理程序,对护理记录没有规范书写或者随意涂抹等,对手术或特殊检查等没有及时记录,甚至发生医护记录差异等情况。如果发生医疗纠纷,这些都会影响正常举证。护士长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也会使各项检查不到位,出现护理风险[5-8]。

综上所述,影响ICU护理风险各因素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要组建起专科化的风险防范管理团队,建立信息化的风险预警制度,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护患风险共同体,尽可能的规避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建议推广应用。

[1] 尹彩霞.ICU病房护理风险评估及对策[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6):919-920.

[2] 刘亚楠,李红.危重症患者家属需求评估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27(3):92-95.

[3] 刘帆,廖燕,陈弟洪.ICU家属接待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1,26(14):17-19.

[4] 张冬梅,段红敏.危重症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9):105-107.

[5] 王静,韩洁,高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研究的进展[J].天津护理,2010,4(18):115-117.

[6] 周丽萍,尹小青.急诊留观室危重症患者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6):128-137.

[7] 李艳华.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识别与管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6):670-671.

[8] 李洁琼,郭成,王学良,等.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36-3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84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刘珊)

猜你喜欢
危重症病房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