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入园幼儿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

2016-03-14 11:12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蓝色康园幼儿园陈丽瑶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入适应能力入园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蓝色康园幼儿园 陈丽瑶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起点,但对于幼儿而言,陌生的环境会使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在离开了熟悉的家人呵护需要独自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时,大多数幼儿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适应性疏导,可能引发恐惧、悲观、失望等严重的心理问题,最后演化为出现“拒园”行为,阻碍幼儿正常健康发育。由此可见,解决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作。

为了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构建老师、家长和孩子相互支持的三位一体的合作关系。本文以2013年新入园小班的50名幼儿作为观测对象,通过参照入园适应障碍测试中的十项在园表现指标(入园哭闹、进餐困难、难以午睡、排泄失禁、拒绝活动、情绪不稳、过度粘人、攻击同伴、沮丧少话、过度活跃)和四项在家表现指标(拒绝入园、食宿反常、情绪波动、反感提及),系统记录新入园幼儿适应期在园和在家的情况,在进行了统计数据分析后,总结了影响幼儿入园适应的主要因素,提出增强新入园幼儿适应能力的具体措施,并有助于家长和新入职老师对入园适应问题的认识和理性对待,有效实现家园互动,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渡过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

一、影响幼儿入园适应的因素

影响幼儿入园适应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幼儿自身的因素

入园前幼儿的年龄、性别、性格和已有生活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在家里形成的作息制度与幼儿园的规律生活不一致,独占性思维与分享性现实冲突等都是影响幼儿新环境适应能力的自身因素,直接形成幼儿入园的不安。

2.家长因素

从幼儿入园前和入园后两个时间段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家长对新入园幼儿的适应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由于家长在幼儿1-3岁时与他们朝夕相处,婴幼儿时期与养护者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为孩子提供情绪安全保障,并且在幼儿入园后仍有部分时间陪伴孩子,所以幼儿入园前后家长的行为、态度的变化会影响幼儿入园适应性的培养。

3.教师因素

入园适应性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是教师,是幼儿顺利渡过适应期的关键因素。而从统计数据和实践中总结发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自我效能感强弱、不同教师团体搭配和合作度等对入园适应期的工作起着明显的效果。

二、提高新入园幼儿适应能力的实施方法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入园幼儿在适应过程中受到来自自身、家长、教师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需要家长、教师、幼儿园三位一体密切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重视家访的方式和作用

1.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

在家访前一定要列好谈话的提纲,在交谈的时候自然地把问题融入到其中。准备一个小游戏在家访时与幼儿互动,既能够增进感情,又可以对孩子的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

2.做好家访后幼儿情况分析

家访完毕后,一定要及时对家访的过程做一个简单的记录,包括记录幼儿的生活能力和食物禁忌等;另外,对家访的对象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幼儿和家长的性格,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孩子健康快乐度过幼儿园生活,另一方面也便于今后与家长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让家长认可和信服老师的工作能力,最终形成一个双方合作与配合的良性循环。

(二)家长、教师和幼儿园三方齐力,构建家园携手共育的平台

1.教师方面

熟悉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理性面对适应期的困难和波折,同时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教育信心。教师对新入园幼儿适应过程的熟悉和处理方法,直接影响着幼儿渡过这个阶段的信心。所以教师必须要从幼儿发展的规律出发,对适应过程出现的问题,甚至部分孩子出现发展倒退情况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可以结合家访的信息,初步预测幼儿因个体差异性将会存在哪些适应障碍,以及思考合适的教育对策,例如,允许需要带依恋物来园、允许个别孩子暂时不午休、允许在睡觉前喝奶瓶等。因此,当真正面对问题或暂时的混乱局面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信心和方法,积极和坦然地解决碰到的各种问题。

提高教育监控能力,根据幼儿适应情况变化及时恰当地调整教育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会直接影响入园的适应性教育的效果。由于新入园幼儿的适应情况的动态性,即在不同的适应阶段他们有不同的需要,能力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对教育对象将要或已发生的变化保持敏感,随时依据这些变化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这样才能让入园适应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了解幼儿的特征,争取家长配合和幼儿园支持,形成正面影响合力。了解幼儿的家教差异,采取个别化的教育手段;处理好家长工作,排解家长的忧虑,避免他们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取得幼儿园和同事的支持,形成一个善于合作的团队,调动入园适应能力培养的有利因素。

2.家长方面

入园前的准备工作要尽早开始。家长大致需要从生活自理、人际交往、学习能力、心理几个方面帮孩子做准备;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与幼儿园近似的生活习惯;提供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减少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培养初步的学习能力,为进入幼儿园后集体教学活动做准备;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让孩子对幼儿园和教师有好感;练习与家人分离,为入园做心理准备。

做好心理准备,正视孩子出现的不适应表现。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对孩子入园适应的影响也很大,因而家长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充分认同幼儿园教育,坚定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决心;正确认识并处理自己可能出现的分离焦虑;深入了解孩子入园适应的过程,对入园初期可能出现的不适应行为做到心中有数。

依据教师的建议积极配合教育。在不同的适应阶段,幼儿的需求不同,教师所希望得到的配合也是不同的。适应的最初阶段,孩子不适应反应剧烈,拒绝在幼儿园饮水和进食,家长就要尽力补充孩子的营养,保证身体健康;教师希望孩子入园适应的过程尽量不间断,家长就要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国庆”长假,老师可能会提醒家长注意孩子假期的饮食起居,家长也不能过于放松。因而,家长要根据教师的建议积极配合。

保持家园沟通,就入园适应的要求达成共识。根据入园适应性指标以及如何培养幼儿适应能力方面进行家园之间的沟通,以更快消除入园障碍,比如在作息时间、生活自理、同伴交往、活动能力等方面,家长的要求尽量与幼儿园保持一致,这样做能减轻幼儿适应的难度,因为家庭环境对幼儿来说是更安全的环境,要达到各方面的要求就相对容易一点。

3.幼儿园方面

尽早做好招生规划、开展入园准备工作。家长和教师在帮幼儿做入园准备工作时,有的准备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的,幼儿园能尽早做好招生计划,确定带班教师,召开新生家长会,教师和家长的入园适应性教育准备工作也能尽早开始,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提高自己孩子某方面的适应能力。

优化教室布置格局,增强亲切感和趣味性。新入园幼儿由于年龄小,家庭化的教室布置格局能降低他们对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感,因而幼儿园可以配置一些有家庭特征的小家具,如沙发、衣柜、圆桌之类;分配或购置新入园幼儿感兴趣的玩具,让孩子们有喜欢玩的玩具,让教师有充足的使用材料。

合理配置教师和工作人员,形成优秀的工作团队。入园适应期,三个教师的配合尤其重要,能力较好的保育员能分担带班教师的压力,减轻教师的负担,要特别注意新入园班保育员的选择;幼儿在适应幼儿园的过程中,中途更换老师对他们有很大影响,要尽量避免安排不稳定的教师带新入园班;相关后勤人员的配合工作对入园适应性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厨师要为幼儿准备喜欢的食物,保健老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简况状况防止意外发生,保安要控制好家长出入的时间保证正常教育工作的进行。

三、总结

为了使幼儿顺利入园,更快适应幼儿园,从而喜欢上幼儿园,并在幼儿园渡过快乐、充实和有意义的童年生活,顺利完成他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需要家长、教师和幼儿园充分认识这个过程的特点,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应对。

猜你喜欢
新入适应能力入园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沙漠里的精灵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
天候地理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