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出发 全面实施生本教育

2016-03-14 11:12广西融水县红水乡芝了村完小蒙文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5期
关键词:本班布置作业

广西融水县红水乡芝了村完小 蒙文清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教育名言。对于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我是一个从事教育20多年的小学教师,经历过不知多少次的教育教学改革,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其实都万变不离其宗,“教是为了不教”,即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想生本教育的理念正基于此。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其中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从学生出发,全面实施生本教育。根据我县实施生本教育以来的情况,结合我校实践,我认为可以从教师教案的编写、教学情境的创设、作业布置的设计等方面进行思考,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师教案的编写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实施“生本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不能包揽一切,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否则的话,如果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思维框架去学习,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山区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他们在社会环境、接受教育程度诸多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因而教学不能不顾实情,生搬硬套。我曾经对所上过的两堂“生本”研讨课作过尝试,这两堂课的内容同为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九色鹿》,其中一节课我是听课者,看到县城的老师上课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在学习的内容上没有给任何限制,结果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而我在给本班的学生上同一课时,课前也布置了前置作业,但由于担心学生漏学书本上的有关知识,所以在内容上给了学生提示,结果,上课却不尽如人意。虽然前置作业的知识大部分理解,但是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大新意,甚至对于个别学生的质疑,许多同学无法回答,所以课堂教学气氛不浓。经过反思,我觉得是与自己的教案编写有关。因为我的学生是山里的孩子,工具书缺乏,特别是上网查找资料根本不可能,加之语言障碍,表达能力差,而我的要求又偏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失败。

二、课堂教学要善于创设情境,鼓励引导学生

创设情境要从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例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让那些不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的学生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比如上《九寨沟》一课,我先叫学生说说本地的景观、节日、习俗等,让学生有话可说,增强自信心。像元宝山景观、闹鱼节、烧鱼节等的情境,我们本地的学生自然历历在目,自然会争相表达。接着,我就引导学生通过前置作业的内容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且通过扮演角色(导游、游客)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我高度尊重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宽松、积极向上、愉悦、和睦融洽的课堂气氛中,思维畅通无阻,灵感得到闪现,个性得以发展,激情充分表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好办法。

三、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的作业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来设计作业。作业能够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作用,是必需的一个环节。但是,我认为作业的布置不必强求一致,千篇一律。因为相同的作业可能会导致两种现象:作业简单,优等生“吃不饱”;作业难度高,学困生又无法完成。因此,我高度尊重学生,从他们学习的差异出发布置作业。对于学困生,我多布置一些比较基础、容易作答的作业,让他们增强做作业的自信心;对于学优生,我尝试布置一些难度较高、具有挑战性的习题,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作业,学生各得其所,愿意去做,在老师的激励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学生作业感到有兴趣,而且老师的教学生活也是感到幸福的。

总之,生本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让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体验成功、快乐学习,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阳光。这样的教学,我们何乐而不为?

猜你喜欢
本班布置作业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生导制”在教学中的奇效
——在教学中转化学困生之行动研究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合力营销“八步法”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校园漫画
揭秘本班五大花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