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督查组把脉民间投资失速四大原因

2016-03-15 08:02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23期
关键词:督查组督查民营企业

■ 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国务院督查组把脉民间投资失速四大原因

■ 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为了摸清民企发展的真正痛点,从5月20日到30日,国务院派出9个督查组,到江西、黑龙江、湖南等18个省市区开展了专项督查。这是国务院首次对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开展专项督查,每个省要求走访企业不少于20家,座谈企业不少于80家,提交的问题不少于50个。为了更真实地了解情况,有的督查组在实地督查中采取随机挑选企业的方式,或则临时更换企业名单,座谈全程不允许地方领导参加。督查了解到,制约民企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待遇不公、融资困难、审批繁琐、成本偏高四个方面。

痛点一

督查组发现,一些地方和金融机构并未做到“一碗水端平”,在规模上“重大轻小”,在身份上“重公轻私”,在地域上“先内后外”。

重庆 利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原计划为上下游企业申请供应链融资贷款,当银行获悉利爵公司是民企,就回绝该申请。

重庆 “民间投资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缺乏公平待遇。”重庆一位企业负责人反映,医药、文化、环保企业效益都不错,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也想扩大投资,但屡遭“碰壁”,影响了投资动力。

江西 厚惫铸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宇反映:“我们和某银行谈贷款,说好按基准利率上浮30%贷2000万,两个月过去了,等总行批下来,利率按基准利率上浮了80%。银行事事都要总行审批,但总行未必完全了解基层实情,只说是产能过剩行业就上调利率,对我们这种有订单、发展好的企业不公平。”

福建 从事互联网创业孵化器产业的负责人反映,在当地,众多小型互联网企业申请信用贷款,由于企业经营规模有限,申请难度非常大。

督查组发现,之所存在差别对待,一方面是因为国企能从银行贷到更低成本的资金,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也想避免引发道德风险质疑。

河北 一家民营焦化企业负责人反映:“国务院明文要求,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合理降低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比例。但地方在化解“僵尸企业”时,却只愿意卖给国企。”

督查组反馈意见——河北

★继续制定更加具体的配套政策和办法,推动民间资本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促进民间投资的新引擎

★着力营造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川 四川远舰建设集团董事长杨远见反映,在当地,PPP项目落地存在针对民企的不公平对待,“很多PPP项目很少有民企参与的份儿,有的地方直接告知‘优先考虑国企’。”

督查组反馈意见——四川

★要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主动服务和保障工作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民间资本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发挥四川优势,提高民间投资比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重点在创业创新、军民融合、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等方面做大文章、做精品文章

江苏 “现在很多PPP项目像是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制’的,民营企业要想进入并不容易,或者说根本找不到门。”江苏某建设集团公司负责人表示,年初企业想参与某地一个港口项目的开发,几经周折找到当地财政部门,却被告知早已被某央企“拿下”。

重庆 英利国际置业副总经理杨晓榆在督查组座谈时直言,民营企业贡献了80%以上新增就业,但最近两三年民企不仅排在国企后面,连外企地位都比不上。

重庆 某企业董事长反映,申请到位的专项建设基金,由于是民企,地方政府要求每次用款须经政府签字,导致资金不能根据企业自身需求灵活周转。

山西 太原企业负责人反映,标的100余万元的一个小项目,对竞标企业的注册资金要求高达5000万元以上。 这样高注册资金门槛把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拒之门外。

国务院首次开展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

督查组成员: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银监会9部门

督查领域:突出对法规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突出对政府管理服务情况的督查;突出对市场环境建设情况的督查;突出对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的督查

注:同期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批准又派出了6个组,对除西藏之外的12个地区进行了督查

痛点二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对民企的贷款收缩过大,企业贷款难、融资成本高、贷款期限短的现象普遍存在。即:天晴送伞,下雨收伞。

东部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向督查组反映,企业投资一个项目需融资2亿元,多方申请贷款无果,最后仅贷到500万元,年息10.4%,还要把30%的贷款资金返存在银行。

河北 石家庄东方丽人家用纺织品公司总经理岳丽丽反映,该企业于2011年从做出口贴牌转向做国内自主品牌。然而,银行由于认为企业有风险,连年多次抽贷1000万,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辽宁 “民营企业信誉再好,最高也只能被评为AA+,而国有企业一般都能评上AAA”,辽宁一家民营企业老总表示,希望能够以市场竞争力为标准,一视同仁地对待行业内的多种所有制企业。

吉林 长春一家民企反映,在当地,有部分银行以行业作为是否放贷的唯一标尺,忽视了企业的资质、营业状况,造成“只要企业属于被调控行业,就贷不到款”的局面。

督查组反馈意见——吉林

★要加强和改善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创新,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严格执行收费清单制度,降低企业的成本和负担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建立“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研究制定吸引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有力政策,加大人才吸引和培养力度

★抓住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将民营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部分地区减负措施得力获督查组点赞

●广东省 省财政安排资金66亿元,实施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省市共建科技信贷风险准备资金池、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平台等,并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法律服务。

●福建省 力推“税贷通”“税易贷”等金融产品,对纳税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发放无抵押贷款,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无抵押、无担保贷款。

●江苏省 设立6.5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推动银行放大授信,开展“苏科贷”,向民营科技企业提供短期低息信用贷款。

●四川省 及时出台配套政策,省、市各级政府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资36条”“鼓励社会投资39条”等重要政策的配套文件。积极扩大民资准入范围。大力推进“放管服”,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积极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先于全国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创新机制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创新驱动支持民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着手建立政策性担保平台——市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注册资本已达15.4亿元,2015年为825户企业贷款担保132.7亿元。此外,积极扶持民营担保机构发展,投入2500万元参股哈尔滨均信投资担保公司,加大了担保资金支持力度。

痛点三

督查组发现,看得见的审批确实少了,但看不见的门槛比原来又多了起来。

重庆 会凌电子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晓东反映,“我们作为比较成熟的中型企业一年各种第三方认证审核直接成本至少要二、三十万,加上人力成本、各种材料成本就更高了。”

链接

打出组合拳 协力降成本 重庆助企业轻装上阵

结合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组在重庆督查的信息反馈,为解决影响民企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重庆市出台“涉企30条政策”,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清理涉企服务性收费项目,通过一系列措施力争2016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500亿元以上。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鼓励商业银行对诚信经营、发展前景好、产品适销对路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利率,并与政府激励政策挂钩;引导金融机构对市场前景好、诚信经营,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对破产重组企业提供必要资金支持等。

●规范金融服务收费

鼓励金融机构清理服务收费项目及价格,列出收费目录清单,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公布。

●解决小微企融资难融资贵

重庆市成立5亿元规模的“应急贷”基金。截至5月底,已完成续贷手续、实施转贷的企业有92家,使用政府转贷资金累计5.02亿元,同时92家企业支付转贷资金使用费为28.35万元,仅为社会融资成本的1.88%。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重庆市通过加强铁路、公路等枢纽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推动枢纽港区、重点物流园区和工业园互联互通,打通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促进通关一体化,降低口岸运行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使运营成本比开行之初降低了40%。

督查组发现,“建一栋楼盖一百多个章,批一块地得跑两年”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

山西 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说,仅办理施工许可证就需提供52项资料和证件,办分项证件还要履行十余项手续,“等手续办好,商机早失了。”

山西 来自江苏的光伏发电企业反映,在山西投资期间,为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奔走于多部门间,但各部门“互为前置”的要件,把企业夹在了中间。

山西 太原创业板上市企业东杰智能董事长姚长杰反映,公司掌握数亿元资金,想投资城市智能停车设施却“投不出去”,原因是停车设施建设涉及选址、立项、规划、土地和消防等多部门,没有哪个部门愿意牵头协调推动。

青海 青海央宗药业法人代表徐楠向督查组反映,“审批已经五年半了,相关部门迟迟拿不出来审批结果,每次打电话催促,得到的答案总是‘我们人手太紧’。”

督查组反馈意见——青海

★进一步简政放权,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有效扩大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有效投资,实现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要坚持短期与中长期政策并举、治标和治本措施兼顾,促进民间投资保持长期稳定增长

链接

广东省促进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十大措施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投资发展,持续放宽投资准入、优化政务服务,改善发展环境、帮助解决困难,通过落实十项有效措施力促民间投资加快增长。

●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结合广东实际,先后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有力确保中央促进民间投资决策在广东落地生根

●大力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农业农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领域等重点领域

●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民间投资的政府服务,积极推进企业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大力清理削减行政审批事项

●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保障民间投资同等参与机会,全面降低企业税负及制度性交易成本,经常性组织各类促进民间投资活动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针对性帮扶

●大力促进创业创新中民间投资发展,引导鼓励创投风投支持早中期企业发展,吸引民间资本推动创业投资健康发展

●不断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政策性金融对民间投资的支持作用

●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完善PPP政策措施,建立PPP项目库,加强PPP项目推介

●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促进民间投资增长,建立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机构,加强考核督办,加强民营企业服务

●着力引导舆论营造有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浓厚氛围,提振发展信心

痛点四

督查中,不少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经营成本增长过快,如用工成本不断增加,土地价格持续上涨,电费长期居高不下,影响投资意愿。

重庆 “去银行贷款的抵押物,资产抵押率也越来越低,以前可以打六七折,现在就只能打四五折了,贷款额度严重‘缩水’。”重庆当地行业协会会长,对企业的融资情况给出客观评价。

浙江 某中型民营企业负责人反映,五项社会基本保险费用目前占到了企业用工成本的25%左右。“这水平还是建立在当地政府考虑到企业压力、按全额基数60%缴费的基础上。如果按照全额基数缴费,这个比例可能达到约35%。”

链接

浙江计划投资8300多亿元 促进民间投资落地

浙江省2016年安排重大项目913个,计划投资8300多亿元。下半年将举行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对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对投资进度慢的省重点项目,找准主要矛盾和破解办法,实行一对一协调服务,力争全年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增长15%以上。

青海 某企业负责人反映:“气象等相关部门对光伏电站避雷针每年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费高达8万元,而且只能由指定机构来检测。水电气等市政公共服务部门收费高,如天然气接口费高达110多万元,自来水接口费9万元、试压费11万元,市场价为2000元的水表收费12万元,而且没有统一标准。”

新疆 一位民营企业负责人反映,最近几年,煤炭价格大幅下降,但电价下降微乎其微,这无形中增加了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本。

督查组反馈意见——新疆

★紧抓“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技术和产业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民营企业做精、做强,促进民间投资,稳定经济增长

四川 成都某公司负责人反映,自己公司发明的3D打印产品,才上市一个月,就出现了非常相似的仿制品。相比之下,公司专利审批却需要很长时间,从2015年10月开始到现在还没批下来。“面对市场上的这些假冒产品,我们也无可奈何,非常苦恼。”

猜你喜欢
督查组督查民营企业
响水县联合督查企业环保设施安全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狠抓决策督查 推进决策落实
聊城大督查体制改革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