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劳动者应当得到全社会尊重

2016-03-15 16:49张立新
工会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劳动者总书记

□张立新

普通劳动者应当得到全社会尊重

□张立新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五一”前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重视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内涵,关于普通劳动者应当得到全社会尊重的精神,倍感亲切,发人深思。

去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讲话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深切关心广大人民利益的核心思想,强调“特别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特别是普通职工的根本利益”,足见普通劳动者在习总书记心中的分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通过劳动创造让我们国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而且,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并形成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伟大而艰巨的使命,离不开普通劳动者的努力和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因此,“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不应因时代条件变化发生任何改变,产生任何差异。

但是,毋庸讳言,因起点、机会和过程的不公平,靠劳动赚钱越来越困难。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20多年下降,而资本报酬所占比重则大幅上升,劳动价值的相对下降,直接导致普通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在中国社会越来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贫富差距已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不改变这一状况,社会阶层流动通道将被严重堵塞,普通劳动者社会地位也必然伴随着收入的下降而下降,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更为艰难。

职业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本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然而,当普通劳动者从劳动者一词中析出,就已意味着这一群体在社会金字塔结构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在社会差序格局中处于最弱势等级,因此导致不愿做普通劳动者成为社会普遍情绪。

以高校毕业生这一多年来就业困难的群体为例,虽早被教育部官员喊话,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众多毕业生和家长迄今难以接受此类就业观念。

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到2014年底,全国总量已达2.74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亿人。遗憾的是,这一特殊群体就业稳定性差,劳动保障受侵害现象普遍,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较小,大量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住在棚户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本人及其后代难以融入城市、实现自我。

普通劳动者的收入、社会参与度低下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面临的最突出难题,导致社会群体事件增多,也引发了各种社会风险。我国正在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智能转型要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显然这需要形成全社会尊重普通劳动者,多数人甘愿做个普通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普通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期待的“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才能“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

值此“五一”节到来之际,祝愿全国的劳动者节日快乐,生活美好。■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劳动者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在云端
劳动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