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与评议(2016年第4期)

2016-03-15 17:51闻玉梅
微生物与感染 2016年4期
关键词:光敏剂戊酸细菌

闻玉梅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导读与评议(2016年第4期)

闻玉梅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2

2016年8月6日在上海召开的《微生物与感染》全国编委会会议上,提出了如何在“导读与评论”栏目中突出重点。因此,从本期开始将对几篇特约专稿与论文加以重点介绍与评论。

本期特约专稿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田德桥和陈薇撰写,题名为“基孔肯雅病毒与基孔肯雅热”。 本刊已刊登过“Zika病毒与Zika病毒病”、“我国西尼罗病毒和Tahyna病毒的发现与流行”等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我国微生物学界与感染病学界对虫媒传播疾病的了解和重视。 在目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形势下,及时了解一些非常见的病毒与感染将可显著提升我国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的预见性。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RNA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感染率高。关节痛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特点,几乎所有感染者均有关节痛,通常是对称的,影响超过1个关节,手指、手腕、脚踝、肘、脚趾、膝盖常受到影响。肿胀较为普遍,但较少有其他关节炎症状表现,如关节积液等。基孔肯雅热在近期暴发中也表现出一些脑膜炎症状,主要是在新生儿。围产阶段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可造成严重的新生儿疾病,51%的感染新生儿表现为神经发育迟缓。近几年来,基孔肯雅热暴发次数增加,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全球范围内每年可导致100万人感染。2005—2006年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出现,距病毒上次出现间隔32年。2013年病例数增加,新加坡992例,澳大利亚输入病例127例,密克罗尼西亚联邦900例。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分离到的病毒基因型与菲律宾和中国2012年分离到的病毒基因型完全一致,表明亚洲基因型从东亚向西太平洋地区播散。因此,我们必须对此加以警惕。

本期发表了由赵可庆等撰写的论文“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不同疾病来源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作用”,是五官科临床工作者与病原生物学学者共同研究的有实用价值的论文。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光敏剂与光源反应后产生的活性氧,破坏细菌组分从而致细菌死亡。由于活性氧分子的氧化性极高,这一特性使PDT在杀伤细菌时没有特定的靶目标,不易产生细菌耐药。PDT的这一作用机制从根本上克服了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诸多缺陷,理论上使其成为传统抗生素治疗方法及器械消毒的一种有效补充,其多靶位杀伤特性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感染方面有应用前景。该研究选取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作光敏剂、LED作光源,自烧伤、急性咽炎、鼻窦炎和肺炎4类临床常见MRSA感染性疾病取材,在相同实验条件和参数下,证实ALA-PDT对上述4类疾病来源的MRSA菌株体外杀伤效果明显。该研究选择ALA作为光敏剂是因为其只在细胞内转化为PpⅨ,而细菌比正常人体细胞的代谢速度快,所以ALA-PDT的光敏作用更集中表现在细菌而非周围组织细胞,这一特性使其较其他光敏剂介导的PDT在临床应用中有更高的安全性。

科技改革与发展专项(财教[216]273号)

陈薇

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Wei, E-mail: cw022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光敏剂戊酸细菌
溶酶体靶向吲哚氟硼二吡咯光敏剂的合成、双光子荧光成像及光动力治疗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光动力治疗中提高光敏剂靶向性的研究进展
细菌大作战
具有生物靶向和特异性激活光敏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细菌大作战
细菌惹的祸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基础医学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