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后,如何改变

2016-03-16 08:08刘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文学科海量资源

刘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发生后,如何改变

刘炜/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教育从电教化、信息化一路走来,一直在发生变革,但是否真正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环境、教学理念、课堂生态?可能有时候未必真正改变,但它一定是发生的,发生和改变之间一定有张力,那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我曾与重庆的学生一起合作,上了一堂称之为“云课堂”的历史课。在“云课堂”里,每个学生拿一个平板电脑,它有很多功能,比如说:电子课本、在线交流、收集问题、收集答案,教师把一些典型的东西回放给学生看,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书写下来发给学生看,学生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在互联网上寻找资源、寻求答案等,这堂课就是以这个“云平台”的技术为基础而展开的。

我们身处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趋势,而且是成为已经发生了的事实,面对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怎么把互联网与教育结合好,做好“+”法,将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互联网是一项技术,但如果只是把这种技术变成一种教学手段的话,我觉得是矮化和低估了互联网本身的价值和潜力。

在“云课堂”教学中,我希望传达给学生的理念是“钓胜于鱼”。把这种新的信息化技术或是把这种信息化互联网思维贯穿到人文学科的教学中,相对来说比较少,人文学科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能力,但是在传统课堂上有难度。在课堂上,我们往往聚焦在知识的传送上,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曾写过一段话:“我们听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而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而不是真理。”在课堂,我们给予学生的知识往往也是一个视角,只是一个观点,但是我希望,学生能在人文课堂、历史课堂上区分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或者说,在陈述事实的时候夹杂着观点,在表述观点的同时知道用什么视角得来的知识去支持观点。

互联网有着海量资源,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宝库”。现在很多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电脑进课堂,其初衷是怕学生分心,用手机玩游戏、聊天,可能会影响上课的效率。但是,在这个已经发生改变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一个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这样一种限制可能不太切合时宜。如果我们把资源放弃掉,仅仅聚焦在这几页书本上,那真是“暴殄天物”,完全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但是,海量资源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学生在搜索时需要一些基本的数量,有时候搜出来的东西质量未必高,会检索出许多无效的东西,除了百度百科,找不到其它更有效的方法。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数据库,国外的许多学生对数据库的使用非常独立,他们知道在哪儿能检索到真正有用的资源,所以说,海量资源是一个宝库,也是一个负担,教师在处理这些海量资源的时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

互联网能做到即时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但是,我们的教学应该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能够让所有的学生受益和获得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云课堂”做到。

我们经常说,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言,去思考,但如果没有一种知识基础的话,可能做不到真正让学生去掌握课堂。在e时代的“云课堂”上,我看到了一种希望——学生与老师平等。对于老师备课的信息,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也能查出几乎差不多的或者说是更多的资料,学生在知识上和老师是对等的,这样的课堂教育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时代已经前进,技术已经到场,对于新的课堂生态,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听之任之;强求一致不可取,故步自封不可能。每个老师习惯的教学方式不同,各居其位,基础知识储备将会有效促进学生教育课堂。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互联网+”背景下的“云课堂”,只要是好课堂,就依然还是要还原到“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本质上来。我们的技术应该是为人服务的,不要试图用人去控制技术,人和技术应该是共生的一个关系。

传统课堂不具备的条件,在互联网时代变得非常简单。特别是人文教育下的基础知识储备,有了基础知识储备,我们才能够从“知识传授性课堂”向“思维伸展型课堂”转变,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人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学生和老师辩论的能力。

最后,我还想说,无论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的传统课堂,还是新颖时髦的互联网教室,其本身并无高下之别,教育者也不应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论中,更不能简单以是否使用了互联网工具而使之标签化。我们所期盼与呼唤的e时代未来教育应是具有开放、平等、多元精神的教育,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但技术却绝不是教育的全部。

猜你喜欢
人文学科海量资源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海量快递垃圾正在“围城”——“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资源回收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再论哲学人学的学术性质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