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阈下学分互认体系的研究*

2016-03-19 02:25茅徐斌
高教学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分学习者

茅徐斌

(杭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杭州310012)

终身教育视阈下学分互认体系的研究*

茅徐斌

(杭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杭州310012)

随着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分互认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备受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学分互认试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困难。如何更好的推广学分互认,引入学分银行的运作模式,使学分互认成为常态化,建立一个高效的学分互认体系,能更好的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也是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有力支持。

终身教育;学分互认;学分银行

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此后,随着这一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国家在终身教育领域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大量的实践,使得终身教育得以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积极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且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随着学分互认的进一步深入与推广,很多困难和问题都显现出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学分互认体系亟待我们去完成。

一、学分互认体系构建的现状

经过国内外学者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目前学分互认已取得一定成果。韩国建立了学分累积制度,该制度由韩国教育开发院设计制定,与韩国教育部共同开发了学分认定的标准,对多种学习经历都予以认定。涵盖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领域,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欧洲的学分转换系统,是在欧洲经济区内几十个国家中,相同层次学校间实行学分互认的典型代表,这一系统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学分转换。而美国的学分互认系统则是不同层次学校间的学分转换的典型代表。不仅仅实现了同层次高等院校之间的学分转换,而且还实现了社区以及一些层次较低的学院与大学之间的学分转换。

我国在学分互认领域中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地域相邻的学校间或是大学城内若干所学校间的联盟,学校之间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选课的形式实现学分互认。第二,间隔较远的学校间学分互认则通过校际之间协议,网上选课,网上学习,获得学分后学分互认。第三,中外高校通过合作,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回校后转换其所获得的学分。第四,以“学分银行”为载体,开展学分互认工作。如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系统,实现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文化休闲教育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

二、构建学分互认体系的意义

我国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要完成这个目标,首先应构建学分互认体系,研究并制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使各种类型的学习成果得以互认,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一)构建学分互认体系是实现教育改革的需要

学分互认体系的构建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中可以发现学分互认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终身教育是学分互认的理论基础,而学分互认的发展也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壮大,两者相辅相成。因此,终身教育推行学分互认是实现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的有效途径,是大势所趋。

(二)构建学分互认体系是各类教育之间有机衔接的需要

终身教育这个教育理念已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各类教育活动在日常生活是已十分普及。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都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学分互认体系就是要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建立一座“立交桥”,达到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目的。

(三)构建学分互认体系是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学习者势必会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学习的需求,学习者的学习完全是开放式的,可以从海量的课程超市中选择性的学习,这里的学习形式和学习层次都是多样化的,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而学分互认也是为上述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构建学分互认体系是优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的需要

推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为了便于学习者学习。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学习已无时不在。如何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解决好日益扩大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推手。学分互认让校校、校企以及各办学机构间的联盟成为了可能,让各自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

三、制约学分互认发展因素的分析

学分互认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虽然已经提出多年,然而这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目前在该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开展学分互认,但是,从开展的情况来看,推进步履缓慢,在实施的过程尚有不少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存在。

(一)学分制与选课制尚不完善

学分制和选课制可以说是学分互认的灵魂所在,和学分互认的推进有着最直接的关联。目前,本科院校已基本实行了学分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在沿用传统的学年制,从学分制改革的角度来讲,也尚未迈出实质性的步伐。选课制的实施更是受制于优质课程的开发,各地高等院校发展也不平衡,有些院校很难开设出充足的优质选修课。学分互认体系的完善,前提是必须提供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优质的课程资源,否则会造成无课可选的局面。

(二)学分互认的机制不够成熟

学分互认在同层次同类型的教育活动中互认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实践证明,在这一范围内开展学分互认还是卓有成效的。而教育活动形式和层次是多样性的,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有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等,他们之间的课程标准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相互之间的学分的含金量不对等,相互之间兑换的系数较难确定。这就造成学分互认很难从深度和广度推广,有很大的局限性。学分互认主要在横向沟通,纵向衔接还须加强。

(三)学习者自主性学习的意识不够强

学习者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还无法适应自主性学习模式。大多数学习者只会根据制定好的培养方案,被动的学习,在学习中缺乏目标意识,自我评价意识和自动监控意识,缺乏了学习主动性,学分互认的需求更是无从谈起。特别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学习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而对自身的能力提升并不重视,终身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作为主体,需要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适应终身学习的环境。

四、终身教育背景下学分互认体系的构建

(一)终身教育与学分互认理念分析

终身教育的理念最早由法国学者保尔·朗格朗提出。他认为,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包含了教育的各个发展阶段各关系之间的有机联系。终身教育是个人一生中受到教育的总和,覆盖面是十分广泛的。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只有充分理解了终身教育的内涵,才能正确把握学分互认的特征及功能机制。

学分互认以学分为载体,有助于实现学习者在不同教育机构、不同教育领域、不同教育形态的流动、累积和相互认可,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学分互认就是建立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上的,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持。

(二)学分互认体系构建中几个主要难点突破

学分互认体系的构建虽是近几年才提及的课题,然而学分的互认却是由来已久。比如免修免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可以免学位英语,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免相对应的某门课程,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更加灵活,比如国家开放大学在课程免修免考的管理办法中规定40%的学分可以由自学考试所获得的课程来替代。还有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学分银行的建立,更是将学分互认体系的构建推向了新的高度。虽然在学分互认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然而,在终身教育视域下,学分互认在广度和深度以及完善性上来讲还是不够的,还须理清几个主要问题,攻破阻碍发展的藩篱。

1.完善学分制

各教育领域要逐步完善学分制。学分制是学分互认的先决条件,否则学分的互认失去了前提条件。终身教育背景下,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更是要完善原有的学分制,探索弹性学制的开展,完善学籍管理制度,鼓励学习者自主学习,让学习者有更大的空间,让学习者能随时随地学习。

2.统一课程标准的设置

课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这里的课程具有更大的广泛性,除了在课堂中的课程外,还有包括学习者通过自身努力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如技能培训、科学研究等,都可以设定学分。应建立统一的课程学分标准,不应各自为政,有了标准,才能体现公平、公正,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明确学分互认的范围

学习者获得学分的途径是十分广泛的,因此学分互认的范畴必须明确。除学历教育的课程互认外,还有资格证书与课程学分之间的互换,不同层次间课程的学分折算,非正规学习所得的成果的换算等等,充分考虑各种学习成果,明确学分转换的界限,学分互认纵向衔接的突破,将是整个体系构建的关键所在。

4.完善学分互认的网点

目前学分互认的开展都是相对独立而且零散的,相互之间几乎没有关联,学分银行的开展尚在尝试阶段,目前仅个别省市开展了试点。那么如何使这些相对孤立的学分互认彼此相关联,运用统一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以标准化的网点的形式出现在学分互认的体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5.建立相对统一的管理模式

虽然在各教育领域都涉及到学分互认,但开展有很大的局限性,相互之间没有统一的认识,开展的程度也不一样,建立相对统一的管理模式更是无从谈起。各级各类教育要实现相互衔接,还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学分互认的内涵,建立起一套兼容性较好的管理模式。

(三)学分互认体系构建方案

终身教育视域下学分互认体系的构建,需要经历一个以点为主,到由点到面的战略布局。要以各地“学分银行”的建立为基础,学分银行要不断扩充自身的业务范围,尽可能多的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全国各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开分行,完善“网点”的分布,方便学习者异地实现学分转换。此外建立“总行”也是刻不容缓,需要有个统筹全局的管理机构,规范运作流程,协调各类问题,将各地“分行”、各地联盟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学分互认统一纳入到该体系中。学分互认体系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系的构建应由几个部分组成,相互关联,彼此依存。

1.学分互认的管理机构

学分互认涉及面较广,在推行的过程中情况错中复杂,首先应在国家层面成立管理机构。该机构在学分互认过程中起到主持、协调、服务与管理的作用。作为学分互认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度建立,运行框架的整体设计,协调各方利益,规范操作流程,对各地的学分互认工作具有指导性,是整个学分互认过程中的权威部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等应在该管理机构中登记注册,将其教育资源纳入到其中,有利于统一管理,为学分互认创造条件。

2.学分互认的学分认证系统

学分互认的基础是学分,核心是转换,主要功能是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做认定,结合各种因素进行学分换算,建立一套科学统一的学分认证系统是学分互认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学分互认过程最为艰难的一个过程。

各级各类教育十分多样化,各地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在认证标准的制定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成立学分转换的专业机构,建立课程标准化系统,根据课程学分、层次、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其换算比例,明确课程的标准学分和有效学分的具体值,这样既能避免学习者盲目选课,又能充分衔接各类各级教育。学分认证过程应按地区,按步骤逐步试行,循序渐进的完善认证系统。

在非学历教育中,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和社区学院的教育活动的认证又是学分认证系统中难点所在。各类培训机构的实力参差不齐,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年限问题,以及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社区教育和老年大学的发展情况必然也会造成差异。综上原因,在学分认证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培训机构的办学实力,对学习者的职业技能的具体实力要进行测试,对于社区教育和老年大学也应有相应的机构促使其均衡发展,综合考虑这些具体的因素,对学分认证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学分互认的质量监控系统

学分互认体系要健康的发展,其运作过程就必须保持高质量,因此还应有一套质量监控系统。在学分认证过程中,要对学习者进行诚信教育,防止一些造假的信息进入到认证系统中,管理机构要增强识别假冒的能力,防止徇私舞弊,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要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者。此外还应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学分互认实际的评估机制,对学分互认的实效性做出合理评估,让学分互认体系能够健康有效的成长。

五、结束语

学分互认体系的构建必然是一个不断积累与完善的过程。各个领域、区域先开展内部的学分互认,随着互认的逐步完善,相互之间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认可度,通过换算体系的建立,逐步实现全面学分互认。当前,我们应该利用好现有的学分互认体系中已构建的各种平台和途径,增加其运作的实效性,为进一步完善提供详实的数据。当然,整个过程的推进还会出现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克服,但从长远来看,学分互认体系的构建,意义深远,它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中枢所在,将成为承载着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巨轮,把我国的教育事业带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最终将城市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推向光明的彼岸。

[1]李惠康.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2]武洁水,叶飞霞.福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探析[J].成人教育,2013,5.

[3]卢小珠,吴卫龙.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的条件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4]杨立峰.终身教育学分认定与转换的对策研究[J].云南电大学报,2011,13.

[5]崔铭香,乐传永.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

[6]彭飞龙,陆和杰.构建市民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9,19.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ly go deep into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Mutual recognition of credit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reform,has been the attention of education workers.In recent years,actively carry out credit around the mutual recognition of pilot work,also has obtained the remarkable result,but also encountered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How to better promote the mutual recognition of credits,the introduction of credit bank operation mode,make the mutual recognition of credits become the norm,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system of mutual recognition of credits,can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learners,is also the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to construct a powerful support.

lifelong education;Mutual recognition of credits;Credit bank

G640

A

2096-000X(2016)24-0055-03

文章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终身教育视阈下学分互认体系的研究(2016SCG006)的研究成果。

茅徐斌(1980,11-),男,杭州广播电视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开放教育、成人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分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学分美食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