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高峰,科技报国
——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

2016-03-19 06:29王小烈
地球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技

勇攀高峰,科技报国
——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

Scaling New Heights, Serving Our Country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lebrate the 60th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甲子沧桑, 日月光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已经风雨兼程地走过了60年。这是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地质科技快速进步的60年, 也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不断发展服务的60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历史长卷上, 深深镌刻着历代地质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坚定足迹, 闪耀着勇攀高峰、奋斗不息的思想精神, 铭记着崇学尚理、科技报国的卓越成就, 谱写着山高水长、继往开来的绚丽华章!

中国地质科学院60年的发展历程, 是一部新中国地质科技工作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缩影。1956年, 地质部党组决定, “在中央未批准地质部建立地质科学研究院之前, 部内先建立地质科学工作委员会”, 领导部内各研究单位完成各项研究任务, 这标志着中国地质科学院前身的正式成立。同时, 地质研究所、矿物原料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室等成立。1959年6月, 地质部印发《关于成立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的决定》(地质部(59)党发字第36号), 在地质科学工作委员会及所属科研机构的基础上, 成立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1966年, 改称为地质科学研究院), 地质部副部长许杰任第一任院长。历经文革十年浩劫, 1976年经邓小平批准, “地质科学研究院”更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随后几十年, 院属机构几经调整, 规模最大时拥有18个研究所(包括现管理的7个研究所以及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的6个大区地质矿产研究所、4个转制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博物馆), 人员达6 000余人。

1999年, 国土资源部以一部分科研精干力量组建新的中国地质科学院, 一部分精干力量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 形成“一局一院”的总体格局。2000年, 中国地质科学院被科技部纳入首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试点单位, 明确院部和其所属的7个研究所实行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试点。2001年, 科技部等4部委确定院部及所属的7个研究所为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编制1 000名。2001年, 国土资源部印发《地质队伍“野战军”组建总体方案》,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所属科研队伍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实行归口管理。2004年, 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通过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联合阶段性验收, 正式进入国家创新体系。2005年, 中国地质科学院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 实行统一管理。中国地质科学院由院部和7个专业研究单位组成, 既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全国地质科技创新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从事地质科学研究, 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 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

2009年8月,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中国地质科学院, 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做出的重要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转达了温家宝总理的话: “这个地方应该去、值得去, 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仅是历史上, 现在也继续而且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正如总理所言, 中国地质科学院历代地质科技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 涌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地质大师, 拥有许多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解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许多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为新中国地质科技发展和地质找矿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创造了辉煌历史。中国地质科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陆相生油论、多旋回大地构造学说、“玢岩铁矿”模式等重要地质科学理论, 发展了李四光创建的地质力学; 指导发现了大庆等油田, 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指导查明了粤北铀矿, 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指导发现了白银厂铜矿、大厂锡矿、罗布泊钾盐矿、盐湖锂矿等大型矿床; 推进了中国青藏高原多学科的深部地质调查研究, 完成了我国大陆第一口超深科学钻探, 促进了地球科学发展。中国地质科学院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科学家, 曾经有四十多位院士先后在我院工作学习, 其中包括李四光、黄汲清、谢家荣、李春昱、许杰、程裕淇、孙云铸等地学大师。

自建院以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完成7 000余项科研任务, 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5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0项(其中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金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124项、各类省部级奖1 300余项。

近年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瞄准地学前沿提升创新能力, 发挥学科优势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牵头组织实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重大仪器研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围绕国家需求产出重要科技成果, 地调科研成果丰硕, 在地球深部探测、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理论等基础研究, 运用先进成矿理论指导找矿突破, 仪器设备方法等技术研发, 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国家战略、解决能源资源需求、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等应用领域取得了一大批新的重大成果, 大力加强科技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地质科研实验基地建设, 实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60年发展历史上科研空间的新开拓。

回顾60年的发展历史,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贡献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 一是为地质工作和地质科技工作的部署、规划、计划起到了参谋咨询作用; 二是在解决地球科学的重大问题、疑难问题上起到了攻坚作用;三是在先进的地学理论、技术方法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上起到了先锋作用; 四是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端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摇篮作用; 五是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 六是在全国地学科技前沿研究领域起到了引领作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60年发展和取得的成就, 凝聚着各级组织、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 凝聚着各兄弟单位、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凝聚着历届老领导、老前辈的智慧和心血, 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地质科学院人的自强不息、团结奋斗和无私奉献, 凝聚着各个时期的经验总结和成果积累。我代表中国地质科学院向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兄弟单位和各界朋友, 向历年来竭心尽力投身地质科技事业的广大干部职工, 致以崇高的敬意!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60年华诞, 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发展历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更是中国地质科学院迈向美好未来的历史新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强调“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 中国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 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宏伟目标为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 扬帆起航中国地质科学院开启新的征程。我们要继续发挥优势, 大力推动创新研究, 向地球深部进军, 不断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地质科学问题,主动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积极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谋和咨询, 为地质调查和找矿突破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培养更多高级地质科技人才, 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地质科学院将会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光荣征途上, 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全面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服务水平,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地学科研机构, 在祖国的山水大地上继续谱写科技报国、勇攀高峰的绚丽新华章!

二〇一六年七月二十一日于北京

10.3975/cagsb.2016.04.01

猜你喜欢
科技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