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玉田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2016-03-19 08:57孙凤昌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孙凤昌

摘要:华北地区是中国小麦种植的主要产区,其产量和品质对国家粮食稳定和居民粮食安全有显著的影响。最近几年,河北省玉田县小麦种植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其产量和品质不是很高。该文主要结合玉田县小麦种植情况,就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促进玉田县小麦种植产业持续发展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玉田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玉田县是冀东第一产麦大县,该县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40万亩左右。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小麦种植补贴力度加大,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显著提升,通过小麦种植带动了食品加工、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农民实现了持续增收。

1 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选择优良小麦品种。选择丰产性能好,抗逆性较高的优良小麦品种。最近几年,小麦病虫害呈现加剧趋势,因此,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适合玉田县的小麦品种主要有轮选987、济麦22等;其次,做好整地施肥工作。要选择地势平坦,可耕种性良好、排灌方便、土壤层深厚的地块,在播种前要做到足墒足水,要求均匀灌溉。然后就要做好整地工作。底墒水灌溉之后,及时进行整地工作,翻耕深度一般维持在20-25cm之间,要求做到地边整齐,地面平整,土壤疏松,上虚下实,墒情适当。按照测土配方要求,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原则,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农家肥1000-2000kg,复合肥或者尿素10kg,磷肥15kg,钾肥5-10kg,均匀地播撒到地面上,随整地深翻地下。

2 播种

在播种前晒种,选择晴朗的天气,将小麦种均匀地摊铺开,晒种2-3天,提高种子吸水率,促进出全苗。然后做好选种和药剂拌种工作。将小麦种放入浓盐水中,撇去浮在水面上的瘪粒,晾干之后选择使用辛硫磷乳油、毒死蜱、三唑酮乳油、多菌灵和全蚀净兑水与小麦混合,堆放闷种4h后播种;其次,适时播种。玉田县小麦播种日期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采用平作种植模式,机械化精量播种。播种深度维持在3-5cm,避免播种过深,播种后要适当进行镇压,用脚轻轻踏实土壤,这样有利于出全苗。

3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3.1 冬前的田间管理

首先,做好查苗和补苗工作。播种后10天左右,对于出苗率较低的地块应该及时补种,对断垄比较严重的地块,应该小水轻灌后补种,保证出全苗;其次,做好冬灌工作。及时灌溉越冬水,对于提高小麦安全越冬有着显著的作用。冬灌时间应该要环境平均气温下降到4-5℃之后,日消夜冻时期最为合适。冬灌一般在11月前后进行;最后,及时施入苗肥。如果整地施肥工作没有做到位,小麦出苗后生长弱小,麦苗发黄。这时要做好苗肥施入工作,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施肥量,避免小麦越冬前徒长,影响小麦蹲苗。

3.2 做好小麦返青后的田间管理工作

冬小麦返青之后根据田间墒情及时春耕,春耕的深度一般为3-5cm,对于盐碱性比较严重的地块应该春耕2-3次,春耕的时间一般在3月初最为合适;其次,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冬小麦返青之后应该及时灌溉第一水,同时每亩施入尿素10kg,在灌溉的7-10天左右灌溉第二次,促进小麦分蘖。生长到抽穗、扬花和灌浆时期应该保证供水。灌浆期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灌溉,避免灌溉后第二天大风导致小麦出现严重倒伏。在小麦生长后期,如果出现底肥供给不足的情况,应该结合抽穗、扬花和灌浆期,每亩追施尿毒7-10kg;再次,做好化学除草工作。在小麦越冬前做好田间杂草消灭工作,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用合适的方法除草。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可以选择使用二甲四氯300-400g/亩,或苯磺隆15-20g/亩兑水25-30kg喷雾,消灭田间的阔叶杂草;最后,做好小麦化学调控工作。小麦徒长不利于增产,徒长后还会导致出现倒伏现象。在小麦拔节期,选择使用40%矮壮素150-200g/亩结合化学除草混合喷雾,控制小麦徒长,促进根系生长,防倒伏抗病,增分蘖,增粒重,增产量。

4 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小麦主要病害有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和锈病。防治这些病害除了做好常规的农业防治工作之外,还要做好化学防治,每亩选择使用12.5%的禾果利20g,或者12.5%的粉锈宁50g,或者50%的多菌灵75g兑水30kg,田间喷雾,效果甚佳。主要害虫是小麦蜘蛛,防治这种害虫可以选择使用1.8%的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者40%的氧化果乐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小麦全蚀病采用种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拌种或用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ml拌种或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100-150g兑水60kg顺垄喷洒。小麦黄矮病采用药剂拌种,用10%吡虫啉20g加水5kg拌麦种50kg闷种4-6h;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5-8g,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作茎叶喷施。小麦红吸浆虫防治,于4月20-30日之间,亩用1.5%甲基1605粉2-3kg,兑细沙土25-30kg,均匀撒于麦田中,撒后立即浇水。5月5日-15日,亩用21%毙杀2000,50-70ml,兑水50kg均匀喷雾或5%高效氯氢菊酯2000倍液均匀喷雾。

5 适时收获

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末期。机械收获要一条龙作业,保证质量。无漏割,无破碎,脱粒净,损失率不超过5%。

参考文献

[1] 田 伟,张珈毓,张慎举,刘艳侠,皇甫自起.不同播期对豫东黄潮土区小麦群体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5) .

[2] 嵇友权,高红权,吴兰田,沈建华. 涟水县稻茬小麦生产现状及高产抗逆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 .

[3] 刘胜男,甘剑锋,张海萍,常 成,卢 杰,司红起,马传喜. 小麦RILs群体叶绿素含量和千粒重相关分析及QTL定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3(04) .

[4] 张龙雨,袁 蕾,杨书玲,张改生,王俊生,宋瑜龙,赵卓军,牛 娜,马守才. 小麦雄性不育系中TaPDC-E1α及其调节酶基因的表达特征[J]. 作物学报,2011(04).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