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思考

2016-03-21 06:08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四中学胡清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生课外阅读原则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四中学 胡清华

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思考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四中学 胡清华

本文首先引入语文教育与德育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指出将德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四个主要途径,最后介绍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旨在思考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此促进高中生的德育发展,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高中 语文 德育 关系

一、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指教育者将正确的道德思想传授给受教育者。高中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言语作品,言语作品中蕴含着作者对于所描述现象、事物的感情及自己的价值观。语文教育的形式由言语作品中包括的主体思想决定。同样,语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所需表达的中心思想。文与道是紧密相连的。德育教育在其他学科中不能得到直接显示,通常会通过文学形式间接展现出来。教师对课文的解释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身体会,从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将自身的道德教育水平提升到一定境界。语文教学通常是将德育因素寄托在文章描述的故事情节之中,以通过文中刻画的各类人物形象展示,或通过文学作品中表述的客观事实及情感揭示。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互为关系的。每个人在受教育的不同阶段获得不同的德育教育。小学时,学生们更多是听、写。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将思考结合到其中,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融入具体行动。因此,两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语文教育创造与整个社会相接轨的德育。

二、德育渗透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方法

1.充分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语文教学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如果教师时刻进行,会使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有心理逆反。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高中生的心理与生理在连续的产生变化,会产生一定的补平衡性,使他们具有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心理特征。进行合理教育之前,教师需要正确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变化,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变化进行合理的道德教育水平。教师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2.利用作文教学渗透德教。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写作可以成为教师德育渗透的关键步骤。高中阶段是学生品性培养的重要时期。这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将写作作为很好的一个途径。写作可以使高中生的思想得到很好的诠释。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符合学生生活的题目,引导高中生明辨是非。写作中,高中生既对相关技巧有了很好地掌握,又得到了德育陶冶。

3.通过情景教学,提升德育水平。高中生的教学任务虽然比较繁重,但是教师为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进行一些情景教学是必需的。课文学习中,学生可以分角色阅读,可以进行一些主题演讲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高中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为德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情景教学可以使高中生对所学基本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教师要以身作则,利用自身的素质及思想道德水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4.运用课外阅读渗透德育。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高中生学业压力较大,但仍需要一些课外阅读丰富他们的生活。课外阅读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是必不可使的。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可读性强、感染力强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文人作品,学生可以受到熏陶,将德育的被动培养转化为主动培养。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可以真正实现内省效果。这种德育培养是深刻与持久的。

三、语文教育渗透德育的原则

1.适时适度原则。适时适度原则指高中语文教师实施德育时,要根据道德法律以及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等原则。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是指在每节课中都要加入思想教育,也不是教师可以根据文学作品泛滥地进行思想表达。教师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可能会使结果事与愿违。教师不遵循适时适度原则,会使学生特定阶段具有的心理特征被激发出来,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守适时适度的原则,将德育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充分发挥自觉性。知识的主动接受效果好于被动接受。因此,语文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主动接受并将其化作自身具有的特定观念及品行。学生可以将其接受的良好思想教育在平时的行动中展现出来,主动参与到德育中,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使德育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为其以后的行为提供指导。

3.和谐原则。和谐原则指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及教材三方面的行为,不是其中任何一方单方面的,因此需要三者之间的协调。教师要将教材中表达的德育观点正确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将学生与教材联系到一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指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认真传授,学生得到了合理接受,从而实现和谐状态。学生通过对与教材的认真学习,对教材中的核心思想进行深入理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从而使三者之间形成和谐关系。

4.贴近现实原则。受许多因素的限制,语文教学往往会自动过滤掉社会的负面性,使教学产生一定的片面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刻意规避矛盾现象,使学生只能看到社会中存在的真善美,而缺乏对社会全面的客观理解。文学作品切近现实,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生活,使学生进行更加切合实际的比较,在自身的选择中对社会的不良现象进行批判,从另一个方面更好地得到教育。

[1]李 袁.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祝高波.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交际,2016

[3]雍静怡.浅谈高中语文课文阅读中的德育教育与研究[J].才智,2016

[4]邱丽颖.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亚太教育,2015

ISSN2095-6711/Z01-2016-12-0035

猜你喜欢
高中生课外阅读原则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