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016-03-21 06:08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师资培训中心马玉俊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创设小学生情境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师资培训中心 马玉俊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师资培训中心 马玉俊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从而使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目前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 学习兴趣

学生的数学兴趣表现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态度。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强烈求知欲,甚至会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内容主动实践到生活当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且非常严谨的学科,长期反复的运算会引起学生的厌烦甚至排斥心理。如果学生难以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会使其很难在数学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小学生处于思想活跃且想象力丰富的时期,学生明确、理解并认识数学学习的意义尤为关键。华罗庚以“宇宙之大,无不用数学”这句话表达数学运用的广泛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对数学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从宇宙无垠的探索到极小粒子的发现,从亿万年生物的进化到光速的飞行速度,从网络的无穷大计算到无限小的分割等,数学几乎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是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的初级阶段,是学生开始培养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学习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在物理化等科目上,数学都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辅助工具。学生在小学必须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打好运算基础。

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学学习过程中,各种运算的结合和变通给学生提供了足够思考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思维独创性。

第三,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锻炼坚强的意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如华罗庚、陈建功等。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他们的事迹,让学生学习坚韧不拔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有了很大改善,但随之浮现一些深层次问题。首先,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适当的素材为学生创设情境很重要。但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或者选择针对性不强的教学情境,往往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例如,有位教师为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内容如下:一只蝴蝶飞过小山丘,飞到树林里,其中有片树叶和它聊起天。树叶说:“在图形的国度里我们是一家人呀。”教师问学生树叶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学生沉默一片。于是,教师花了好长时间引出课题。

现在,很多学校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应是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课堂进度而选取的学习方式,不是由教师随意决定的。一些教师盲目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次数过多反而降低课堂效率,无法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教学内容过于混乱,破坏了知识的智力价值。教师在课堂上的问答形式过于呆板,学生提问少,没有达到真正的互动效果。

三、培养学生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

1.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堂上必须投入饱满的激情,用自己最佳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教师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把兴趣和对教师的情感结合起来。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有很多热爱他的学生,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尊敬在课堂上的认真度会有所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课间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拉近于学生的距离。小学生比较敏感,其在情绪有较大波动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引导,语言不可过激或有举止不当的行为。

2.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亲身体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不同内容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例如,教“比较大小”时,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编一个相关的故事。有一天森林之王老虎宴请所有的动物来吃饭,说今天哪种动物到的最多有惊喜给它们。清点完人数后,发现猴子有17只,蜻蜓有10只,蚂蚁有100只,可是老虎不知道到底哪个数字最大怎么办呢?这时教师可以提出让学生帮助老虎解决难题,以此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小学生成功帮助老虎解决难题,加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更加有兴趣学习下一个内容。

再如,教师教完九九乘法表后创设游戏情境,组织学习小组抢答活动。教师利用一组问一组答的模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以此提高班级凝聚力,增加学生的课堂乐趣。教师可以结合知识有针对地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探索性情境和竞争性情境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充实数学课堂文化,让学生主动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关于数学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能启迪人的思想、浸润人的心灵,引导我们积极乐观生活。数学家华罗庚凭着自己对数学的强烈兴趣和坚持,在逆境中不断在数学高峰上攀登,最终走向成功。有许多在逆境中坚持数学探索的数学家应该被学生铭记在心,使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努力奋斗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教师可以“爱因斯坦表演数学游戏”“阿基米德智破疑案”等有趣的数学故事,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除了讲故事,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寻找数学的奥妙,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如记录汽车的加油量大小、计算房屋的面积以及水果称重等。

4.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生动化

传统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表现为单一的表达形式,抽象的数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使一些需要空间想象的东西变得简单明了,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生比较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多媒体可以通过独特的声音、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平均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精美的蛋糕,通过动画演示将蛋糕按2等分、4等分平均切割。学生们观看动画,获得了美的感受,容易记忆平均分的概念。

四、结束语

教师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吸收知识,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参与学习,动手实践,扩散自己的思维空间,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水平,定期进行教育技能培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做专业的教师。

[1]尤丽丽.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J].快乐阅读,2013

[2]张 坤.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兴趣[J].学周刊,2013

[3]周凯轶.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J].知识窗(教师版),2013

[4]江 鹤.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探析[J].神州,2013

ISSN2095-6711/Z01-2016-12-0107

马玉俊(1965—),男,回族,大学专科,中级教师,小学数学专业,现供职宁夏同心县师资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创设小学生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是小学生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