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计算机教学的开展

2016-03-21 06:08江西省玉山一中刘燕萍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内容情境

江西省玉山一中 刘燕萍

浅谈高中计算机教学的开展

江西省玉山一中 刘燕萍

高中计算机课程遵循时代要求,以培养出能操作计算机、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应积极探究和改革计算机教育课程。

高中计算机 信息技术教学

计算机教学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新型应用型人才,教师就必须在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挥想象,让想象的事物在实践中实现。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高中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如操作系统、打字、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以及office软件的应用;二是对图像处理软件的简单介绍,如Photoshop等。

教学中,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理论加实践的教学代替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计算机教学的硬件支撑。学校应加大对计算机的教育投入,保证学生能在上课时“一人一机”,保证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教师对计算机各组件进行介绍时,学生可以亲自上机,边听教师讲解,边观察计算机的组件,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深深映入学生脑海中,减少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对计算机操作进行讲解时,“一人一机”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在教学时通过教学系统对学生的电脑进行控制,使教学内容和操作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传统教学中利用课本教学更形象、更生动。学生不需要强行对课本中所展现的操作过程进行记忆,仅通过观看教师所展现的操作就能对课本知识了然于心。教师进行操作后,可以对学生的电脑进行解锁,让学生对教师所展示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和操作。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与同学进行探究或者请教教师,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图像处理软件应用的教学需要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理论教学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基础,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巩固系统知识的学习。理论和实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情境教学

情境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情境中会产生一定情感。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这种追求的需要,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如何使用PowerPoint”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自制演示软件,向学生展示电子影集作品(其中包括个人影集、风光片影集等),利用交替变换的精美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持久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接下来的教学大有帮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用VF制作密码表单”一课时,教师以打听学生上网情况的话题开始本节课,自然地把话题引到聊天工具——QQ的登录界面,询问学生登录QQ的过程及出现的情况,教师用幻灯片演示登录的整个过程。教师的导入时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引入问题提出用表单实现“密码验证”,让学生思考、讨论,进一步巩固以前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用旧知带动新知。

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要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用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法等。教师要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得到锻炼。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四、优化课堂结构

教师要优化课堂结构,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促进学生所学的知识向技能转化。素质教育倡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做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尽量用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之通俗易懂,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课堂教学中,学生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自行设计具体的操作步骤。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学生操作练习时,可以和邻桌同学相互交流、相互探讨。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活跃、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得好的学生可以带动掌握较差的学生,使程度较低的学生得到帮助,程度较高的学生更上一层楼。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扩大信息交流,畅通教学渠道,为学生施展聪明才智、发挥个性特长创造有利条件,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与交流中体会、总结、记忆。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计算机课程是学生接受计算机系统训练的关键阶段。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激发学生探究计算机和操作计算机的兴趣。教学中,计算机教师要以学生为主,积极探究和改革计算机教学模式,构建适合学生的、科学的教学模式。

李效生.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培训,2005

ISSN2095-6711/Z01-2016-12-0209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内容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计算机操作系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