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三)》课例

2016-03-21 05:39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喻静蕾
成才 2016年1期
关键词:灯谜重阳团圆

■ 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喻静蕾



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三)》课例

■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喻静蕾

教学内容

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三)》,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内容,编排了与民间风俗相关的短语,配上了精美的图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要求学生学会和会认的生字就包含在短语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趣味盎然地识字。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短语。

3.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我国的一些民俗活动和一些基本的传统节日知识,从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课堂实录

一、由“龙”导入,激发识字兴趣

1(.出示龙图案的剪纸)

师:今年春节,我以前的学生,送给了我一件剪纸作品。你们看是什么?生自由答:龙

师:龙是中国人想象中的一种神奇动物,中国人都非常喜欢它。

2(.CAI课件滚动播放图片)

师:你们看,这是故宫的九龙壁,数一数上面有几条龙啊?

生:一条、二条、三条……

师:上面可是盘着九条巨龙呢!你们看瓷盘上是不是有龙啊?瓷碗、衣服上也有呢!瞧!这是龙舟。过节的时候,大家舞的是龙灯。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龙的影子。

3.多种形式认读“龙”字

(CAI出示“龙”字)

师:谁来读?

生1:龙

师:边音读得准!

生2:龙

师:后鼻音读得好!

分男、女生读,齐读“龙”字。

4.了解“龙”字演变过程。

师:古人把传说中龙的形象用文字记录下来,

(CAI点击出示甲骨文的“龙”字)

师:上面像高高昂起的头,下面长长的身子。

(CAI点击出示金文的“龙”字)

师:金文里面的“龙”张大了嘴巴,露出锋利的牙齿。

(CAI点击出示篆书的“龙”字)

师:这个龙字可以看到锋利的爪子和鳞片,很威武。

(CAI点击出示楷书的“龙”字)

师:为了简便慢慢变成现在的“龙”字。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5.学写“龙”

师:看老师来写“龙”字。平平一横画龙头,细长一撇画龙身,竖弯钩加撇画龙爪,最后画龙来点睛。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字。

生齐读,描写“龙”字。

6.师:龙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我们每个人都是龙的传人。现在我们很多中国人的名字中还有龙。刚才我们看到的,过节的时候,人们把船做成龙的样子、舞的龙灯,特别有节日气氛!我们国家许多传统节日都很有意思。作为龙的传人,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生1:我知道端午节。

师:真了不起!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生2:我知道中秋节。

生3:我知道清明节。

(教师相机板书对应节日名称在黑板左侧)

7、师:大家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去读读识字三,了解我国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板书:识字三)

二、游戏激趣,认读节日名称

1.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传统节日,那我们去看看2013年蛇年的日历,在日历上找找这些传统节日!

(CAI出示2013年挂历封面)

师:同学们,看这是2013年2月,上面大的数字是公历。下面小的数字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农历,传统节日都写在农历里。下面,我们来找找有哪些传统节日。

2.认读“元宵”

生:我找到了元宵节。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出示字卡“元”)

师:谁来读“元”字。

生1读

师:二声读得好!

生2读

师:整体认读音节读得准!

齐读

师:“元”表示开始的意思。

第一小组读

师:一年的第一个月叫元月。

第二小组读

师: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

齐读“元”

(CAI出示带田字格的“元”字)

师:“元”字两横下面一个儿。上横短,下横长,竖撇弯度要自然,竖弯钩写顺溜。拿出铅笔,把“元”字描一个写一个。

生练写“元”字

齐读“元”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节日名称。

生齐读“元宵”

师:“宵”就是夜晚的意思,请你读。

生1读

师:“宵”三拼音节读得准!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正月十五这一天月亮就会圆,这就是元宵节。

小组读

师:每个月十五月亮都会圆一次,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为元宵。小组读

师:提到元宵我们还会想到一种食物——

生:汤圆。

(CAI出示汤圆图片)

师:对这是我们南方的叫法,北方叫元宵。

男生,女生读“元宵”

3.认读“清明”

师:大家看看农历,你还找到什么传统节日?

生:清明节。

师:4月4日清明节。请你读。

生1读

师:两个后鼻音读得准。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小组读、齐读

4.认读“端午”

师:我们接着来翻日历,到了6月,你们能找到有什么节日?

生1:还有端午。

师:真会看日历呀!把掌声送给他。

(出示词卡“端午”)

师:请你把这个节日读给大家听听。

生1读

师:一声、三声读得准!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生3读

师:端就是“初”的意思。

生4读

师:你瞧!午和一二三四五的五同音,端午就是初五。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节日。五月初五是——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端午”

师:男生一起读、女生一起读。

分男、女生读词。

5.认读“中秋”

师:到几月啦?农历里有什么节日呢?

学生上台指出“中秋”。

师: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这个节日吧!

生领读“中秋”

师:农历的八月十五恰好是秋天过了一半,所以叫中秋,一起读。

生齐读“中秋”

6.“重阳”

师:再看看,找一找农历里还有什么节日?谁想上台来找啊?

生找到“重阳”节。

师:你找到了重阳节,真棒!你来读。

生1读

师:词语连贯,读得好!

生2读

师:农历九月初九,两个九在一起,所以它叫重阳。

男、女生读

师:九月初九是——

生齐读:“重阳”

7.认读“除夕”

师:我们一起再来翻日历。一转眼到了2014年1月啦,那是蛇年的最后一个月,马上就到马年啦!仔细看看这个月里有什么传统节日?

生找到“除夕”。

师:谁来读?

生1读

师:“除”字翘舌音读得准!“除”就是“去”的意思。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夕”是“夜晚”的意思。

生3读

师:“除夕”旧的一年过去了,迎来了新的一年。

小组读

师:这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叫大年三十。

8.游戏巩固认读节日名称

师:这些节日你们都记住了吗?自己读读。

生自由认读

(CAI出示六个传统节日名称,节日名称去掉拼音)

师:节日名称都认熟了,那男、女生比赛读读,看谁字音读得准,词儿读得连贯!

男、女生赛读

师:节日名称都会读了,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拼“龙”游戏吧。每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

小组代表上台

师:如果能按时间顺序这六个节日排好队,就能拼成一条龙啦!下面小组同学也可以帮忙,给他们提示。准备好了,开始!

小组代表摆带有节日名称卡片

师:好了吗?对了就鼓鼓掌!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看他们是不是摆对了。

小组代表将龙外形卡片拼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拼得真好!一条长龙拼好啦!我们大家为他们鼓鼓掌。咱们一起读这六个节日。

生齐读六个词

三、合作学习,了解节日习俗

1.师:人们怎样庆祝这些节日呢?老师在每个小组都放了一张节日卡片,请小组长拿出卡片,说一说这个传统节日你和亲人是怎么过的呢?

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交流。

2.全班交流节日习俗

(1)了解元宵习俗

师:你们这个小组交流的是什么节日?

生:我们小组交流的是元宵。

师:来带着大家一起读。

小组代表领读“元宵”

师:你们知道元宵怎么过的吗?

生1:元宵节我们一家人一起包汤圆,吃汤圆。

生2:元宵节爸爸妈妈会带我去看灯展。

师:元宵节,我们不仅可以吃到汤圆,还有机会可以看到灯展。

(CAI出示灯的图片,加音乐《金蛇狂舞》)

师:你们看,古人们是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去看灯的。元宵灯会开始啦,一家人、邀上亲朋好友一起去逛热闹的灯市。快看!街市两边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灯。你们看到了什么样子的灯?

生1:我看到了圆形的灯

(出示字卡“灯”)师:你来读。

生1读“灯”

师:后鼻音读得好!你们猜猜还会有什么灯?

生2:像星星一样的灯。

师:这么特别的灯呀!你来读。

生2读“灯”

师:字音读得准。你猜呢?

生3:像花一样的灯。

师:一定很漂亮!请你读

生3读

师:这么多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灯,大家可喜欢看了。(出示词卡:“元宵观灯”)

生1读“元宵观灯”

师:词儿连读得好!

生2读“元宵观灯”

师:这么多漂亮的灯,我们看都看不过来了!(范读)“元宵观灯”。

生3读

师:元宵节去看灯、观灯可真有意思啊!

小组读、齐读。

(CAI出示灯笼)师:你们看,这盏宫灯还上有一条灯谜?(出示词语“灯谜”)这个谜语就是挂在灯下面的,所以叫“灯谜”。

生1读

师:二声读得好。

生2读、齐读

师:下面我们也来玩一下一项古人在元宵节做的有趣活动——猜灯谜。

(师出示词语“猜灯谜”)

生读

师:词语连读真棒!

齐读

师:下面我们就要来猜啰,老师来念谜语,你们仔细听——“丁丁手中拿蜡烛。猜一个字。”

生自由:“灯”字。

师:猜得多好啊!蜡烛有火,名字里有丁,火丁合起来就是灯。你可真会“猜灯谜”!

生齐读词语“猜灯谜”

师:正因为灯中的烛火,让灯变得那么明亮、那么漂亮。你们看,“灯”字就有个火字旁。我们一起读这个字。

生齐读“灯”

(CAI出示田字格“灯”)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灯是左右结构,写得时候左窄右宽。

师:真会观察!先看老师来写这个字。(范写“灯”字)火旁起笔要抬高,“火”做偏旁捺变点。右边丁字横稍低,竖钩挺直才漂亮。

师:元宵节我们可以看灯,猜灯谜,这一天可热闹啦!

齐读词语“元宵观灯”

(2)了解清明习俗

(CAI播放小鸟声音)

师:沙沙沙,春雨到。春雨叫醒了鸟儿,鸟儿叫醒了沉睡的大地。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阳春三月迎——清明。清明节会做什么呢?哪个小组来说说?

生1:清明节我会和爸爸妈妈去扫墓。

生2:我们一家人会到郊外去踏青游玩。

师:是呀!迎着纷飞的小雨,踏着刚刚长出的青草,我们来到郊外踏青、欣赏春天的美景。

(出示词卡“清明远足”)

生1读“清明远足”

师:清明人们还会去扫墓,怀念去世的亲人。

生2读“清明远足”

师:摆上一壶酒

生3读“清明远足”

师:献上一束花

生4读

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小组读

师:“清明时节雨纷纷”

生:“路上行人欲断魂”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3)了解端午习俗

师:五月初五还记得是什么节日吗?

生自由答:端午节。

师:听,锣鼓声敲起来啦!龙舟划起来了!(CAI播放赛龙舟视屏)大家在赛龙舟庆祝端午节呢!

(出示“赛龙舟”词卡)

生1读

师:“赛”的四声读得好,平舌读得好!

生2读

师:词儿连读得好!

师:你们看,把舟做成龙的样子,大家你追我赶,在比赛呢!我们也来帮忙加加油吧!男生读

男生角色扮演读:“赛龙舟呦!嘿哟!”

女生角色扮演读:“赛龙舟呦!嘿哟!”

师:端午节有一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活动,是什么?

生:吃粽子。

师:对呀!吃粽子。粽叶包裹糯米做成香喷喷的粽子。你来读。

生1读

师:“粽”平舌音读得好!

生2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一起读!

齐读“粽”

师:吃着粽子,我们会想起楚国的诗人屈原。(CAI屈原图)

生3读

师:端午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齐读

(4)了解中秋习俗

(CAI出现月亮,同时响起情境音乐)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走进了秋天,也迎来了“中秋”。你们是怎么庆祝啊?你们小组来说说吧!

小组代表发言:中秋节,我们一家人会去江滩欣赏月亮,回家还会去吃月饼。

师:哦!可以吃到美味的月饼。

(CAI出示月亮图,播放音乐)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中秋月夜。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家人一起吃着月饼,欣赏着月亮。那圆圆的月亮像什么?

生1:圆圆的月亮像圆盘。

师:你觉得像什么?

生2:我觉得月亮像一个大月饼。

师:看到这么美的月亮,真让人觉得心里舒畅啊!你会想到什么?

生3:我会想到妈妈跟我讲过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还可以想到这么美的传说呢!吃着月饼,嘴里甜甜的;欣赏着月亮,心里美美的。

(CAI出示词语“中秋赏月”)

生1读

师:“赏”字读得准。

生2读

师:中秋欣赏美丽的月亮,这是多么美的一件事啊!

齐读

师:月儿圆,人团圆。欣赏着圆月,也会思念没能在中秋团圆的亲人。“海上生明月”——

生:“天涯共此时”。

齐读“中秋赏月”

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齐读“中秋赏月”

(5)了解重阳习俗

师:转眼间重阳节到了,秋高气爽,这一天,人们会出门登山游玩。

(CAI出示词语“重阳登高”)

生1读词

师:“登”后鼻音读得准!“九月九是重阳,秋日晴山风清。”你来读。

生2读词

师:“登高望远秋色美。”请你读。

生3读词

师:“我们登高赏风景,古人登高避天灾。”你们小组读。

小组读词语“重阳登高”、齐读

师:“敬老尊老好传统,老少一起乐融融。”所以现在重阳节还有一个名称,知道是什么啊?

生:老人节。

师:对呀!自古尊老敬老就是我们国家的传统。除了重阳登高我们还可以说:重阳——

生:敬老。

师:我们再一起读这个词。

齐读“重阳登高”

(6)了解除夕习俗

(CAI播放鞭炮声)

师:听鞭炮声响起来啦!“爆竹声中一岁除”,下雪啦!一年快结束了,我们迎来了除夕。第六小组说说,你们怎么过除夕的?

生1:除夕我会和哥哥姐姐一起放烟花。

生2:除夕我们一家人会在一起吃?团年饭,桌上还会摆一条鱼,爷爷说这条鱼不能吃,要留到新的一年,这就是年年有余。

生3:除夕我会帮妈妈贴“福”字,妈妈说“福”字要倒着贴,这样“福”就会到我家。

师:说得多好啊!除夕我们做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放鞭炮、贴“福”字、吃团年饭,多热闹啊!一家人团圆了呢!

(CAI出示情境图,词卡“除夕团圆”)师:谁来读?

生读

师:词语连读得好!

齐读

师:除夕你会和哪些人一起吃团年饭呢?

生1: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姑姑,姑父。

师:你来读读这个词。

生1读“除夕团圆”

师:你们一家祖孙三代人在一起吃团年饭,多开心啊!

小组读

师:平时在外地工作的家人,也一定会赶过来和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呢!

齐读

师:除夕所有的家人都围在圆圆的桌子旁,团聚在一起。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CAI出示“团圆”)师:团圆两个字都有方框儿。

(CAI圆桌变成两个方框与“团”“圆”字重合)师:方框就像就像圆圆的饭桌,家人都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团年饭。

齐读“团圆”

师:方框儿虽然方正但却代表着圆满。

(学写“团圆”)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两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团圆”是全包围结构。

师:全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

生:先里头后封口。

师:我们来写一写这两个字。先看我来写“团”字。(范写)方框儿在外面,左低右略高。框内字要居中,大小适宜才漂亮。仔细观察圆字,里面笔画较多,口字要写扁。同学们照着例字描一个写一个。注意两个全包围结构的字,“团”字笔画少,“圆”字笔画多,把两个字写漂亮。

生练写“团圆”

(出示词卡“除夕团圆”)

师:我们一起读。

齐读词语

(CAI播放返乡视频)

师:如果说中秋节不能和家人一起赏月、重阳节不能和家人一起登山,但是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不管路有多远,远在他乡的人们、也一定会想方设法赶回家,和家人团圆。

(CAI出示词语“除夕团圆”)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3.(CAI出示六组节日习俗的词语)

师:每个节日,我们都期盼与家人一起度过,包含着对家人浓浓的爱。

(1)师生合作,师节日名称,生节日习俗

(2)同桌练读

(3)男、女生配合读6个短语,男生读节日名称、女生读节日习俗

(4)齐读

4.拓展延伸:了解传统民俗活动

师: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还有其他的庆祝方式,我们去看一看。

(CAI出示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唱大戏的动画)

师: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人们站在细细的竹竿上跳舞呢!唱大戏。

四、听唱儿歌,回顾节日名称

师:这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让我们跟着可爱的小男孩,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学的这些传统节日吧!

(CAI出示儿歌视频,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读节日名称)

师:是哦,这就是我们的节日哦!作为龙的传人,让我们牢牢记住我们的节日吧!

责任编辑郑占怡

猜你喜欢
灯谜重阳团圆
话说重阳
写在重阳(外三首)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猜灯谜,过新年
元宵猜灯谜
团圆中秋
爱在重阳
猜灯谜
重阳话“高”
《小团圆》是否有出版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