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现代学徒制的现状研究

2016-03-21 06:08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赵林林徐建高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校企制度职业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赵林林 徐建高

国内现代学徒制的现状研究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赵林林 徐建高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文献,分析国际上成功的现代学徒制特点及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启示,概述总结国内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和制度建设研究现状,最后总结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提供借鉴。

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制度建设

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及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实践教学形式的人才培养过程,构建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一、国外现代学徒制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德国现代学徒制为双元制,主体为企业和学校,企业为自身利益参与,具有市场化性质。加拿大现代学徒制建构了有效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为加强学校、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合作,采取拓宽行业行径、改进培养模式,能完善运行体制和加强经费保障措施,理顺责权关系、激励企业参与、促进项目开发和提高人才质量。瑞士现代学徒制为三元制,主体为企业、学校和产业培训中心。英国现代学徒制分为中级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由政府出资主导,企业参与,采用目标——结果导向的管理策略,完成资格认证。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是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企业和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把学校的课堂知识传授和企业行业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包括学徒制和培训生,参加国家考试,完成资格认证。这些学徒制教育对我国开展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借鉴作用,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我国现代学徒制现状

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办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计划与市场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用人需求,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等。我国现代学徒制度有待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效能较低。

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策略能够克服学校单一教育与实践分离的弊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内涵,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的提升。积极构筑校企合作平台,改变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重新构筑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校企双方应共同参与、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具有双重身份,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以就业为导向,实现零距离上岗,学生作为项目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习兴趣浓厚。明确政府职责,为企业和学校搭建平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在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时应合理选择专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可归纳为:政府要有主导作用,高职院校要进行教学组织改革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师资力量要加强,制度要提供保障等。

2.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建设现状。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要遵循现代性增长要求,在国家和各项法律制度的支持保障下,如法律制度匹配建设,合理的劳动用工制度、学徒培训合同制度、技能资格认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分类管理制度、第三方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互认制度),实现理性、民主、多元和持续的发展。

加强职业教育政策与法律制度建设,保障现代学徒制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完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学徒制度。

要在我国顺利开展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考虑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进而加强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建设,具体包括:法律制度匹配建设、合理的劳动用工制度、学徒培训合同制度、技能资格认证制度;学校应采用非市场治理措施、制定学徒制课程内容框架、建立企业师傅教师资格制度和完善法制建设;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了顺利的上升通道;完善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改革评价机制等。

三、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高职院的数控技术专业、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目前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结论

通过分析国际上成功的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本文指出国内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和制度建设研究现状,总结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提供借鉴。

[1]谢淑润,夏 栋.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3

[2]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3]李传伟,董 先,姜 义.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之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

[4]张振伟.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5

[5]鲁叶滔.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

(本文系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AGIL分析模型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外源支持体系构建研究”,编号:D/2015/03/106)

ISSN2095-6711/Z01-2016-12-0219

赵林林(198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

猜你喜欢
校企制度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