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工作之我见

2016-03-21 06:08山东省青岛市鞍山二路小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幼小笔者幼儿园

山东省青岛市鞍山二路小学 黄 蕾

幼小衔接工作之我见

山东省青岛市鞍山二路小学 黄 蕾

为使幼儿顺利地从学前过渡到小学,小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规律。关键词:教育过度 衔接教育

在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前者是以游戏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造成小学生入学后的不适应。小学生的入学年龄提前、小学课程改革、父母对子女过高的学业要求等,严重影响小学生责任感、独立性以及有关能力的形成,加大幼小衔接的“坡度”。因此,教师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使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提高小学的教育质量。

一、正确认识学前与小学之间的衔接阶段,是保证做好学前向小学阶段顺利过渡的前提

为做好此项工作,笔者所在学校成立了一个充满凝聚力、具有高水平和组织能力的领导班子,制定研究计划。具体分工:校长任组长,负责整体部署;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教学、活动;教务、德育、大队、一年级级部负责具体检查、实施。

1.提高认识,顺利过渡

为帮助学生顺利地从学前过渡到小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此时期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规律。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中心、以直接体验为主的教育,小学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两者性质不同,但是具有连续性。

2.转变观念,保证实施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使教师对课程的具体安排、教学态度和方法等。教学活动中,教师明确幼小过渡期玩与学的关系,把单调的课堂授课方式转变为组织课外活动,把游戏引入课堂。学校及教室的环境布置可以与幼儿园衔接。教室设置科学角、自然角、养殖角、美工角等,这样学生进入小学班级时不会有环境上的陌生。

3.家长工作,不容忽视

学生从学前到小学过渡阶段,家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生的生活起居、健康保证,还是学生的社会性行为和学习,都离不开家长。笔者所在学校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宣传教育方针、课程改革精神,介绍学校的相关成果,报告班内工作计划。家长参观学校各专用教室。学校举办讲座,指导家长如何对待学生,如何教育学生。开学前,担任一年级的教师到新生家家访,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措施,以此顺利进行教学工作。

4.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评价机制,使学生顺利过渡到小学

师生关系上,笔者所在学校建立“天天跟班制”。开学初期,教师尽量多地跟着学生,照顾他们的喝水、如厕、洗手和及时穿脱衣服等环节。在生活自理培养方面,学校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强调“要扶得细”,一要明确要求,二是教给做法。值日生工作上,教师教给学生“先洒水,后扫地;扫好地,排桌椅;关好窗,锁好门;放好钥匙再回家”等方法。在教师过细的照料中,学生减少了对教师的陌生感,逐渐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校的各学科分别建立评价方法。数学学科提出“无劣评价”的方法,教师会在学生作业的错误答案后打一个问号。这个问号意味着启发与探讨,而不是否定,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二、开展好家园工作,使幼小衔接顺利过渡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单靠小学、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家长工作方面,笔者所在学校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发放有关资料。针对家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笔者作在学校适时向家长推介可操作性较强的文章,如《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孩子入小学业前的准备》《指导孩子阅读方法》等。

2.丰富“家长园地”内容。笔者所在学校在“家长园地”的“任务”栏目专门布置一些小任务,请家长协助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任务,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

3.建立家长活动小组。笔者所在学校让幼儿家长和一些小学幼儿园的幼儿家长结成对子,组成活动小组。和小学生的交往中,幼儿学到许多知识,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并对小学生活充满热切向往。

4. 注意个别指导。学生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笔者所在学校教师利用家访、家园联系卡、与家长面谈等方式进行个别交流,使家长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5.建立家园对话。笔者所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家园对话”大家谈,邀请一年级家长和幼儿园大班家长共同参加。家长与学校和幼儿园的相关领导、教师共同探讨幼小衔接的困惑、经验和心得。每月一谈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顺利过渡的便利条件,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赞同。

通过我们的努力,家长的观念得到更新,家庭教育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幼小衔接的成功,使学生健康成长

幼小衔接的改革使教师明确了教师的作用是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从学前顺利向小学过渡;明确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与动力的关系,认识到在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下学生要依靠自身的主动性学习。教师明确了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智力培养,明确了过渡阶段儿童游戏与学习的关系,使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转变为把游戏引入课堂,并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教师明确了健康与学习的关系,明确了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过渡阶段的重要作用。

ISSN2095-6711/Z01-2016-12-0171

猜你喜欢
幼小笔者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老师,别走……
欢乐的幼儿园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