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高热病的防治

2016-03-26 04:45李海平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治

李海平

摘要:猪高热病传播范围大、速度快、病死率高,造成的危害较大。主要介绍了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猪高热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1-0031-01

猪高热病带来的危害很大,感染后会造成猪大量死亡,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重视猪高热病的防治工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好传染源,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

1 流行特点

猪高热病主要因为扁桃体、淋巴、胸腺、脾脏等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无法发挥应有的免疫功能,感染猪蓝耳病病毒,并与霉菌、真菌、寄生虫等多病原混合后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1]。猪高热病发病速度快,5~7 d可感染整个猪群,之后逐步蔓延到附近养殖区域。

2 临床症状

仔猪和育成猪最容易感染该病,出现典型症状的4~7 d就会死亡,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食欲降低、精神萎靡,腹部和四肢等处出现紫疳,呼吸困难,并出现咳嗽。一些病猪在发病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后肢麻痹、无法站立等情况,甚至卧地不起,四肢呈划水状。

3 治疗方法

①安乃近0.2 mL/kg体重、青霉素8万U/kg体重,充分混合后肌肉注射,3次/d,连续使用3 d;②黄芪多糖0.3 mL/kg体重、硫酸庆大霉素3 mg/kg体重、柴胡注射液0.2 mL/kg体重,充分混合后肌肉注射,3次/d,连续使用3 d;③柴胡注射液0.2 mL/kg体重、金品头孢5 mL/kg体重、清开灵0.2 mL/kg体重,充分混合后肌肉注射,3次/d,连续使用3 d;④10%长效磺胺-6-甲氧嘧啶0.5 mL/kg体重,1~2次/d,连续使用3 d。

4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实行规范化和标准化饲养,进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合理安排饲养密度,保持圈舍的干燥和清洁。

(2)做好消毒工作。猪高热病主要由支原体、寄生虫、细菌、病毒等感染引发,所以要做好圈舍清洁工作,每日彻底冲洗地面,保持干净[2]。然后使用消毒液对圈舍进行喷雾消毒。所使用的消毒液要具备较强抗病毒性,不能对猪群造成刺激,如0.5%的强力消毒灵、20%的石灰乳、0.2%的过氧乙酸等。

(3)加强科学免疫。饲养时要重视科学免疫,加强免疫注射,主要有猪瘟疫苗、猪链球菌疫苗等,增强猪群抗病能力。在引入生猪时,先隔离饲养1个月,健康无病后再混入猪群饲养。

5 小结

总之,猪高热病主要由病原入侵所致,病死猪处理不当、免疫效果不佳、饲料霉变、管理不合理等因素都可能诱发该病。因此,要做好综合防治,降低猪高热病发病几率,有效控制疫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猪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冬侠.猪高热病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0):125-126.

[2] 刘盛田.猪高热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5(9):27-28.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治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