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禽业信息化建设之标准化*

2016-03-27 06:46连京华李惠敏孙凯殷若新宋敏训
家禽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家禽业代码信息系统

连京华,李惠敏,孙凯,殷若新,宋敏训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23)

浅谈家禽业信息化建设之标准化*

连京华,李惠敏,孙凯,殷若新,宋敏训**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23)

随着大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禽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业界的认同和重视。特别是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已在家禽生产管理与经营、服务模式以及相关产业链中不断深化渗透和应用,相关的创新应用研究也如火如荼,比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家禽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平台、基于物联网的养殖环境监控技术和远程禽病诊断技术等,以“互联网+”为强力引擎,家禽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在家禽业信息化建设中更要重视信息标准化,信息标准化是家禽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石。

1 家禽业信息化的内涵

家禽业信息化是一个包含三个层面、六大要素的动态变化过程。所谓三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这三个层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六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这三个层面、六大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构成了信息化的全部内容。

家禽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其中涉及很多方面。家禽业信息化的主体工程是建设现代信息网络,而现代信息网络的核心与基础则是信息资源。家禽信息标准化是以家禽业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系统开发为研究范畴,为在家禽业信息系统建设中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规则的活动。

2 家禽业信息标准化的意义

2.1 避免重复开发而导致资源浪费 近年来,国内IT公司、软件开发企业、科研单位已开发完成相当数量的、与家禽相关的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包括手机应用的各类APP软件,但重复开发、“各自为政”现象非常严重,这不但造成了人力、物力、资金等各种资源的很大浪费,而且严重阻碍了家禽业的信息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信息标准化,因而,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和加强信息标准化,健全和完善信息系统、数据与信息以及应用软件的标准和规范,以提高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可重复性和移植,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

2.2 解决“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信息标准化发展的相对滞后,在家禽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统一的信息规范与标准,导致不同信息系统之间难以进行信息交流和实现信息共享,即所谓的“信息孤岛”,出现各路数据信息重复采集和输入的现象,而且容易产生数据杂乱不一,严重制约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2.3 确保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和后续运维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由以前手工作坊的开发方式向集体协作开发方式转移。在集体协作的开发模式下,由于软件开发人员之间存在着工作上习惯、能力、方法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如果没有一套统一的、完整的规范来加以约束,那么开发出的信息系统或应用软件的质量难以保证。因而,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统一的软件工程设计规范,实现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以提高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运行的可靠性、易维护性。

3 家禽业信息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信息标准化是一项知识密集、资料密集、工作量大的基础性系统工程,是以信息、信息化、标准、标准化所定义的范畴,结合国内外有关标准,对家禽业信息进行标准化的过程。

3.1 信息指标体系标准化 家禽业信息指标体系是指禽业信息按其内在联系所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行业职能管理的基础,应具有目标性、集合性、可分解性、相关性、适应性和整体性等特征。在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众多的情况下,统一和规范指标体系,使行业内的各个系统、各个层次开发和实施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兼容与共享。

3.2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 家禽业信息分类编码是对一些常用的、重要的数据元素进行分类和代码化,信息的分类与取值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信息处理、检索和传输的自动化水平与效率,信息代码是否规范和标准影响和决定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等性能。因此,信息分类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综合性等基本原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把局部问题放在系统整体中考虑,达到全局优化效果。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原则,建立适合和满足家禽行业管理需要的信息编码体系和标准。

3.3 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 家禽业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主要指在系统开发中遵守统一的设计规范、程序开发规范和项目管理规范。系统设计和规范数据字段、数据库、程序和文档的命名规则和编制方法,应用程序界面标准和风格的规范等。

3.4 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 家禽业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是对信息系统内部和信息系统之间各种软件和硬件的接口与联系方式,以及信息系统输入和输出的格式制定规范和标准,包括网络的互联标准和通信协议、异种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格式,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转换方式等。

4 家禽业信息分类编码

4.1 确定结构 确定家禽业信息各层次之间适当的层次关系和排列顺序,形成树状结构的标准体系,其内容应由综合到具体,由总体到局部。可分为三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第一层是门类,共分为三个门类:基础标准,有关基础信息的公用、综合性标准和应用开发相关标准;第二层是类别,是第一层的下位门类,由第一层拓展而来;第三层是项目,是在第二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延拓而来。每个项目是组成标准体系表的最小单元。每个项目均列入标准明细表中。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由基础标准,即有关基础信息的公用、综合性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组成。其中基础标准需要考虑的标准有:①区域、场所、地点分类编码标准;②时间和计量单位分类编码标准;③机构分类编码标准;④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分类编码标准;⑤语言、文字、符号等分类编码标准;⑥经济结构与经济分类编码标准;⑦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分类编码标准;⑧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分类编码标准;⑨科学技术(包括文献、专利、标准、档案等信息)分类编码标准;⑩物品分类编码标准;⑪电子数据交换(EDI)及电子商务(EC)中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⑫其他相关分类编码标准。

4.2 信息分类方法 信息分类是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纳并在一起,通过其类别的属性或特征来对信息进行区别。信息化建设面对众多的信息资源,其信息分类也应遵循常用的基本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线分类法、面分类法和混合分类法3种。

4.2.1 线分类法 线分类法也称层分类法,它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属性作为划分基础,逐次地分成相应若干个层次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它的表现形式是大类、中类、小类等。将分类对象一层层地具体进行划分,逐级展开。各个类之间构成并列或隶属关系,由一个类目直接分出来的各类目,彼此称为同位类。同位类目之间为并列关系,既不重复也不交叉。在线分类体系中,一个类目相对于它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层级的类目而言,称为上位类,由上位类直接划分出来的下一层级的类目,相对于上位类而言,称为下位类。上位类与下位类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即下位类从属于上位类。

4.2.2 面分类法 面分类法是把给定的分类对象,依据其本身固有的各种属性,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中都包含了一组类目。将某个面中的一种类目和另一个面的一种类目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

4.2.3 混合分类法 混合分类法的出现是由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已有的分类目录中经常出现同时存在线分类和面分类两种方法结合的形式,特别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在建立成组技术加工体系时,要使用到此分类法。

4.3 信息编码 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赋予一定规律性的、易于人或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图形、颜色、缩减的文字等,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4.3.1 编码对象的选择

4.3.1.1 通用信息 通用信息是指在系统中对任何用户都一样的等同信息,例如人事、政务系统中的企、事业组织代码、公民身份证号码及电子商务系统中的产品分类代码等,对家禽业信息化各系统都应该是通用的、一样的。

4.3.1.2 一定范围内事物或概念共同点的信息 如专业上的共同性、制度上的统一性、行业上的共同性,以及事物概念过程的重复性和可能重复的机会等都可作为编码对象对其编码,如家禽生产中的饲养管理、禽病防制、饲料营养、遗传育种、禽产品加工、禽场设计、免疫计划及生产管理等信息都应代码化。

4.3.1.3 有利于信息交换的信息 对于系统中需要交换的信息,同样也需要代码化,建立起统一的标识,以便系统内的信息交换。

4.3.1.4 提高工作效率的信息 提高工作效率的信息是指那些能有效地管理和组织系统进行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标准化、代码化将有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综合利用。

4.3.2 代码结构设计

4.3.2.1 代码结构要与信息处理方式、方法相一致 对于计划、统计使用的代码,为提高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效率,便于数据求和、汇总,常采用层次码结构,也可采用复合码的结构;对仅起标识作用的,如机构代码、职工代码等常采用顺序码,或是系列顺序码;若要掌握某信息的全部、综合的属性或特征时,则采用特征组合码。

4.3.2.2 设计要系统化 代码结构的设计要尽量与系统内各有关方面的代码在结构上协调一致,以保证系统中各代码的协调运行。

4.3.2.3 设计要与文件格式规范协调一致 代码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文件格式规范的要求,并与规范的文件格式协调一致。

4.3.2.4 设计要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代码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与同类标准的兼容,与上下级标准的衔接和转换的可能,同时还要考虑与相关标准的协调一致。

4.3.2.5 便于扩充、删除、修改 代码结构的设计还要考虑到以后添加、删除和更改的需要。

4.3.2.6 特殊处理 在编码标准中常会出现一些特殊问题,这些问题不符合正常的分类系统和代码结构,必须进行特殊处理,设置特殊码或建立特殊的约定机制。

在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导下,家禽业信息化建设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信息标准化与网络基础设备同为家禽业信息化建设的两大基础,在加快网络基础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信息标准化工作,不仅要为家禽信息系统提供“硬件”基础,也要为信息系统提供“软件”保障,以标准化引领家禽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1]王永威,曹贵东.信息化对现代畜牧业建设的作用和发展[J].品牌,2014,05:20-21.

[2]黄胜海,陆昌华.畜牧业信息化的基石——信息标准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第十界学术论文集[C],2015:197-201.

[3]童有好.以标准化引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J].标准科学,2009,02:34-39.

[4]黄胜海,邹剑敏.对我国畜牧业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禽业导刊,2003,14:9-11.

S8-05

A

1673-1085(2016)07-0003-03

2016-06-22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肉鸡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编号:2014GGH210001)”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基于智能手机的商品蛋鸡舍环境指标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家禽业代码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家禽主要疾病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家禽业的应用前景
H7N9流感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