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山市壮师剧音乐调查报告*

2016-03-28 10:08徐瑞奇
歌海 2016年1期
关键词:器乐角色唱腔

●徐瑞奇



广西合山市壮师剧音乐调查报告*

●徐瑞奇

*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来宾壮师剧音乐田野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CSW201508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壮师剧是广西壮族主要剧种之一,是壮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通过走访广西合山市,对这一剧种进行田野实地考察,描述并分析其历史渊源、音乐特点及其相关民俗仪式,对壮师剧的传承保护提出建议。

[关键词]合山;壮师剧;唱腔;角色;器乐

壮师剧古称师公戏,是广西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个剧种。该剧种从贵县流传到合山,至今已有100多的历史。它融合各种民间舞蹈、音乐曲调、故事歌谣和表演技艺于一体,现今成为壮族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戏剧形式,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20世纪70年代合山市境内壮师剧遭到禁演。1976年复兴。1988年后其发展得到合山市政府的重视与保护。然而,在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文明冲击的今天,传统民族戏剧的生存、变迁、传承、发展的状况如何?

笔者从2014年3月至4月,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山市,对这一剧种的生存及发展进行实地调查。在合山市文化馆馆长黄勇军及合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吴海强的陪同下,采访了仁义村上里屯的潘正兰、新欧屯蒙元清两位壮师剧传承人及蓝秀迪、谭燕萍、韦新贵、阮必英、陆仕爱等多名民间艺人和壮师剧成员。所得资料为研究其历史文化起源、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关于地理、历史、习俗

合山市地处红水河之滨,东、西、南与来宾市兴宾区毗邻,北与忻城县接壤,南距首府南宁市168公里,北距柳州市97公里。合山市总面积350平方公里,辖一镇两乡,共有29个行政村村民委员会,人口14.3万,其中壮族人口占63%。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石灰岩溶蚀盆地和丘陵谷地,有两个9万多亩的准平原,土壤多为第四世纪红土母质,土壤肥沃,宜种粮蔗果等作物。

合山市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6℃,无霜期320天左右,年降雨量1203.9-1719毫米;有林面积约7万亩,森林覆盖率15%,主要种类有松树、杉树、桉树、榕树、竹子等。

合山壮师剧是在师公仪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间戏剧,是梅山教壮族化了的宗教。壮师剧从贵县传到合山,①合山市市志编撰委员会编:《合山市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光绪24年(1898)境内曾经有罗金辉、罗连隆等10多位老师公组队传唱。根据来宾市群众艺术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以河里乡仁义村壮族师剧为代表共有十代传承人。

第一代:韦天分,男,壮族,生于嘉庆年间

第二代:韦振管,男,壮族,生于道光年间

第三代:韦发城,男,壮族,生于咸丰年间

第四代:韦光隆,男,壮族,生于同治年间

第五代:韦仕道,男,壮族,生于光绪年间

第六代:韦景心,男,壮族,生于宣统年间

第七代:韦仕贵,男,壮族,生于民国时期

第八代:潘正兰,男,壮族,生于1928年

第九代:蒙元清,男,壮族,生于1940年

第十代:韦崇贵,男,壮族,生于1959年②覃彩銮、卢运福:《多彩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笔者在合山市文化馆的相关资料及调研中得知,合山壮师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传承,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师公班,为清一色的道公。而且进入师公班,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要求比较严格,非一般人能进,要受戒七天七夜,所进的食物都要师父们口对口地喂食,并且有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严格戒律。道教色彩浓重,因此,多在设法场时才有演唱活动,演唱的形式也比较简单,只是在锣鼓声中唱,但它特别注重师公戏的原始“三部曲”,即“锣鼓镲、台步和单调的唱腔”,舞台上的调度讲究男女的站位,即男左女右,不能混淆,没有化装,只有简单的道公服装和简单的刀、枪、棍、马鞭、扇子、手帕之类的道具。所演唱的节目,是以小说改编的、歌唱民族英雄的民间故事。最初是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来发展到用纸画脸谱代替木质面具,1911年后则去掉面具,开始化妆表演。

第二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初期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壮师剧遭到禁演。1976年至1988年,万物复兴,百花齐放,壮师剧被定为广西五大剧种之一后,得到了发展。

第三阶段:现代壮师剧。与各剧种一样,讲究表演艺术,增加演出投入,编剧、导演、演员都非常重视现代的表演手法,唱、做、念、舞、戏融为一体。

非遗表演及习俗:壮师剧被列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合山壮师剧贴近民俗民风,广泛取材于生活,演员由当地群众自发组成,用壮族语言表达,演奏采用锣、鼓、镲、碰铃伴奏,唱腔通俗易懂,步调简单,真实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历史传说和社会生活,巧妙地展示了壮族风俗习惯,准确地呈现了壮民族的审美心理,深受各族民众的喜爱。

合山壮师剧多在农村的秋、冬季节以村屯为组织演唱,每场演出时间较长,多有通宵达旦,有长达一天一夜或连续几昼夜。老人逝世时,经济条件好的也有请壮师队来演唱。传统节日如春节、三月三歌圩、四月八龙王民俗艺术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等重大节庆日都会举办壮师剧会演。另外,多次举办壮师剧调演和艺术节汇演,传承发展壮师剧。

除了演出传统剧目外,合山市各壮师剧文艺队还根据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创新壮师剧剧目,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和普及农业、法制、计生、文化、科普等知识,演出常达几天几夜,观众超过数千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城乡民众的文化生活。

二、合山壮师剧音乐现状调查

调查时间:2015年4月

调查地点:广西来宾合山市文化馆、河里乡仁义村上里屯、新欧屯等地

采访者:徐瑞奇、栗姣①栗姣,女,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下表是笔者采访的与合山壮师剧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他们提供的资料和线索对壮师剧音乐调研有很大帮助。

合山市壮师剧代表人物表

(一)合山市壮师剧发展及艺人活动情况

据笔者调查,现今壮师剧在合山市各乡镇、村屯都有流布,最具代表性的壮师剧分布地域有河里镇仁义村、河里镇长模村和岭南镇溯河村能容屯一带。

壮师剧在这里保留了完整的艺术形态及文化传统,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合山壮师剧将清代以来古老的传统师公戏中唱道、唱师慢慢融合演变为近代戏剧,内容以歌颂党、社会的新面貌为主,每年定期举办农村文艺会演,以时政题材为主,还有一些反映壮族民间生活和壮化汉族民间故事的剧目保留下来并传唱,如潘正兰老人创编的《前世姻缘》《千里寻金钗》《绣球选仕》《指腹连姻》《女婴秀娘》《图新复旧》《变良心》《弄假成真》等30多个剧本。

壮师剧唱本:《千里寻金钗》(徐瑞奇摄)

来宾市3个乡镇29个行政村组建有36支壮师剧文艺队,队员们为自愿并喜爱壮师剧艺术。从编写剧目,服装道具,人员队伍都是群众自发组建的。壮师剧文艺队多在秋、冬季节演出,逢年过节,特别是喜庆日子都自发开展活动。每场演出都是连续几昼夜,在春节、三月三歌圩等重大传统节庆日都会举办壮师剧演出。

每个壮师队队员人数不固定,有5至12人不等,以女性为主,年纪轻的40多岁,年纪长的六七十岁。她们在表演时常常女扮男装(如上里屯忌讳男女一起搭档表演),但新欧屯则可以男女同台演出。一个剧目约两个小时,表演更长的剧目时中间则会休息。因壮师剧及其音乐在合山的发展由娱神功能逐渐演变为娱人娱乐,所以在演出时不再供奉神像或画像,也就是壮族师公的祖师爷——三元真君。当锣鼓镲响起,演员身着服装,脸上有角色简单化妆,手拿道具,便准备上场表演了。

(二)合山市壮师剧音乐常用的器具

据调查,目前合山市壮师剧艺人常用的器具、服装如下。

双面皮鼓(小鼓):主要的打击乐器,圆形扁鼓,鼓面直径30厘米,高22厘米,放在鼓架上演奏,鼓架为木质,携带方便可折叠。

高边锣:直径36厘米,高4厘米,用于开场和表演故事的关键时刻,引起观众注意。

道具类:马鞭、旗、彩扇、团扇、头巾、手帕、碗、杯、棍、刀、剑矛、桌、凳等。

服装类:帽子、龙袍、铠甲、黄红蓝粗布长衫及生活用服和生活用鞋,颜色根据角色需要搭配。

小鼓(徐瑞奇摄)

锣(徐瑞奇摄)

马鞭(徐瑞奇摄)

旗和剑(徐瑞奇摄)

(三)合山市壮师剧艺人的演唱形式及特色

1.表演形式

合山壮师剧以壮族民歌音乐和曲牌为基础,采取叙事与歌体,穿插着对白,载歌载舞,以唱为主,使用壮族方言演唱无固定表演形式。

2.剧本内容

除了演出神话故事外,相继编演了一大批有关世俗伦理和社会矛盾题材的剧目①广西区文化局戏剧研究室:《师公戏音乐》,内部铅印资料,1982年版。,伸张正义,激励奋进,从而更贴近壮族人民生活,反映他们的现实愿望及审美需求。通过社会生活故事反映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和精神,以生动感人艺术形象,表现出对善良美好生活的追求。

壮师剧剧目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歌颂历代民间宗教祖师或自然神,如《三元》《雷王》等;2.歌颂民族英雄,如《甘王》《莫一大王》等;3.改编壮族民间故事,如《达加》《百鸟衣》等;4.壮化汉族民间故事,如《孟姜女》《丁兰刻木》等;5.反映壮族民间生活,如《哭娘》等;6.创编现代题材剧目,如《赌棍败家》《苦尽甘来》等。

3.角色扮演

按照剧本角色需要,不同人物由不同的演员扮演,有男有女或女扮男装,分角色演唱,如果故事太长,便由角色轮流演唱。按人物身份、性格需要化装,穿戏服。每个角色根据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制定不同的表演动作和表演程式。

4.唱腔特色

具体而言,依据山歌对唱的传统,多为角色清唱,演唱者根据剧本内容,在不用任何乐器伴奏的情况下,进行唱腔选择,调子的高低则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进行调节。对唱段内容的理解,由演员灵活掌握,自己发挥,这种形式的益处是,充分发挥艺人的声腔技巧。按角色化装,有角色行当的程序动作,唱舞结合,多数为先舞后唱,锣鼓伴奏,也有少数用二胡伴奏演唱。

同时,在清唱的基础上有时也出现“变唱”①,即在一个较大的唱段里,演员使用同一的曲调,一腔到底或同一曲调反复多次,演员根据唱段内容的发展,用演唱的技巧在原来唱腔的基础上变化出更加丰富的曲调来表达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如:唱词的语气和语意变化,通过调整骨干音,加装饰音、节奏、旋律的变化重复等创作手法,进行适当的字腔处理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

此外,根据调研,笔者了解到二重唱也是合山壮师剧的一大音乐特点,在壮师剧《幸福不忘党恩情》的结尾处,这种演唱形式用于师腔中,唱腔优美,富于表现力。如果说别的剧种有很多唱腔,而壮师剧在只用一个唱腔的情况下,通过变唱能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来,这是它在音乐表达上最大的特色之一。

三、合山壮师剧音乐调查实录

(一)壮师剧表演

时间:2015年4月20日

表演者:谭燕萍、蓝秀迪

伴奏:东亭村壮师队队员

地点:北泗镇东亭村那羊屯

表演缘由:“三月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

观众人数:约140人,年龄大多为50岁以上的本村居民。

20:30表演开始,谭燕萍、蓝秀迪带来壮师剧现代剧目《幸福不忘党恩情》。因为此次活动是民俗展演,原为1个多小时的剧目,被限定为15分钟,只表演1个唱段。演员即兴演唱的成分较多。

(二)壮师剧音乐

合山壮师剧表演中,打击乐占主要地位。在调研中,笔者记录了壮师剧展演当天的开场前奏,与在蒙元清老人家的开场前奏进行对比,发现节奏形式完全不同,鼓点有前奏鼓、密鼓、慢鼓、快鼓等。

前奏鼓为打击乐器单独演奏,用在正式演唱前招揽观众,起到热场的作用。随着剧情的需要加以发挥,如走台时节奏变密,或者以平稳的节奏辅助等。

谱例1

前奏鼓

注:剧中用鼓点伴奏时,长度按需要而定。以堂鼓,小锣组合,烘托气氛。锣鼓字谱为桂林方言。冬:堂鼓单槌重击;当:高边锣一击;龙:堂鼓单槌轻击。

谱例2

密鼓

在谱例1和谱例2中,没有小锣,只有堂鼓单独演奏,鼓点节奏明快,跳跃。

密鼓常用于剧中舞蹈、圆场和剧情高潮的激烈场面。

合山壮师剧的音乐唱腔,属于联曲体,曲调体裁主要是叙事曲,分为“师”和“欢”两大类。下面是壮师剧“师腔”。

谱例3

师腔

最早的壮师剧音乐是在本地师公祭祀音乐中吸收并经过改造了的声腔。“师腔”是合山当地继承师公歌舞、唱歌书阶段的声腔名称,一直流传至今。一般用于剧目的开头、发展和结尾处。转换时主要受腰脚韵的影响,凡是唱词押韵的地方,会使用相同的音调或者调式关系密切的音演唱,使得节奏上显出一定的规律性来。

《幸福不忘党恩情》剧中的主要人物有兰小乐和林艳,其中一女演员女扮男装,二人通过清唱、对唱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把2006年至2010年间,国家、城市及身边人民的变化娓娓道来。通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更加生动、通俗易懂。

师腔的唱词最早是从叙事长诗演变而来。为七言句式,节奏为二二三式——即两个二字音节加一个三字音节。这种句式适应性较强,善于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同时,与舞蹈动作结合得相当紧密,因此师腔具有很好的抒情性和叙事性。这种七言句式是壮师剧演唱中最基本的结构形式,被普遍用于合山壮师剧剧目当中。这样的音韵和节奏有其自然规律,更容易背诵记忆。演员每人一般演唱四句一段的唱词或八句两段的唱词,交替演唱。

在壮师剧表演中,多用壮语演唱,但在中间穿插少数幽默对白,有时用桂柳话,能和台下观众更好的互动。

因为壮族语言较为平直,整个音乐的线条起伏不大,给人以淳朴、明朗的感觉。曲调音域较窄,以在八度内进行为主,曲式多是上下句组成的单一乐段,调式多为五声徵调式音阶,给人明亮开阔的感觉,最后以徵音作为终结音。由于唱词对称,如果演员唱四句以上时,曲调便进行多次的反复,旋律的主干音、调式及句逗落音始终不变。用这样的方法可演唱篇幅较长的唱段或是大型的剧目。

在演员演唱时,乐队演奏停止。不加伴奏,因为在室外演奏,笔者猜想若加上打击乐器伴奏,反而使台下观众听不清台上演员的唱词和剧情发展。

谱例3是合山壮师剧的主要师腔部分,采用相同的曲调唱不同的剧本故事,演员根据自己的嗓音自由发挥,据说是道师传下来,清唱,有时为烘托气氛,利用锣鼓帮衬,这段曲调常用于《千里寻金钗》《凤娇落难》《薛刚反唐》《天仙配》《指腹连姻》《宝莲灯》《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剧目中。

唱欢是演员自己配进壮师剧演唱中的山歌,这些山歌名字无从考证,抒情性很强,用来传情达意。欢腔句式短,为五言。

谱例4

欢腔

欢腔是吸收当地及其他地区壮族山歌而形成的唱腔。以前的剧本欢腔很少,大多为七言上下句式。1949年后随着剧本、剧目推陈出新,欢腔使用频率增加,可应用于壮师剧的中间、结尾处,抒情性强,增加了剧目表现力。值得注意的是,虽与当地民歌小调关系密切,但不是每首民歌小调都能放进壮师剧音乐中的。从事壮师剧音乐创作、表演的人都是来自当地村民,他们是职业的师公,或者是田间歌手,因此把熟悉的民歌加入壮师剧音乐中就顺理成章了。

欢腔的句式为五言四句式,节奏有两种类型:即每句五字,节奏为三二式——前三字构成一音节,后两字构成一音节;或者二三句式——前两字构成一音节,后三字构成一音节。这种欢腔的可塑性很强,可根据内容、情境任意转换,常常一曲多用。在四句式的复乐段中,第二段的三、四句在第一段一、二句的基础上作变化重复,使得音调更为集中,便于记忆。

谱例4是潘正兰的徒弟阮必英唱的一首欢腔,我们发现这首欢腔的曲调、旋律也同样用于《幸福不忘党恩情》的剧目中,因此这个唱腔应该是当地发展较为成熟、常用的欢腔之一,以五声音阶为主,其中徵调式运用最多。

在欢腔中,唱词通过节奏韵律的适当安排,使字、词、句之间构成高低相间、长短交替、和谐、富有音乐美的声音回环、绵延悠长。伴奏乐器在一演员唱完后出现,锣鼓声停止后演员会有意识地继续演唱。鼓点有规律、演员走十字步,除此之外只有一些简单的手势。中间穿插的念白,有桂柳话,也有壮话,以此和现场的观众进行调侃互动。

四、合山壮师剧音乐风格特征

笔者认为合山壮师剧音乐有以下风格特征。

其一,合山壮师剧以壮族民歌音乐和曲牌为基础,采取叙事性歌体,以唱为主,极少对白,载歌载舞,任意表演形式,多沿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合山壮师剧音乐唱腔属于联曲体,曲调载体主要是叙事曲,分为“师”和“欢”两大类,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其二,当地壮师剧音乐在传统师公戏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唱腔有悲腔、欢腔、哭腔、平腔、高腔和快腔等。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当地民间音乐影响,不断吸收融合民歌、小调等地方音调,并发展成戏剧音乐的曲调。

其三,其声腔曲调多以单一音乐形象陈述表现内容,曲式多为上下句组成的单一乐段结构,调式主要是五声徵调式。

其四,壮师剧音乐与合山当地方言有着紧密联系,旋律的走向明显按照广西壮族北部方言的音调。叙述故事情节的道白用的是桂柳话,用夸张的语气表现人物情绪,增强了戏剧表现力。

最后,合山壮师剧推陈出新,真实地反映出壮族人民的审美心理。尽管曲调简洁,但具备群众化和通俗化的特点,艺人易于掌握,群众易于接受,艺术效果好。

五、存在问题与思考

合山壮师剧音乐发展仍有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是伴奏乐器方面,比较单调。在其他地区,蜂鼓是壮师剧音乐伴奏的特色壮族打击乐器,是必不可少的,它敲打时发出“丝丝”之声,为整个音乐增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但是合山市没有继承蜂鼓伴奏的习俗。另外,几乎没有管弦乐器伴奏,虽然伴奏乐器保持了原生态面貌,但不利于整个壮师剧音乐的丰富和提高。应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以奏出更为丰富的音乐来衬托剧目。

在壮师剧音乐方面,我国民族民间剧种以声腔的曲式结构划分,分为板腔体、联曲体和板腔联曲混合体三类。广西音乐家蒙光朝认为:壮师剧的音乐结构属于联曲体,既吸收了本地的“欢”“师腔”,也在不断汲取着外地的民歌小调,曲牌多了,曲牌间的转换变得随意、有时会显得突然、不够协调,产生了音乐结构在戏曲发展中的矛盾,只有把曲牌规范化、形成体系,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

在壮师剧剧目创作方面,壮师剧音乐创作本体研究非常薄弱,由于壮师剧剧本及音乐创作均为局内人(师公及弟子),局外人几乎不参与音乐的创编。壮师剧音乐创作没有经典性的文献或音像制品出版发行,相关艺术评论较少。在对其音乐研究上,受到了少数民族语言上的制约,剧本均为土俗字或汉字记壮音,不了解其文字的发音和含义,就无法更深入的分析音乐韵律。

从壮师剧表演上看,角色表演动作太少,显得单调。没有把任何师公舞或民族舞蹈的动作、风格特点用到剧中,更谈不上表演技巧,舞台气氛不够活跃。舞美——包括服装、化装、舞台布景、灯光都十分简单,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和设计。

笔者通过对当地群众的调查,发现喜爱壮师剧原有的古朴与表演方式的观众多为老年人和中年人,年轻人不太愿意学习或者接受,他们甚至不愿去剧场观看或接触这类戏剧。现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增多了,大部分人认为壮师剧氛围不够,更喜欢跳交际舞或广场舞。采访中,老馆长陆乃亮告诉笔者,在20世纪60年代,壮师剧表演很受壮族人民的喜爱,他们会带粽子去观看演出,有一次中央民族歌舞团来演出,群众却都去看壮师剧,可见在当时很受人民喜爱。这种距离感是传统遭遇现代的今天,这样一类剧种更好传承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虽然壮师剧获批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壮师剧的保护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每年坚持壮师剧汇演,加强壮师剧培训和推广,多开展文艺交流活动等,让壮师剧真正走出去。在不脱离“壮”的基础上,怎样更好发展壮师剧音乐,更好的古为今用,这是留给笔者的一点思考。

六、结语

合山壮师剧具有独具个性的艺术特征,作为壮族独有的剧种之一,其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社会伦理道德知识,为民族学、民俗学、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它的社会作用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其最原始的娱神功能已逐渐淡化,更多地转变为娱乐和反映时代变迁的娱人功能,成为合山壮族文化传统的活化石,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合山壮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举办壮师剧活动,既有利于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也有利于在青少年中传授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等传统美德,对于丰富壮族民众的文化生活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

20世纪70年代合山市各乡镇29个行政村都自发组织有自己的壮师剧文艺队,村村常规演出前所未有,20世纪80年代壮师剧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壮师剧文艺团队走上了自主经营的道路,以发展民俗、民生为主线。后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员普遍外出务工,文艺队员趋于老化现象,一些文艺队濒临解散,但逢年过节许多村屯都有壮师剧传统和现代剧目上演,丰富和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21世纪,合山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民族文化,壮师剧表演已列为民族特色项目,在戏台上再次闪亮登场,它以悠久的历史厚重感、传统的特色文化底韵味,再次吸引了广大群众,成为壮族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2.

[2]《来宾县文化志》编写组.来宾县文化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徐瑞奇,女,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器乐角色唱腔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演奏剧场”:器乐表演新形式——以筝作品《人生几何?!》为例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