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2016-03-28 05:19张晓范英杰
财政监督 2016年2期
关键词:相关者驱动责任

●张晓范英杰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张晓范英杰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多种力量的推动下正由“被动回应”向“主动响应”转变。对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研究对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规范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增加社会绩效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理论研究范式,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论、合规性理论及非正式制度理论,并分析了非正式制度驱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作用机理、成本效应及实证缺陷,以期深化对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后续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综述

一、引言

企业作为一个契约的组合体,不仅包含着与投资者、管理者等内部契约关系,还包括与政府及公众等外部契约关系,更包括与环境的自然契约关系。作为多方主体契约性的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并向公众传递社会绩效信息。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议,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研究的理论范式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与股东至上理论追求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社会契约的集合体,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所以企业应当承担对利益相关方的信托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外研究中影响深远,Freeman(1984)、Donaldson(1995)、Clarkson(1995)、Phillips(2003)、Merchant和Otley(2007)等认为企业迫于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Ferrell和Hult(1999)、Greenberg和Cropanzano(2001)、Williams和Cynthia(2006)、Smith(2007)、Hansen和Dunford(2011)认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驱动作用是通过“中介效应”产生的。如,当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时,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出现不负责任、消极怠工现象;但是当企业表现出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时,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因此,“中介效应”路径是通过消费者、雇员、投资者、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而驱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国内学者秦颖(2008)、刘芳雄(2010)等也认为消费者、投资者、媒体等重要利益相关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市场因素,他们的社会责任认知能够有效驱动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总之,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基石,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社会责任绩效与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密切相关,履行社会责任主要驱动因素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约束、中介效应或者市场引导。

(二)合规性理论

1、传统的社会合规性观点。合规性理论是指企业行为如果能够获得社会认可,便具有了社会赋予的合规性地位。早在1960年Davis就提出“责任铁律”,认为“商人的社会责任必须与他们的社会权力相称,如果企业回避其社会责任,将导致逐步丧失社会所赋予的权力”。Ramanthan(1976)首次将合规性理论引入到社会责任研究领域,认为企业行为只有遵守法律法规、组织规范等理性的社会标准,才被认为是合规的,所以企业有必要在合规性范围内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义务。其后Moon(2004)、Schepers(2006)、Campell(2007)构建了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制度框架。Li和Chiang(2010)实证了政府规制、非政府组织、产业以及社会合规性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前置变量。合规性理论也成为国内学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常用理论(卢代富,2001;杨春方,2009;李彬、谷慧敏,2011;沈洪涛、冯杰,2012;郝云宏等,2012;陶莹、董大勇,2013),普遍认为制度压力通过认知机制、规范机制、模仿机制主导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2、政治寻租成为合规性理论的新视角。寻租是指政府通过市场干预使得少数企业获得特权享有超额利润。Krueger(1974)首次在贸易保护政策中提出寻租理论,现已成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分支。尤其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多数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向政府“示好”的寻租现象在社会责任领域同样存在。近年来,政府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生态文明价值观,各地政府不断出台社会责任指引。如2014年山东省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山西省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导意见》。在此背景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渐成为向政府表现其合规性、获得政府资源的寻租工具。钟宏武(2007)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明显的政治寻租倾向。黎文婧(2012)基于我国制度背景分析,指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是在政府干预下的合法寻租行为,并且这种行为与企业所有权类型紧密相关。Su和He(2010)研究指出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联系,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寻租倾向。李四海等(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利用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寻租工具来获得竞争优势已经成为趋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良好社会绩效显示其合规性,从而获取地方政府掌握的资源,地方政府政绩提高可获得更多的资源。政治寻租目的成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驱动力量的合规性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三)非正式制度理论

近年来,非正式制度理论成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新范式。North(1981)首次提出非正式制度理论,认为社会生活是由伦理、文化等非正式制度主导的。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矛盾或不相容时,正式制度就会流于形式甚至无法实施。正式制度的有限约束及较低的违规成本无法形成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刚性约束(黎友焕,2010)。因此,非正式制度理论成为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行为解释的最新研究范式。

1、国家层面的非正式制度。荷兰文化大师Hofstede(1980)指出个体、群体及国家间的冲突,根本原因就是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基于Hofstede的国家文化模型,Smith(2005)指出阴柔气质型社会比阳刚气质型社会更加重视社会责任履行;Peng et al.(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人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国内学者李志斌(2012)分析了组织基本特征是由其所在国文化决定的,国家文化作为区别不同民族成员的集体心理模式必然影响着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吴丹红(2014)认为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可以解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的不同。吴颖(2010)认为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义利观”可以推动我国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国家传统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企业的伦理基调,影响着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态度,但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差异性还需要考虑组织层面、个体层面的非正式制度影响。

2、组织层面的非正式制度。1924年,霍桑实验发现企业中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这种组织以感情为纽带,对组织内成员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约束,即企业文化的雏形。企业文化是对成员心理认知的整合,是组织内成员的共同价值观,这种共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Maignan(1999)认为企业文化与其社会责任行为高度相关,甚至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方式。Swanson(1999)认为社会责任导向的企业文化将会成为企业未来社会责任发展的基础力量。Zadek(2004)以耐克公司为案例研究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Trevino和Nelson(2007)认为伦理型企业文化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可能。Jones(2007)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在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推动下产生的。国内学者王凤生和蔡丰隆(2003)、王彰勇(2006)、贾晓慧和符正平(2010)、赵成(2011)、姜志华(2012)等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对社会责任的影响,发现人本导向、市场导向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辛杰(2014)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宗族型、市场型、灵活型和等级型企业文化对社会责任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文化能够促进集体社会责任认知的形成,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但遗憾的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辨析和理念传播阶段,缺乏实证研究(蔡宁,2009)。

3、个体层面的非正式制度。Hambrick和Mason(1984)以高管的有限理性为基础,认为高管所作出的决策不可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决策”,而是融合了高管的价值观、心理认知、性格、背景等个人特征的“人性决策”。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必然受到高管个人特征的影响(Wood和Jones,1995;Mudrack,2007)。李田、宋献中(2015)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管理者的亲社会偏好动机有关。李彬(2015)实证发现高管个体的道德哲学类型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姜雨峰、田虹(2015)发现高管伦理领导通过组织文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影响,并且利益相关者压力和权力距离对此分别有负向和正向的调节效应。此外,国外学者证实高管人口背景特征是心理特征的投射指标,可以有效解释其价值观、心理认知,因此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高管人口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性(沈洪涛,2010;贾明,2010;肖红军,2010;翟华云、高娟,2014;沙彦飞,2015)。Ibrahim和Angelidis(1994)认为女性高管比男性的社会责任认知更强,更愿意履行社会责任。Thomas和Simerly(1995)发现高管职业背景与社会责任显著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受行业类型调节。张正勇、吉利(2013)的实证结论为:高管的年龄、教育水平、社会声誉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在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有差异。

三、研究展望

从目前研究来看,对于社会责任动因研究诉诸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合法性理论,已经形成系统的研究领域,日渐成熟,对于非正式制度理论下社会责任行为的新兴研究范式有待后续的深入研究。把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研究转向非正式制度研究更符合我国的实质,因为这种内部驱动的作用效果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显著(Godfrey,2009;Muller和Kolk,2010;辛杰、吴创,2015)。未来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挖掘:

(一)非正式制度视角驱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作用机理分析

目前对于非正式制度驱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已经初步构建了理论框架,如孙德升“高管团队—社会责任—企业绩效”理论模型、辛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协同”的社会责任型构,但是还没有根植于我国背景特征阐释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理。如初创期企业可能依赖寻租因素、规则因素驱动其社会责任行为,发展期企业可能迫于利益相关者压力履行社会责任,而成熟期企业则可能是在非正式制度的驱动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后续研究可以引入波特的钻石模型、诺兰的阶段模型、麦肯锡7S模型等分析工具,辅以案例研究具体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下非正式制度驱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作用机理。

(二)非正式制度视角驱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成本效应分析

正式制度以外显的法律文件形式呈现,并通过必要的实施机制产生强制约束力,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然产生高昂的成本,而非正式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各种制度的形成成本、执行成本和补充维护费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收益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经济学解释(姜启军,2008;陈晓峰,2009;郑方,2011;陆玉梅等,2015),但是国内鲜有基于非正式制度驱动社会责任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本文认为非正式制度驱动社会责任行为可以有效降低制度成本,后续研究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其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及各方面的收益,丰富非正式制度视角驱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范式。

(三)非正式制度视角驱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实证分析

我国对于非正式制度的实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大多从个体层面证实了高管性别、教育、职业等人口背景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相关性,但是对于组织层面、国家层面的非正式制度的实证研究存在很多不足。如,我国学者对于伦理文化的计量大多借鉴国外成熟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OCP文化量表、OCAI文化量表、DOCS文化量表、Hofstede文化模型、Vitell伦理量表等),这必然会忽略本土情境,导致对我国企业文化的测量存在偏差和片面性。如,“面子文化”和“差序文化”就是我国特有的情境文化,而国外的量表未考虑这两种文化特征。此外,问卷调查主观性太强,企业可能存在从众心理、敷衍了事或者维护企业形象的考虑,问卷的真实度得不到保证,无法衡量企业真实的伦理文化。目前我国非正式制度驱动社会责任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不够严密,指标体系尚未本土化,还有待后续的深入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5YJA630015〉和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ADSKL150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商学院)

1.R.E.Freeman.1984.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 Publishing Inc..

2.蔡宁.2009.外部压力对企业社会绩效影响的机理与实证研究: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4。

3.黎文婧.2012.所有权类型、政治寻租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一个分析性框架[J].会计研究,1。

4.卢代富.2002.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

5.吴丹红.2014.制度环境、角色认知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资源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

6.辛杰、吴创.2015.企业家文化价值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

(本栏目责任编辑:郑洁)

猜你喜欢
相关者驱动责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