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成鱼高效养殖技术

2016-03-28 13:44薛卫生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成鱼投饵泥鳅

○薛卫生

泥鳅成鱼高效养殖技术

○薛卫生

江苏省启东市惠萍镇位于长江口北侧、启东市东南角,有15公里长江岸线,在二道堤与长江堤岸之间,水面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池塘养殖“清河积盟泥鳅成鱼高效养殖”条件优势,全镇总水面3.7万亩,其中“泥鳅成鱼”养殖精养面积230亩,东兴镇村泥鳅养殖场120亩,泯沟普养亩放水花1万尾1.5万亩,近两年池塘亩产达到750~1000kg,产值20500元,净利润5000元效益大大高于泯沟养殖,现将我镇养殖泥鳅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清整

1.养殖池准备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为壤土或黏土、面积为1~3亩的池塘。池深1.2m,沿池塘四边,距池埂60cm远处挖深30~40cm、宽20cm的沟,用于埋设拦网。网的高度比最高水位高20~30cm即可。拦网用直径为4~5cm的竹竿作为支撑,竹竿间距1.5m。拦网的材质为聚乙烯网片,网目在0.5cm以下。进水口高出水面0.4m以上,用阀门控制水流量,排水口也池塘正常水面持平,且排水口用防逃网罩上。

2.清塘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清塘消毒,用3kg/亩漂白粉或100kg/亩生石灰清塘消毒,第三天施基肥并加水至0.5m深,10天后药效消失后即可放养泥鳅种。

二、鳅种放养

放养规格为300尾/kg左右,放养量为每亩100~300kg;或放养规格为鳅长5cm以上,放养量为5万~6万尾/亩。鱼种要求大小整齐、行动活泼、体质强壮、无病、无畸形。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鱼种质量、饲料供应、管理水平以及预计产量等进行合理调整。

放养前用10~2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消毒10分钟,或用3%~4%食盐水消毒,在水温10~15℃时,浸泡15分钟。

三、饲养管理

1.饲料

养殖时除了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应投喂配合商品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0%~36%,粒径2.3mm。也可以就取材自行配制饲料喂养,常见配方为:50%小麦粉、20%豆饼粉、10%米糠粉、10%鱼粉或蚕蛹粉、7%血粉、3%酵母粉。配合饲料加水捏成团状或块状的黏性料投放在食台上。

2.投饲量

泥鳅性贪食,喜欢夜间觅食,经过食台驯化可改为白天摄食。泥鳅种投放3天后开始少量投饵,饲料以专用配合颗粒饲料为主,配合使用天然饵料,逐步诱食、驯化。当泥鳅对投饵形成条件反射时加大投饵量。泥鳅通常在水温15℃时开始摄食,摄食量为鱼体重的2%,当水温达到20~28℃时,投饵量增至鱼体重的3%~4%。每天投喂3~4次,其中,一天分三次投喂的时间安排在上午6:00、11:00和下午14:00、18:00,投喂量分别占日投饵量的30%、20%、15%、35%,吃完饵料时间超过2小时应减少投喂时。若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也相应减少。当水温下降至6℃以下或上升至34℃以上时,泥鳅便潜入泥中呈不动不食的休眠状态。

3.投饲方法

坚持“定点,定时,定质,定时”之四定原则。将饵料沿池塘一边直接撒于池底,同时每亩池塘配备2~3个食台,便于检查鱼的吃食情况,食台一般设置在离池底5~10cm处,夏季高温时,要在食台上面搭遮阴棚。膨化颗粒饲料要投放于用竹筐做成的食台内。

4.日常管理

做好巡塘工作。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成鱼养殖期间早巡塘时间是指早晨)。密切注意池水的水色、天气变化和泥鳅的活动、病害情况;及时观察饵料投喂后的摄食状况,并做相应调整。及时捞出残饵和死鳅防止其腐烂,以免败坏水质,传染病害。经常检查进水口、排水口、池壁有无漏洞,防逃网外有无泥鳅外逃,可以采用地笼在网外捕捞的方法。根据捕捞量的多少大体判断漏洞所在位置,以便及时修复。做好巡塘记录。

5.水质管理

养殖池水的好坏对泥鳅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要经常观察水质变化,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25cm为宜,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在2毫克/升以下时,要及时注入新水。夏季高温时,每天加注新水5~10cm,水温20~25℃时每周换水2次,水温15℃时每周换水1次。定期泼洒浓度为5~10mg/L的生石灰。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和微生物脱氮制剂。如发现泥鳅蹿出水面进行肠呼吸时,表明水中氧气不足,此时应立刻加注新水,并开增氧机进行增氧。

6.疾病预防

泥鳅的适应能力很强,只要管理得当,避免鱼体的机械损伤,一般很少发病。通过水质调控措施,形成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泥鳅就会抵抗力强、生长旺盛。

泥鳅病害的预防常采取以下措施:要经常消毒,抓好“三消”,即池塘消毒、鱼体消毒、饵台和工具消毒,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无病先防,有病及时治疗。严禁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要保持良好的水域环境。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或根据水质情况,对水体进行消毒。尽量做到不用药或少用药,避免造成药物残留。若发现病、死的泥鳅应及时捞出,并认真检查,准确诊断,科学用药,及时治疗,一定要用低毒、高效、安全、环保、无公害的渔药,确保鱼类健康养殖。

每月全池泼洒0.5mg/L聚维酮碘2次进行病害预防,每月用驱虫散(中草药)预防原生动物疾病1次。

四、捕捞收获

进入9月中下旬,商品鳅已达上市规格,即可根据市场行情和需求,适时捕捞,进行销售,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当水温下降到15℃时,要抓紧时间起捕上市或暂养,一般可以先用地拖网在泥鳅池中反复拖拉,可起捕一半以上,剩余的用地笼网结合水流刺激进特诱捕。

(通联:226200,江苏省启东市惠萍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电话:13813704107)

猜你喜欢
成鱼投饵泥鳅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泥鳅笼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广东成鱼破10元/斤,今年加州鲈还会火吗?听听这几位圈内人士怎么说(附购苗指南)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
捉泥鳅
投饵机的选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