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瓜的药用功效及栽培要点

2016-03-28 20:16漯河市郾城区农技站陈勇
河南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药用价值药用苗床

漯河市郾城区农技站 陈勇

地黄瓜的药用功效及栽培要点

漯河市郾城区农技站陈勇

地黄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其原因跟它的药用价值密不可分。现将近几年漯河郾城区地黄瓜种植技术、药用功效、提高产量的措施和药用价值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地黄瓜简介

地黄瓜的异名为白蒂黄瓜,拉丁名Viola grypoceras A. Gray,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堇菜的全草。地黄瓜是属于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长。茎高约20cm,斜上或倾斜,根生植物。伤处。

(五)治疝气

地黄瓜水煎服。

(六)治跌打肿痛

鲜地黄瓜50g,捣绒,加酒少许拌匀,包患处。

(七)预防脱发

使用地黄瓜,伴以少许蜂蜜,制作成一款地黄瓜汁饮品具有预防脱发的作用。

二、生理状态与药理功效

(一)生长环境

地黄瓜生长于水边草丛中或林下湿地。其性味是“性凉,味微苦,无毒”。地黄瓜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具有细长的根,植株较高,叶柄较长,茎生叶较大,三解状心形,叶柄基部有披针形托叶。花由茎生叶的叶腋中或基部抽出,淡棕色,味微苦。

(二)药用功效

地黄瓜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化瘀的功效。可治咽喉红肿,疔疮肿毒,刀伤出血,跌打损伤。

三、主治功能与用法用量

地黄瓜的药用价值基本上是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内服是煎汤。

(一)治慢性喉痛红肿

地黄瓜捣烂,调蜂糖水含咽。

(二)治无名肿毒

地黄瓜(新鲜全草)捣烂包在疮上。

(三)治黄水疮

地黄瓜(烧存性)5g,枯矾2.5g。研成细末,混合,敷布患处。

(四)治刀伤

地黄瓜拌淘米水,捣烂,敷于

四、地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俗称“地滚子”的地黄瓜,不用搭架、整枝,地黄瓜早熟、抗寒、抗病,节间较短,分枝多,结瓜后自然封顶性强,产量高,适宜早春露地或地膜覆盖栽培。其栽培要点如下:

(一)品种选择

选用“地滚子”黄瓜品种,其栽培历史悠久,技术较为成熟,对河南气候、土壤适应性较强。

(二)播种育苗

1.催芽:多菌灵与温水按1:800混合,浸泡种子5~8h后,捞起、洗净、晾干用湿布包好,在温度30℃环境下催芽,保持种子湿度,待破壳后即可播种。

2.播种:温室或大棚内用消过毒的基质进行穴盘育苗,选用50穴育苗盘,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浇透水,然后用薄膜覆盖。露地采用火道加热、地膜中盖、加拱棚覆盖、夜间草帘保温的方式进行增温育苗。

(三)苗床管理

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2~15℃,防止温度偏高发生徒长。定期观察苗床干湿度,尽量少浇水,以免温湿度过大,引起幼苗病害。后期晴天加强通风炼苗,培育壮苗健苗。

(四)起苗定植

地黄瓜需肥量大,需重施底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kg、生物有机肥150~200kg、磷肥20kg、钾肥15kg。幼苗2叶1心时即可移栽下田,移栽前一天晚上苗床浇透水,便于起苗移栽。采用理沟整厢,地膜覆盖,双行双株,矮拱双膜覆盖栽培。垄厢宽60cm、高20cm,双行双株,“丁字形”栽植,株距35~40cm、行距40cm,栽后浇定根水;厢距140cm,开沟排水,沟宽30cm,沟深20cm。

(五)大田管理

根据长势,进行摘心打顶,控制顶端优势,同时摘除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以及卷须,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养分集中分配,利于雌花形成和果实膨大。薄肥勤施,进入结瓜期适时浇水。结瓜盛期,气温升高需水量大,每隔2~3d浇1次水,以促幼瓜迅速膨大。根据除草除小、防病防早,防为主、治为辅的原则,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病虫害滋生。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采用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及时采收

一般以瓜长15~20cm,皮色鲜亮,瓜条顺直,瓜蒂带花为采收适期。根瓜宜早收,特别是植株弱的根瓜更应早收,而植株长势强的根瓜,上部没有坐住瓜的植株,根瓜推迟采收,留瓜抑秧,防止徒长。进入盛瓜期应适时早收,并及时补水补肥,保证丰产丰收。

猜你喜欢
药用价值药用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蜗牛
细说荷花的药用价值
春番茄地膜覆盖早熟栽培育苗技术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