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盘活光伏资产

2016-03-31 19:20彭澎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火电电价电站

彭澎

近10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光伏累计装机量约4318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一。但光伏产业的融资成本较高,上网电价下调难等问题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所发电量由电网企业以国家规定的上网电价全额收购。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上网电价及补贴的执行期限原则上为20年。

这也就意味着光伏电站建成后20年内,所发电量由电网企业保障收购,而光伏企业本来可凭借处于电力产业链上信用最高主体电网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融资服务。比如,A是苹果公司的供货商,虽然这家企业的信用不高,但可通过它与苹果公司的供货合同得到成本更低的融资服务。因为苹果公司信用很高,应收帐款很有保障。由此,光伏产业融资成本高、上网电价下调难等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弃光问题并不难解

现实中,弃光、补贴资金不足和拖欠等因素导致光伏资产估值受损,且一路上溯到电力设备生产端。这两个问题的原因不同,造成的市场伤害也不同,其中弃光的伤害值最高。

根源是由于电力市场增长大幅放缓,火电装机的大干快上等原因造成限电,进而导致弃光。在这种情况下,高效率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与低效率光伏电站相同,但前者投资额要大于后者,高效率光伏电站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反而低效率光伏电站更占优势,这与国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背道而驰。

目前,部分电改试点为解决弃光问题,鼓励光伏电站支付一定补偿给火电来获得发电小时数或参与市场化电价竞价上网。这种方法是借鉴了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即让所有电源都参与竞价。

但中国光伏资产是建立在固定投资、固定发电量、固定电价政策基础上获得20年稳定收费权,投资人在投资之前,财务模型都按照这些条件设定。如果中途出现大方向的变动,短期或可部分解决弃光问题,但长期一定会伤害未来光伏电站的投资。

电力市场增长大幅放缓,火电装机的大干快上等原因造成限电进而导致弃光。

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就推进实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答记者问时表示,为保障清洁能源发电、调节性电源发电优先上网,《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立优先发电制度的要求,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一是留足计划空间。《实施意见》明确,各地安排年度发电计划时,要充分预留发电空间。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按照资源条件全额安排发电。二是加强电力外送和消纳;三是统一预测出力;四是组织实施替代,同时实现优先发电可交易。如果《实施意见》能在各地得到有效执行,那么弃光问题或将得到有效解决。

补贴资金不足和拖欠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目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已经上涨到1.9分/千瓦时,暂时缓解了补贴资金不足或拖欠给光伏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接下来可通过将自备电厂等其他电源纳入管理、继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绿色电力证书等手段,扩大支持资金来源渠道逐步解决问题。

亟须光伏数据和交易平台

截至2015年,国内光伏累计装机已达到4318万千瓦,按照平均每瓦8元钱计算,现在存量资产已超过3000亿元。根据规划到2020年,光伏装机总量将达到1.5亿千瓦,届时将形成一个万亿元级的存量资产。这些存量资产如何降低金融成本,增强流动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降低融资成本,首先要提高光伏企业竞争金融资源的能力。在金融市场中,火电、水电等传统能源企业融资能力强、融资成本低,除了多为国企因素外,金融机构对火电、水电等传统能源非常熟悉,既有历史数据参考又有国家各项标准指导。而作为新能源的光伏电站,因缺乏长期的运行数据参考,金融机构难以深入研究,缺乏信任度,造成光伏电站融资难、融资贵。

随着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建立国家级光伏数据监控平台。这样既能提高光伏企业自身竞争金融资源的能力,又能够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在建立国家级数据监控平台之后,资产价值的透明度提高,为光伏电站资产流动转让提供了估值基础。

随着中国进入更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希望看到一个有序的能源市场,即由开发商自主开发项目,项目建成之后长期持有。但就光伏而言,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上游民企进入,必然会增加光伏产业内资本的流动性,并最终向下游光伏电站延伸。然而相对于大型国企,民企缺乏相应的金融工具,融资成本高、能力弱,转向下游很多是不得已为之,无法长期大规模持有光伏电站,必须将其转让。这是光伏电站“路条”炒作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建立正规光伏资产交易平台,并将一级市场的光伏电站纳入到交易体系中有效管理,这可能是较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市场监管,也可以对接央行、银监会等提出的绿色信贷政策,引导一、二级市场对接,通过引进长周期资金进场来降低光伏电站的融资成本。

在未来,配合电力市场改革,各类能源资产将有一个大的分化,如同房地产一样,房子建筑安装成本差别不大,但地段不同导致房子价格不同。能源类的资产估值原理仍然是基于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光伏作为固定电价类资产,收益较为稳定,唯有不断降低风险,光伏企业才能获得更低成本的金融资源。

从能源供给侧来看,实现2020年的能源规划目标须进一步提高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比例。而唯有良好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光伏产业推动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为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政策研究部主管)

猜你喜欢
火电电价电站
蔚来部署第二代换电站最大容量13块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