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增强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研究
——以铜陵市为例

2016-04-03 23:18张威风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路径选择

张威风

(铜陵学院经济学院,安徽铜陵 244000)



新常态下增强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动力研究
——以铜陵市为例

张威风

(铜陵学院经济学院,安徽铜陵 244000)

摘 要:铜陵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受资源约束和发展瓶颈的制约越来越严重,如何适应新常态、增强创新驱动力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是该类城市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在梳理铜陵市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铜陵市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三个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低、产业规模竞争优势弱、政策和制度创新滞后。据此提出了要从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制度创新三条路径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强铜陵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打造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铜都。

关键词:新常态;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路径选择;对策

0 引 言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新常态”一词以来,“新常态”就成为当今最热的经济关键词。“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1]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新常态主要指的是按经济规律办事,不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事,新常态应包含增长速度的降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动力的转向这三方面内容[2]。钟经文[3]同样强调,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结构的再平衡、增长动力的转变等等表现,而不能仅仅把增速的下降理解为新常态。2004-2014年相关GDP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已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度,表明中国经济确实步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对资源型城市的许多行业企业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要想在这场竞争中突围而出,成功转型,关键就在于:要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将发展的动力从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竞争新优势。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资源型城市就更应该立足于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逻辑,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走出一条创新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因此,如何适应新常态、增强创新驱动力来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是当前资源型城市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和紧迫任务。本文选取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铜陵市作为分析对象,深入思考铜陵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寻破解这道难题的路径和策略。

1 新常态下铜陵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铜陵,得名因铜,兴市依铜,一直被誉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4],其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铜工业更是其中的主力军。由铜陵市统计局相关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35.3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铜工业增长5.1%,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①数据来源:《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铜陵市统计局网站:http://www.tjj.tl.gov.cn/html/tongjifenxi/ 20150505/1516.html,2015年5月5日。。在经济新常态下,铜陵市的经济发展被打上时代烙印,显示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1.1 制造业力挺铜陵“工业脊梁”

铜陵市工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整,拥有一批辉煌的支柱产业,像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子、纺织、机械等,培育和壮大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如铜峰电子、三佳模具、精达特磁、铜都铜业、六国化工、海螺水泥、华源麻业等。铜陵的有色金属工业是全国重要的八大基地之一,硫磷化工基地全国最大,而且重要的全国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和长江流域水泥生产基地也坐落于此。相比于安徽其他地市,铜陵工业化水平走在前列,工业经济特色非常鲜明。近些年,在产业转型和经济升级方面,铜陵市加大力度,一批接续产业如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等得到了快速发展。由此可见,铜陵市制造业尤其先进制造业②所谓先进制造业,是指产业的先进性,即要在产业体系中居于高端地位,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正异军突起,成为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亮点。在此过程中,铜陵市积极改造传统产业,从技术上打造具有全新发展内涵的先进制造业,如铜陵有色正着力在装备制造领域培育和形成一枝独秀的全国矿冶设备制造基地。可以说,铜陵的工业挺起了铜陵经济高速发展的脊梁。2014年,铜陵工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8.5%,拉动GDP上涨7.9个百分点③数据来源:《2014年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铜陵市统计局网站:http://www.tjj.tl.gov.cn/html/tongjigongbao/20150327/1509.html,2015年3月27日。,这其中,制造业可谓功不可没。

1.2 铜工业产业特色明显,首位度④铜产业首位度是指铜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在资源型城市中,铜陵以其铜工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而著称,铜产业首位度不断提高。2014年,铜陵市规模以上铜企业总产值达到1 447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13.8%,比工业平均增幅高出5个百分点,其总产值占全市的比例由2009年的59.7%提高到现在的75.1%;完成电解铜、铜加工产品产量分别为131万吨、151万吨,占全国的17%和8%,铜陵有色集团已跃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电解铜生产企业[5]。2015年第一季度,铜产业首位度达到75%,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带来了101.8%的贡献率⑤⑥数据来源:《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铜陵市统计局网站:http://www.tjj.tl.gov.cn/html/tongjifenxi/ 20150505/1516.html,2015年5月5日。。

1.3 主导行业及龙头企业对铜陵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铜陵市长久形成的经济格局比较独特,表现为:城市经济中工业独大,工业中重化工独大,重化工中有色独大。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该市主导行业。2015年第一季度,该行业产值实现66.9亿元,增长19.9%,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上涨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值比例达到62.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7.7%,是为铜陵市做出最大贡献的行业。在有色控股、铜化集团、皖能铜陵电厂、富鑫钢铁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铜陵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初步实现扭亏为盈,某种程度上来说,龙头企业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1.4 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据《2014年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铜陵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28.6亿元、增加值达到180.6亿元,拥有12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和13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该产业已逐渐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还有一批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成长为铜陵市新的支柱产业。尤其铜基新材料产业一跃成为铜陵市独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链,也是该市发展速度较快、最为骄傲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其中高精铜带生产装备水平、市场占有率位列全国第一”[6]。据《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到,2015年第一季度,铜陵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29.1%,同比提高了2.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6.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上涨3.3%。可见,不断壮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铜陵的转型发展中引领示范作用非常明显。

2 铜陵市在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矿产资源型城市之一,铜陵市产业结构单一、资源环境压力巨大、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尤其在当前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外贸出口日渐乏力的背景下,铜陵市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创新驱动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早在1912年熊彼特就提出,创新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最终形成“新的生产力”[7]。而“创新”与“发明、研发”不同,它是要将“新技术”变成“新产品、新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制约创新效率的瓶颈”可能处处存在[8]3。下面从三个层面分析铜陵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创新驱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微观企业层面:自身创新条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低

企业自身创新条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是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企业创新发展的共同制约因素,同样,这也是阻碍铜陵市企业发展升级的致命短板。其原因主要包括内外两个方面:首先,企业产品研发、设计能力薄弱、创新动力不够、品牌意识不强、创新人才缺乏是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尽管铜陵市多数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但整体研发、设计能力不高,技术创新、整合和运用创新资源能力较低,研发经费投入远没有达到国际标准。而且很多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勇气,小富即安,营销观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非常少。另外,高科技和创新型人才体系及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种种原因导致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其次,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创新行为缺乏金融支持是导致企业创新缺乏动力、创新能力低下的外在表现因素。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需要的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但目前,我国依然存在普遍较低的创新成果转化率现象,平均转化率仅为25%左右,实现产业化的也不足5%,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80%,可见差距明显[9]。由于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创新资源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因此,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这既打击到创新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创新驱动的背后需要有较强的实力和资金来支撑,恰恰创新本身具有的风险性和银行贷款的倾向性使得企业“在创新投入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投入供创新群体进行科技研发”[10]27,这也是当前包括铜陵市在内的资源型城市中多数企业谋求发展的最大困境之一。

2.2 产业结构层面:产业竞争优势弱,结构不合理,对原有模式形成路径依赖

铜陵“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企业居多,重化工产业倚重,工业发达,这一方面为铜陵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能耗的需求、污染的排放,这种“薄利多销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最终会形成资源浪费率高、资源存储不足的尴尬局面”[10]27-28。新常态下,面临资源约束、路径依赖及其他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铜陵市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尽管2014年铜陵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3年的1.8︰72.5︰25.7调整为1.8︰71.6︰26.6,但其工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却达到66.3%①数据来源:《2014年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铜陵市统计局网站:http://www.tjj.tl.gov.cn/html/tongjigongbao/20150327/1509.html,2015年3月27日。。可见,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过高,且多数集中在有色、化工、建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单位GDP能耗偏高。这表明:铜陵市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具有行业领导力和品牌竞争力的企业数量不多,这是制约铜陵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规模竞争优势不强。铜陵市产业多以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为主,大多处于“微笑曲线”的中端,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严重,规模竞争优势不明显,而且高技术和创新型产业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第三,发展路径上对原有的传统驱动模式依赖心理明显。由于长期依赖重化工等高耗能行业,铜陵市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对原有驱动模式路径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难度加大。况且,近年有色、化工等行业市场低迷,要素成本上升,生产经营困难增多[11],由此看来,铜陵的经济转型还任重道远。

2.3 宏观政府层面:政策、体制创新困难而且滞后

政府政策、体制创新的落后,对于谋求创新发展的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打击,这不仅会阻碍企业发展的步伐,也会重挫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就铜陵市而言,政策、体制创新的具体困难表现在:首先,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落实与修订本身就是个创新与不断完善的过程。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于人才,尽早建立起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是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保障企业实现提升发展的坚实基础。但建立这一机制本身就是个创新的过程,需要反复实践,不断修订,最终达到完善,从时间和智慧上对政府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考验。另外,部分地方官员注重传统的政绩观,仍然以GDP唯上,创新驱动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新人才激励制度的落实与形成。其次,产学研合作的三方其协作不够紧密,相互缺乏沟通与交流。实际发展中,铜陵市较多企业思维僵化,喜欢“单打独斗”,不懂“借力”发展、“借船出海”,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间的合作交流难以形成默契。尽管有些企业与铜陵学院等当地高校、相关研究单位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但往往是低层次的。另外,产学研合作的制度保障还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合作效果,大大削弱了创新动力。最后,从制度上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较为滞后甚至缺失。知识产权保护滞后,相关的法律保护制度不够完善,是铜陵市乃至全国很多企业发展中无法破解的一道难题,不利于加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吸引力和保障力。

3 增强铜陵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路径选择及对策

以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提速新兴产业,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升级的根本途径。现阶段,能不能通过创新驱动较快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打造竞争的新优势,对资源型城市来说十分关键。要增强铜陵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可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三条路径上狠下功夫。具体对策如下。

3.1 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12]。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2015年铜陵市继续做好安徽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措施有:一是构建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从体制上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13],尤其发挥骨干企业的创新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注核心技术变化,以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带动相关产业变革”[14];三是精心培育研发中心,支持构建创新载体,继续让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全省领先;四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新常态下,“若想走高新技术之路,培育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理应该“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15]。

3.2 加快步伐调整产业结构,创新产业集群

一方面,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是铜陵当前的紧迫任务。首先,铜陵市正积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谋划布局好新兴产业,完善产业结构;不久前,和铜陵隔江相望的原安庆市枞阳县已区划调整至铜陵市,铜陵市更是加快了融入长江经济带、跨江发展、多业融合、带动产业升级的步伐。目前,铜陵有色铜冶炼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铜化精制磷酸等10个传统工业改造项目基本完成;铜陵有色、铜峰电子、精达股份、六国化工等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其次,铜陵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促进主导产业提升、实施千亿产业引领工程和百亿企业服务工程工作,双轮驱动,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再次,铜陵市提出要大力孕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要发挥旗舰企业引领作用,并切实推动企业创新进而掌握价值链的制高点。

另一方面,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是铜陵市成功转型的重要途径。具体应做到:第一,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高新科技产业园。通过多种途径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引进头羊项目,努力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批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第二,做好规划,引导产业可持续发展,培育高端大项目,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等一些新的领域。第三,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铜基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铜基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电解铜—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等5条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铜产业链集群,云集铜陵有色、精达特种电磁线、中发科技、海亮、浩荣、华纳、超远等骨干企业,发挥该产业在铜陵市经济转型中的首位引领作用,使之成为全国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铜产业基地。

3.3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创新制度保障体系

创新驱动体系的形成,根本在于突破体制约束和制度瓶颈[10]29。因此,政府应做到:首先,要树立和强化创新驱动意识,做好政策配套服务,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积极投入创新。尤其要意识到通过加强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创新,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创新扶持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因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16]。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让创新的思想与火花涌流不息,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钻研、更加自主地探索”[17]。铜陵自有“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氛围,目前正好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全力支持、鼓励和推动方方面面的创新。再次,要落实和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加强创新人才保障制度建设。2015年,铜陵市在落实和贯彻好各项国家、省级有关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本市的创新人才保障制度建设,力争以最大的吸引力将最优秀的创新人才留在铜陵,从根本上免除其后顾之忧。最后,要加强科技管理水平,培养高水平管理队伍和建设一流的科技投入机制。创新企业往往囿于资金的限制而止步不前,因此,建立起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积极引导财政、金融向他们倾斜,对他们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

3.4 加速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培育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

首先,要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一支较强的创新型人才梯进队伍,确保铜陵市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体系和使用机制的落实。积极扩大科技创新股权激励试点,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型创新人才。其次,要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一批专门的培养机构,精心培育铜陵本土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因为“创新驱动发展是由企业家驱动的发展”[18],“创新是企业家的使命”[19]。而且每一个企业家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在他的创新团队中都起到不可或缺的带领作用,“正如乔布斯之于苹果公司、任正非之于华为”[8]6。

3.5 加强产学研合作,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强化产学研一体、深入进行产学研合作,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是铜陵市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为铜陵实施创新驱动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加强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之间的紧密合作,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合作层次与水平;二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创新扶持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的力度,创新产学研合作支持形式,引导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和产业化;三要兴建产学研实体,办好皖江中心①皖江中心:坐落于安徽铜陵,是“中国科学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的简称,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铜陵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共建,是皖江地区新兴产业技术重要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技术集成和产业应用综合平台。等产学研平台;四要探索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联合创新的中坚力量组建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靠铜陵市铜产业优势,尤其要重点构建好铜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6 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夯实创新驱动发展基础

很多企业尤其高新企业都十分看重地方城市的投资环境,其中有没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服务平台是影响高端企业和高新人才去留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近年来,铜陵市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成绩明显:实施了“一网六库”建设计划,建成了创新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该系统“年点击量超过20万人次,为全市企事业单位节约资金约300余万元”[20]24。下一步,为吸引更优秀的创新人才来铜创业,铜陵市将继续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大力推动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铜基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领域,开展专业的创新服务工作,为技术顺利转移和成果高效转化铺平道路。第二,加速构建创新载体和科技服务平台,发挥皖江中心的平台优势,带动形成一批多形式的创新载体平台。第三,加大力度建设企业孵化基地,夯实创新发展基础。铜陵市现已建成“省级以上企业孵化器4家,孵化面积近8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209家,毕业企业96家,在孵企业113家”[20]24。其中,铜陵新能集团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走在前列,率先吹响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响亮号角,现已入驻企业29家,有3家企业成功出园。2014年,该集团还成功承办了“铜陵市科技项目对接会”,在征集的众多创业项目中遴选了8个优秀项目入园孵化。未来,铜陵市还将加快建设多个专业孵化器,促进孵化基地发展壮大,为创新发展夯牢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个人、企业乃至国家不断前进的源泉和动力,创新驱动已成为新常态下助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尽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之一,铜陵市近年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强调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个都不能少,可以说,成绩显著。但也应看到,铜陵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并不平坦,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低、产业规模竞争优势弱、政策及各项制度创新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和障碍。为扫清创新路上的各种障碍,必须从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制度创新三条途径采取多种措施,达到增强铜陵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敬文.习近平“新常态”表述:“新”在哪里?“常”在何处[EB/OL].(2014-08-10)[2015-07-18].http://www.ce.cn/xwzx/ gnsz/szyw/201408/10/t20140810_3322950.shtml.

[2]厉以宁.把脉中国经济下一程:经济发展需要创新驱动[EB/OL].(2015-06-14)[2015-07-18].http://news.xinhuanet.com/ house/sjz/2015-06-14/c_1115610576.htm.

[3]钟经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EB/OL].(2014-07-28)[2015-07-18].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407/28/ t20140728_3236266.shtml.

[4]王柏人,张云龙,方元.基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铜陵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1):42-48.

[5]成展鹏,赵强.铜陵市委书记:加快发展铜产业,打造“世界铜都”[EB/OL].(2015-03-03)[2015-07-18].http://www.chi-nanews.com/df/2015/03-03/7095884.shtml.

[6]吴晓兵,吕进.发展铜陵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1(4):69-72.

[7]熊彼特J.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胡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J].中国软科学,2013(11):1-9.

[9]魏娜.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金融”创新支持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8):94-97.

[10]李洪文.我国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26-29.

[11]2015年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01-13).http://zwgk.tl.gov.cn/web/XxgkNewsHtml/003096562/201501/ 003096562-201501-00061-193998.html.

[12]王东霞.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4):56-60.

[13]王先柱,成祖讼,王传斌.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耦合——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3(1):61-66.

[14]万钢.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3(6):4-7.

[15]陈波.论创新驱动的内涵特征与实现条件——以“中国梦”的实现为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4-133.

[16]辜胜阻.“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重塑新动力[EB/OL].(2014-12-1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11/c99014-26191286.html.

[17]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9-11-24(2).

[18]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1):1-5.

[19]厉以宁.创新驱动经济转型[EB/OL].(2014-04-18).http://www.chinareform.org.cn/people/l/lyn/article/201404/t20140418_ 194952.htm.

[20]陈家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领铜陵创新发展[J].安徽科技,2014(1):23-24.

[21]吉丹俊.企业家精神、知识溢出与我国经济增长[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1):67-74.

[22]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7):31-43.

[23]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5-18.

[24]何小钢,张宁.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动力之谜:技术、效率还是要素成本[J].世界经济,2015(1):25-52.

[25]张军扩,余斌,吴振宇.增长阶段转换的成因、挑战和对策[J].管理世界,2014(12):12-20,37.

(责任编辑 时明芝)

修回日期:2016-01-22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9X(2016)04-0052-07

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园水果营销模式创新研究”(201510383014)。

作者简介:张威风,男,安徽枞阳人,铜陵学院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发展与转型、创新管理、区域经济,Email:zwf108 @126.com。

Enhancing Resource-based City's New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ing Power under New Normal——A Case Study of Tongling City

ZHANG Weifeng
(School of Economics,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244000,China)

Abstract:As a typical resource-based city,Tongling is increasingly constrained by resource and development bottlenecks,and therefore it is an urgent task to realize it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adapting to the new normal and enhancing innovation-driving force.Based on com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ng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normal,the three problems in innovation-drive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i.e.low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weak industrial scale competitive advantage,and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lag.And then it is proposed that various measures be taken based on the route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industry innovation and policy and institution innovation so as to enhance Tongling's new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ing power and build a new creative and sustainable copper city.

Keywords:new normal;resource-based city;innovation driving;route choice;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路径选择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景规格局的优化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