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牵手中关村:共筑泉山新“硅谷”

2016-04-06 20:28马文良
中关村 2016年2期
关键词:硅谷徐州中关村

马文良

“中关村走出北京,与徐州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值得称赞!我期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在推动徐州成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基地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 李毅中

北京中关村到徐州泉山,从地图上看,两地相距728公里,这个距离因高速动车而被缩短至3个小时。这仅仅是空间上的一个参数,如果在徐州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园区中漫步,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个满园香樟树、颇具现代建筑简约风格、充满中关村创新基因的科技园区,巍峨矗立在曾经长期依靠资源和重工业发展的江苏老工业基地上。

这个创新中心位于徐州市泉山区软件园路6号,总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包括创新中心、文化创意园和中关村信息谷创新汇三个物理空间,是中关村在区域城市设立的第一个真正集研发、商业、交流于一体,综合配套设施齐全,宜业、宜人、宜居的创新综合体。

按照中共徐州市泉山区委书记赵兴友的期望,这里将是一块区域创新的“试验田”,通过徐州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引入中关村发展集团和中关村软件园专业园区运营模式,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创新,以徐州软件园、徐州云龙山文化休闲街区为载体,对原有物理空间进行升级改造、确定产业发展规划、搭建创新平台、引入中关村创新资源,打造中关村创新文化基因与徐州当地创新资源结合的“新模式”。

“通过具体实践,希望在泉山区建成一个以聚集创新政策、创新人才、科技金融、技术平台的协同创新平台,两地形成高效务实的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市场平台为特征的轻资产重服务的协同创新服务体系。”

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的启动,标志着具备中关村基因的品牌资源、创新要素、创业精神扎根徐州,以中关村核心企业为领军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面向全国的集聚辐射效应,也将在淮海城市群全面铺开。

如同建设高楼大厦,根基最为重要,对于一个搭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工程而言,这也仅仅是迈出的第一步。建设者们将目光投向10年后:到2018年,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初步建设成为苏北领先的创新示范基地,到2020年,基本建成淮海经济区协同创新中心,到2025年,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既然目标已定,只需风雨兼程。那么,就让我们翻开徐州牵手中关村的故事,看一下他们究竟如何演绎中国科技园区的新版“双城记”。

淮海明珠,古城新韵

翻开历史书籍,关于徐州不乏赞美之词:徐州,古称“彭城”,地处江苏省西北部,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历史上它是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被称作“东方雅典”。

如今的徐州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徐州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有江苏省辖市中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最好的功能区水质、最多的城市开放园林绿地,环城72座山峦连绵起伏、7大湖泊交相辉映,“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名片享誉全国,“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

这座古城,因为中国科技园区的快速崛起而绽放新的活力。2015年10月17日,这一天注定将记载于册,成为徐州一个重要的时刻:由泉山区政府联手中关村软件园打造的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徐州市委市政府、中关村管委会和中关村发展集团领导见证下揭牌,标志着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这一复刻了中关村创新文化基因的创新载体正式起航。

徐州市领导对此寄予厚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的启动运营,不仅对徐州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还将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批国家级平台一起,形成配置创新资源,汇聚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产业的多元载体,为徐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使产业转型提供支撑。”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对此赞誉有加:“中关村走出北京,与徐州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值得称赞!我期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在推动徐州成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基地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中关村软件园董事长刘克峰认为,中关村软件园承载着“率先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领域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更孕育着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崛起的力量和梦想:“我们将把15年来培育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输入到徐州,把中关村创新创业的优质资源引入到徐州,中关村信息谷将会成为中关村与徐州共同的创新举措,为徐州在双创大时代下的升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是继2015年4月28日河北保定之后,中关村与地方政府合作在国内设立的第二家创新中心。徐州与中关村的合作,还要追溯到2014年。“徐州与中关村经过多次接触,最终于2014年2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将发挥中关村创新资源丰富、辐射带动力强以及徐州市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探索建立跨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和新型利益共享机制,构建跨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区域创新合作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七林在中关村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上深情地说:“一年前的10月18日,也是一个周六,我陪同中关村发展集团领导第一次踏上徐州这片热土,内心坚信中关村创新文化,会在这个历史文化厚重的淮海大地落地生根。”

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就是依托这项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的高端创新平台。“徐州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的支持力度,在硬件设施建设以及金融、人才、招商等方面强化政策扶持,为信息谷创新中心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

赵兴友表示:“希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中关村的品牌影响力,围绕打好创新牌,聚集创新要素,拓展创新模式,构建创新生态,形成有活力,有包容力,有渗透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文化,加快打造具有徐州特色的创新创业试验田。”

中关村信息谷公司采用轻资产、重服务的运营模式与地方政府合作,依托当地区位条件、高校资源及产业基础,围绕科技企业,把政策、资本、人才、技术创新要素进行市场化配置。与当地区域优势相结合,整合国际、国内创新创业资源,引领创新创业浪潮,搭建线上虚拟服务平台和线下实体服务空间,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石七林表示,作为淮海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徐州在京沪和淮海城市协同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辐射人口过亿,将大有可为。

创新中心,动力引擎

中关村为何“牵手”泉山区?一个是中国创新高地,一个是江苏创新型城区“排头兵”,大型国有企业与城区政府强强联手,是携手共赢的战略合作,必将进一步激活创新活力,助力地区转型发展。

泉山区是徐州市综合实力最强、资源禀赋最好、生态环境最优美、转型发展最快的主城区。如今的泉山,正在大刀阔斧进行着改革和创新:围绕“创新创业领跑江北,建成全省一流城区”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路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区、空间拓展、协调融合、民生共享“五大战略”,加快建设实力泉山、知识泉山、美丽泉山、民生泉山、勤廉泉山“五个泉山”,近年来全区上下又掀起了全面创新、团队创优、大众创业、百姓创富“四创活动”的热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示范区、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区等称号。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曾经以房地产业“一枝独秀”的先发优势不再凸显。如何从“房地产主打”到“科技创新驱动”,从传统产业向科技服务产业实现转型?泉山区在破解难题。

牵手中关村信息谷,可能就是解决之道。

泉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松认为,“中关村有最优质的创新土壤,有很高的发展势能,中关村的种子怎么在徐州的土壤中发芽、长大,这个发展势能怎么才能在徐州落下来,这其中本身就包含很多发展机遇。现在,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跟中关村合作。对于从北京走出来到华东发展的企业,希望徐州就是他们的一个落脚点。”

泉山区拥有江苏省和淮海经济区唯一的A类(优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自建、参股、与高校合作、跨区域合作、社会化运作等五种模式建设科技产业载体,孵化面积77万平方米,形成了八大科技产业园区、九大服务业集聚区和十大千万楼宇。

他们将科技园区建在高校内或高校旁边,“一个高校一个园区、一个园区一个产业”,形成了“孵化器-加速器-2.5产业-产业化基地”的立体式科技创新体系;“让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转化“时间”距离缩短,借助高校资源、研发等能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助力入园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在赵兴友看来,泉山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有四大优势:

一是先发先行优势。当大家还沉浸在房地产带来的繁荣景象中时,泉山区已经开始了转型发展的阵痛期,拿出最好的土地、最好的资源和最优的政策发展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徐州市乃至苏北和整个淮海经济区转型发展最快的城区;

二是科技人才优势,泉山汇聚了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医学院和徐州工程学院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校大学生有十万多人,拥有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九千余人;

三是发展空间优势,泉山区的八大产业园区有利于实现功能集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300余万平方米楼宇能够为创新企业提供优质优惠的空间载体和物业服务,泉山经济开发区是徐州主城区唯一的省级开发区,2015年启动了33平方公里的淮海生态城建设,开辟了徐州西部城区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生态环境优势,泉山区旅游资源占全市旅游资源的60%以上,汇集了云龙山、云龙湖、九里湖湿地、泉山森林公园等人文自然景观,依山傍水,春光宜人,绿化覆盖率达50%,特别是杭州西湖的姊妹湖——云龙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著名旅游观光圣地;区委、区政府在园区建设、金融、人才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实施企业办事零障碍、企业驻岗服务,提供优质、高效政府服务,打造一流投资发展环境,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过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规划设计团队三个月的努力,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一份60余页、包含 “作用与意义”、“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发展举措”、“招商运营”等五部分内容的《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规划》,摆在了泉山区和中关村软件园的领导案前。

2015年3月14日,创设“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研讨会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举办。科技部领导,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软件园领导以及徐州市泉山区委书记赵兴友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60余人参会。与会嘉宾对《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规划》给予高度评价。与会领导、专家对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运营团队提出要求,要把中关村创新基因植入徐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在建设运营过程中,要高度关注交流对接机制和平台建设。中关村注重创新创业生态,把中关村的创新文化基因复制到徐州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通过中关村创新文化的培育,营造徐州特色的创新高地、创业沃土。有创新能力的个体,在这个创新环境的碰撞,才能有新的创意。”

创新沃土,根植希望

如今,从北京落地徐州的企业接踵而来,他们希望在这片土地构建新的蓝图。

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启动当日,中关村领创空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中关村软件园人才服务平台、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国通实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致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企巢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与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运营方签约,成为首批意向入驻创新中心的企业。

意向入驻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01年在北京中关村创办的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目前净资产超过120亿元,市值近500亿元,碧水源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研发出了国际领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膜技术。碧水源作为中关村扶持起来的成功创新者、创业者,正在进行着新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金融创新,碧水源区域合作负责人陈燕鹏希望,把本公司的创新模式带到徐州,在徐州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徐州及周边地区水环境治理及节能减排的一支骨干力量,为徐州的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做出贡献。

中航国通实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通用航空领域技术、企业投资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公司规划投资20亿元在泉山经济开发区建设集全球最大的通用航空无人机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配套试验室、检测中心、操控培训中心、固定翼无人机试飞机场等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园。中航国通将其无人机研发中心设立在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希望借助创新中心在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建设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无人机技术研发中心,提升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10月17日启动后,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入驻企业30家,签约面积1.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包括溜溜云、丝路新兴等院士领军企业,中航国通无人机、江苏拓新天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研发项目,中矿微星、超伟电子等“新三板”科技创新企业,金蝶软件、鹏博士电信等上市公司区域总部。目前,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已成为徐州市科技创新要素最密集的区域。

江苏拓新天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徐矿集团与哈工大战略合作的第一个落地成果,由徐州矿务集团和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共同投资组建,是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机器人和自动化机械装备,并提供自动化生产系统、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等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落地在创新中心,打造以徐州为中心的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生产基地,计划通过3到5年努力,把公司建成年产值10亿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目前现已形成包括智慧工厂、工业机器人以及服务机器人等主要产品,同时研发适合商业应用、家居使用的机器人产品。总经理赵雪林表示:“随着公司的成立,将促进徐州地区高端产业集聚,打造以徐州为中心的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生产基地,为做大做强徐州高端、智能装备产业作出贡献。”

选择在徐州安营扎寨的企业,在他们心中,这里将是另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沃土,号角吹响,只待躬行。

助力徐州,跨越发展

徐州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姚建林,受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委派常驻徐州。对于创新中心在泉山的发展,他是亲历者,也是耕耘者。“我们将围绕‘智慧徐州建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慧矿山、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结合徐州雄厚的工业产业基础,集聚一批新兴产业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汇聚一批领军人才和先进技术,聚集高端创新要素,整合创新政策、创新人才、科技金融、技术平台等要素,促进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

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遵循“引高端、搭平台、建氛围、做示范”的运营思路,打造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通过引进中关村的品牌资源、创新要素和管理团队,植入中关村“创新基因”,将中关村在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项目运作、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在徐州推广。

目前,中关村信息谷公司运营四大产品,即中关村创新中心、中关村领创空间、创新汇、创新中国行。通过轻资产、重服务的创新运营实践,植入中关村创新中心优势“品牌”,同时线上线下充分互动,初步探索出一条区域协同创新的新型合作之路。

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建立了产业、配套、物业三大服务体系,正在积极推进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领创空间等中关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落地,着力搭建科技金融平台,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推动完善发展扶持政策。科技广场作为创新中心的商务、生活配套,集生态、景观、商业、休闲娱乐于一体,建设有智慧湖、下沉式音乐主题街区、酒店及会议中心等设施。

“中关村是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端产业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泉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徐州软件园管委会主任、徐州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明表示,“与中关村信息谷公司合作,我们特别看重的一是中关村的品牌,二是中关村先进理念,三是中关村优质资源。我们希望通过引入中关村创新基因,为徐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转型提供支撑。”

从中关村引入资源到徐州生根发芽,如今已经成为新常态。2015年12月4日,中关村软件园大讲堂首次走出北京,走进徐州,来到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中国软件网、海比研究总裁曹开彬,北京创客空间联合创始人、Creatica酷课教育创始人魏乔,分别带来《“互联网+时代”下软件业的未来》和《创客空间的发展历程》主题演讲。会议首次采用了远程视频联动方式,与北京中关村信息谷总部以及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进行全程同步直播,徐州、北京、保定三地实现了互联互通。

2015年12月10日,创新中国行·中关村企业家走进徐州创新合作交流会举办,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卫汉青、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及北京三益能源董事长时军、爱国者数码公司董事长冯军、万若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于庆洲、车库咖啡董事长苏菂、天使街网络科技董事长黄超达、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亚都科技公司副总裁秦楠、合锐赛尔电力科技公司董事长刘玉刚、航星永志科技公司总经理郭彦军、格林曼光电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华、仁创科技公司副总裁胡俊峰、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晓军等45位中关村企业家,到徐州考察并进行创新合作交流。

中关村企业家一行在参观了徐州市规划馆、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等单位后,与徐州市、泉山区相关领导进行了创新交流。徐州市领导介绍了徐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为承接科技创新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区域产业升级所做的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希望中关村企业家在徐州落地生根、共谋发展。中关村企业家纷纷表示,徐州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会根据本公司的业务拓展需求,积极对接徐州的创新资源,力争本公司的创新种子早日在徐州这片沃土开出“创新之花”。

2016年1月20-21日,徐州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举办开年第一项活动:创新汇·科技金融对接。1月20日,中关村信息谷创新汇——“新三板”企业家论坛举办,速原中天董事长时庆、英富森软件董事长尹科、中兴通集团副总经理苏诠惠等企巢新三板学院的发起股东与数百位徐州企业家分享资本市场的故事,以真实案列为导向,关注资本如何服务中小企业发展,如何利用“新三板”实现企业跨越发展,获取在资本市场融资、并购及资源整合的机会。

2016年1月21日,中关村信息谷创新汇——中关村股权类投资机构徐州项目融资对接会召开,中关村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天弘基金、中通银泰投资、天使街、沙丘资本、众筹芯等10家股权类投资机构与徐州企业进行项目融资对接,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入驻企业——中矿奥特麦等公司的项目获得了投资人的高度评价,部分投资人当场表示融资意向。此次对接会打通了徐州与中关村的融资新渠道,为徐州企业搭建了一个聚集创新金融要素的新平台。

两地的创新交流已经成为常态化。石七林坦承目前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第一,成功对接了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市场前景的行业龙头企业;第二,顺利推进一批创新型、技术领先的大项目、好项目的合作交流;第三,努力加快推动重点项目的建设、运营落地。”

“思路决定出路,目标决定高度。”这句话是泉山区为打造“实力泉山、知识泉山、美丽泉山、民生泉山、勤廉泉山”五个泉山建设的开篇语。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的故事,也是在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众多故事之一。

十年以后,这个产业集聚、创新要素汇集的平台,将成为淮海城市群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引擎,这里也将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而现在,就是故事的起篇,在这个谱就新篇章的历史节点,我们翘首以盼。

猜你喜欢
硅谷徐州中关村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