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应用阳和汤治疗妇科疾病验案

2016-04-06 09:05陈志丹王晶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鹿角胶阳和汤白芥子

陈志丹,王晶莹

(北京市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办公室,北京 100011)

蒋燕应用阳和汤治疗妇科疾病验案

陈志丹,王晶莹

(北京市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办公室,北京 100011)

蒋燕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30余年,现为北京市朝阳区第2批著名中医药专家下基层工作指导老师。现将其应用阳和汤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阳和汤方解

阳和汤出自清代王洪绪著《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肉桂、鹿角胶、麻黄、白芥子、炮姜炭及甘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用于治疗鹤膝风,贴骨疽及其它阴疽。方中熟地黄滋养阴血,填精益髓。鹿角胶温补精血,既可使已亏之阴血速生又可助肾中之微阳。肉桂大辛大热,温阳之余尚可行气血而通经脉,炮姜不仅可温阳还可通利郁滞之血脉。白芥子性辛温,可除皮里膜外之痰。麻黄辛凉宣肺解表,可开腠理,让沉寒有出路而散于体外。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阴阳同补、散收并用,使得扶正不恋邪,祛邪亦不伤正。清代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评述本方时说:“阴疽流注之属于阴寒者,人皆知用温散之法矣,然痰凝血滞之证,若正气充足者,自可运行无阻,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其所虚之所,即受邪之所,病因于血分者,仍必从血而求之,故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恐草木无情,力难充足,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但既虚且寒,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领熟地、鹿角胶,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去皮里膜外之痰,肉桂入营,麻黄达卫,其成解散之勋,以宣熟地、鹿角胶之滞,甘草不特协和诸药,且赖其为九土之精英;百毒遇土则化耳。”这段话精辟论述了阳和汤的组方意义。

2 阳和汤药理研究及应用

药理研究证实,阳和汤能强心利尿,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白细胞,并有激素样作用,还可保肝、利胆、抑菌、抗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调节性腺功能[1]。阳和汤方中熟地黄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多糖、5-羟甲基糠醛、氨基酸等,熟地黄水提液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抗焦虑、抗肿瘤以及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熟地黄醇提液有抗衰老作用,对红细胞新生有促进作用。多糖能增强机体造血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抗氧化、抗突变作用,还有中枢抑制作用。5-羟甲基糠醛能增强红细胞变形性[2]。肉桂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多糖类、多酚类、香豆素以及无机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胃溃疡、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预防糖尿病以及镇静、解痉、解热、止咳祛痰、升高白血球及壮阳作用,同时能杀菌、驱虫、起到消毒的作用[3]。鹿角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钙、动物蛋白、胶质、磷酸钙及少量雌酮、多糖、硫酸软骨素A、胆碱样物质等,可防治骨质疏松、改善性功能、抗衰老及保护胃黏膜作用[4]。麻黄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各种生物碱和少量挥发油。药理学实验发现,麻黄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也能兴奋肾上腺能神经和直接兴奋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受体而呈现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并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麻黄挥发油对实验性发热动物有解热效果,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白芥子中含有白芥子苷及其衍生物、脂肪酸类、维生素及甾类、还含有蛋白质及黏液质等,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镇痛、抑制前列腺增生、抗肿瘤、辐射保护、抗雄激素、刺激及抑菌作用[6]。三萜皂苷和黄酮类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此外甘草还含有香豆素、脂肪酸、多糖、葡萄糖、蔗糖、淀粉、醇类化合物等多种其他成分。甘草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保肝、抗癌、抗疟原虫、保护神经中枢系统、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抗肾损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功能等诸多活性[7]。炮姜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6-姜酚、姜烯、水芹烯、莰烯、柠檬醛等多种萜类及苯基链烷基化合物[8-11],能显著缩短出血时间[12],对应激性及幽门结扎型胃溃疡、醋酸诱发的胃溃疡均有抑制作用[13]。

目前阳和汤加减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等各科疾病,如肺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14]、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心动过缓、慢性肠炎[15]、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16]、不射精证、精不液化、急性睾丸炎、阳痿、前列腺肥大[17]、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症、乳腺小叶增生[18]等。共同特点为慢性,久病,难以治愈,而且辨证为属阴的病证。

蒋燕教授善于运用古方阳和汤治疗各科疾病如慢性丹毒、慢性骨髓炎、腹水及下肢水肿,慢性气管炎,尤其是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强调女子以血为根本,而血赖气生,赖气以行,气滞血瘀或气虚血亏,则阳气失于宣通,阴精不能输布,聚湿成饮、饮留为痰。痰饮内阻,经脉闭塞,血流不畅而为瘀,痰凝最终导致血瘀。只要辨证具有“寒”、“虚”、“瘀”、“痰湿水饮内停”的证候特点均可应用阳和汤。蒋燕教授根据“异病同治”、“证同治同”、“证异治异”的法则,以阳和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灵活应用于乳腺增生、盆腔炎、盆腔积液、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3 病案举例

3.1乳腺增生

李某,女,40岁,2014年5月8日初诊。双侧乳房胀痛3年,加重4个月。近3年来常感双侧乳房胀痛,尤以经前明显,月经干净后可自行缓解,未予治疗。近4个月疼痛加重,经后亦不能缓解,伴月经量少,色黑有块,腹痛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检查双乳外观正常,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2.5cm×2.5cm×1.5cm肿块,活动好,质韧,有明显压痛。右乳腺散在结节,压痛明显。双侧乳腺彩超显示左乳腺实质回声不均,边界不清,腺体增厚约2.5cm,乳腺体回声紊乱,呈高低回声相间的海绵样改变,右乳腺伴回声粗糙。B超诊断为双侧乳腺增生。中医诊断为乳癖。辨证为寒凝阳虚,瘀血阻络。治以温阳散寒,化瘀通络。方用阳和汤加减。熟地黄12g,麻黄6g,鹿角胶12g(烊化),炮姜炭3g,肉桂3g(后下),白芥子12,生甘草6g,党参30g,炒白术12g,茯苓18g,柴胡6g,香附12g,鳖甲12g,当归18g,丹参30g,三七粉3g(冲服)。水煎服。随症加减调治5个月,月经色、质、量均恢复正常,乳房胀痛及痛经悉除,乳房结节及肿块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多为肝郁肾虚,气滞血瘀,脉络不和,气血与痰浊凝结于乳房所致。辨证为阳气不足,寒瘀痰滞,故用阳和汤温阳散寒、化瘀通络,加少量柴胡疏肝解郁、亦为引经药,鳖甲、香附、当归、丹参、三七粉行气活血、化瘀散结,党参、炒白术、茯苓补气健脾。灵活化裁,故获良效。3.2 盆腔炎

王某,女,37岁,2014年6月12日初诊。半年前意外妊娠后药流不全行清宫术,术后下腹隐痛,伴低热。西医妇科诊断为盆腔炎,静脉点滴抗生素后能取暂时疗效。后每于发作时口服抗生素、妇科千金片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腹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1周前因同房后腹痛加重,带下量多伴外阴瘙痒。腹痛明显,喜温喜按,腰酸胀,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带下如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西医妇科检查结果为阴道畅,白带较多;左侧附件区可扪4cm×4cm包块,活动欠佳,右侧附件区增厚压痛;宫颈中度糜烂,宫体中位稍大,压痛明显。B超显示左侧探及4.5cm×4.2cm×4.4cm混合回声区。白带镜检找到滴虫,脓细胞(+++)。西医诊断为盆腔炎,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辨证属寒客胞宫。治以通阳散寒,温经养血。用阳和汤化裁。熟地12g,麻黄6g,肉桂5g,鹿角霜6g,炮姜9g,白芥子6g,延胡索12g,三七粉3g(冲服),当归18g,党参18g,生甘草9g。7剂,水煎服。1周后复诊,腹痛腰酸较前减轻,阴痒愈,白带减少。上方加减继续服药1个月,诸症消失,B超显示子宫双侧附件未见异常。4个月后随访未再反复。

按:盆腔炎属中医“腹痛”、“带下”、“症瘕”、“月经不调”、“不孕”等范畴。虚寒性盆腔炎大多是由于寒邪留滞下焦,或是急性盆腔炎反复使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耗伤阳气所致。阳和汤通阳化滞、温经养血,配三七、当归养血活血,延胡索行气止痛,党参健脾益气。全方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以阳散阴,阴凝自散,诸症自消。

3.3卵巢囊肿

李某,女,30岁,2014年4月9日初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隐痛,经多次B超诊断左侧卵巢囊肿,约4.5cm×4.0cm。未予治疗。精神疲惫,面色不华,左下腹隐痛时作,喜暖,腰酸胀,形寒,纳呆。月经周期正常,白带量多质稀,脉沉细,舌苔白舌边青紫。妇科检查显示左侧附件区可探及一5cm×4cm包块,质中,边界清晰。证属阴寒凝滞,痰湿中阻。治宜温阳健脾,软坚散结,通络止痛。药用熟地黄18g,鹿角胶12g(烊化),炮姜6g,白芥子6g,肉桂3g(后下),麻黄3g,浙贝母12g,海螵蛸18g,陈皮9g,青皮9g,茯12g,当归18g,丹参18g,鸡内金6g,生甘草6g。7剂,水煎服。加服同仁堂大黄䗪虫丸1丸,每日2次。4月16日复诊,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纳食增加,腹痛亦有所减轻。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后,B超检查示卵巢囊肿体积明显缩小,大小为3cm×3cm,上方随症加减调理1年后左侧卵巢囊肿消失。

按:卵巢囊肿属中医“癥瘕”范畴,《诸病源候论》中指出本病发生原因有脏腑虚弱、受于风冷、血脉精气不调。一般而言,直径大于5cm的囊肿要考虑手术治疗。患者素体阳虚,又因脾气不足,痰湿内生,寒痰瘀互结而成,故以阳和汤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浙贝母、海螵蛸、鸡内金软坚散结,当归、丹参养血活血,陈皮、青皮、茯苓行气化痰、补气健脾。配合大黄䗪虫丸活血消癥。

[1] 任天池,耿俊英.阳和汤[J].家庭医药,2005,4 (5):19.

[2] 朱妍,徐畅.熟地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173-175.

[3] 李艳,苗明三.肉桂的化学、药理及应用特点[J].中医学报,2015,30(208):1335-1336.

[4] 李民,王春艳,李士栋,等.鹿角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评价,2014,31(5):310-311.

[5] 严孜,侯永春.浅析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运药之精妙[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6):22.

[6] 万军梅.中药白芥子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1(11):20-21.

[7] 高雪岩,王文全,魏胜利,等.甘草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1):2698.

[8] 卢传坚,欧明,王宁生.姜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概述[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5(3):215-217.

[9] 石宇华,刘友平.干姜质量标准及干姜、炮姜和姜炭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10] 陈盐生,林玉莲.干姜与炮姜挥发油成分比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6):378.

[11] 黄雪松,汪建民,王兆升.干姜、姜皮、炮姜中辣味成分的HPLC测定[J].中草药,1999,30 (6):423-425.

[12] 李文圣,熊慕兰.炮姜与姜炭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1992,14(12):22.

[13] 吴皓,叶定江,柏玉启,等.干姜、炮姜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 (5):22-24.

[14] 崔宴医,丁云东.阳和汤呼吸系统疾病治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0):720.

[15] 葛红霞.阳和汤在内科病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1996,17(7):41-42.

[16] 李引刚,郝阳泉.阳和汤骨科应用举隅[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3(1):28.

[17] 彭世桥,洪彪.谈阳和汤在男科的临床运用[J].光明中医,2000,15(90):21-22.

[18] 梅本华.阳和汤在妇科疾病中运用体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1):37-38.

R249.7

B

1004-2814(2016)08-0828-03

2016-04-08

北京市朝阳区著名中医药专家下基层暨学术经验继承工程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燕池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鹿角胶阳和汤白芥子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单兆伟运用阳和汤经验举隅
火针拔罐联合阳和汤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验案1则
鹿角胶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鹿角胶、龟甲胶、黄明胶的药性变迁及现代研究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鹿角胶-脱蛋白骨制备工艺
治咳嗽痰喘
基于炮效关系研究白芥子镇咳药效物质基础
阳和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