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2016-04-06 09:05张道伟禚昌红刘维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肝郁脾虚病机

张道伟,禚昌红,刘维明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张道伟1,禚昌红1,刘维明2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有大便习惯改变为特点,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消化性疾病[1]。罗马Ⅲ诊断标准把IBS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腹泻便秘交替型(IBS-A)、不确定型(IBS-U),其中以IBS-D最为多见[2]。现将近年来IBS中医研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IBS属中医“泄泻”、“便秘”、“腹痛”、“肠郁”等范畴。张振中认为肝郁脾虚气滞湿阻是IBS主要病机。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易致脾胃虚弱,脾虚日久生湿;发病多与情绪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故多有肝郁气滞,在肝郁脾虚气滞湿阻的基础上可有寒、热等兼证[3]。吴红梅[4]认为各型IBS的病因病机大致相同,以脾虚为本,以肝气郁结为标,肝为起病之源,脾为传病之所,脾虚与肝郁合而为患。汪晓奕等[5]认为主要为肝郁失疏、饮食失调、脏腑虚弱或感受外邪,致肝脾失和、气滞热郁、大肠传导受阻。张杨[6]认为病机为肝乘脾,脾土受伐,两脏均机能受损,气机升降失常,而肝郁脾虚,久之脾肾阳虚乃为基本病理变化。樊斗霜等[7]认为IBS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致使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肠道泌浊传导功能失常。病初多实,病在肝脾胃,久病多虚,病及肺脾肾,亦多见虚实寒热错杂之证。王德明认为IBS所表现的腹泻和便秘,皆为脾失健运所致,且以肝旺克脾、肝郁脾虚为病机关键,IBS常见失眠、多梦、健忘、焦虑等表现,因而认为其内在本质是心肾不交[8]。王佳薇[9]认为与情绪有关,情志不遂、肝失疏泄之职、肝郁气滞以致横逆犯脾,致肝脾不调、气机郁滞而致升降受阻,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证候表现。

2 辨证施治

2.1经方治疗

秦光灿[10]辨证分为脾虚肝旺型和脾虚型,脾虚肝旺型用痛泻要方加减(白术、防风、陈皮、茯苓、木香、延胡索、枳壳、车前子各12g,白芍15g)治疗,脾虚型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山药、炒扁豆各30g,党参、茯苓、薏苡仁各15g,焦白术、陈皮各12g,砂仁、桔梗各6g)治疗。日1剂,分早中晚3次口服,总有效率96.4%。张蕾[11]治疗61例,以平调寒热、扶正固本为主,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半夏15g,黄连、干姜、甘草各10g,党参20g。随症加减,日1剂,治疗1个月。结果治愈41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5%。赵梅梅等[12]用连理汤加味加减治疗36例。药用生薏苡仁20g,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5g,藿香、葛根各12g,干姜、黄连、木香各8g,炙甘草5g。随症加减,日1剂,早晚分服,疗程4周。结果总有效率94.16%。叶涛等[13]用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IBS-D46例,治疗1周、2周及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58.70%、84.78%、97.83%。治疗2周与治疗1周、治疗4周与治疗2周、治疗4周与治疗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验方治疗

叶柏等[14]将IBS-D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调肝运脾方(白芍、防风、炒白术、煨木香各10g,炒党参、木瓜、炒建曲各15g,肉豆蔻、炮姜各5g,茯苓12g,陈皮6g,黄连3g),日1剂,分2次煎服。对照组48例用得舒特50mg,1日3次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49%、对照组71.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王正文[15]将IBS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加减(党参、白术、防风、陈皮、茯苓、石榴皮、木香、白芍、延胡索、泽泻、枳壳、制半夏、芡实12g,山药、炒薏苡仁、炒扁豆15g,黄连3g,诃子、乌梅、苍术、槟榔各10g,柴胡、干姜、乌药各8g,附子9g,肉桂6g),每日1剂,水煎2次各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42例口服盐酸小檗碱片0.2g,每天3次;蒙脱石散剂3g,每天3次。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78.5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张鹏天等[16]认为基本病机为脾虚与湿盛,以健脾益气为治疗法则,自拟健脾益气汤加减(党参20g,茯苓、白芍、枳壳各12g,炒白术15g,陈皮、防风、乌梅各10g,木香8g,砂仁、炙甘草各6g)治疗,总有效率85%。

2.3针灸治疗

魏波等[17]治疗IBS-C,针刺取穴足三里、支沟、天枢、气海;治疗IBS-D,针刺取穴足三里、中脘、天枢,其中中脘、天枢加火罐。两型治疗取针后,均取脾俞、胃俞、大肠俞。结果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有2例,总有效率93.3%。龚广峰等[18]选取天枢(双侧)、气海、关元、中脘5个穴位,用中医腹部推拿手法和隔物灸的综合方案治疗IBS 73例。采用摩腹、揉腹、振腹、点三脘、开四门、推腹、荡腹、温腹等操作手法,并将姜片分别置于天枢(双侧)、气海、关元、中脘5个穴位上,再将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同时选取神阙隔盐灸。结果治愈43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王鹏琴等[19]用眼针治疗IBS-D,主穴为下焦区、大肠区、脾区等,随证加减。总有效率91.38%,优于匹维溴铵治疗的对照组(P<0.05)。张红昌等[20]选取头针胃区和肠区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口服丽珠肠乐。结果总有效率头针组96.00%、对照组7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实验研究

赵雅芳等[21]电针“百会”“足三里”穴观察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和情绪心理行为,针刺后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降低、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减少、肠道NK1 mRNA表达降低,显示针刺对慢性内脏痛伴发情绪心理障碍有双重调节作用。杨倩等[22]用麻枳降浊方治疗IBS-C模型大鼠,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成药组和中药组。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西沙比利、复方芦荟胶囊、麻枳降浊方,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肠组织中5-HT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肠道各组织5-H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由此认为麻枳降浊方可通过降低肠道各组织中5-HT的表达而改善IBS-C肠道敏感性及动力异常。王迎寒等[23]用戊己丸不同配伍方进行干预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通过描记大鼠结肠运动曲线以及计算结肠运动指数和运动指数变化率,检测检测血清、结肠、海马、下丘脑和额叶中5-HT的含量及5-HT转化率,同时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计算结肠肥大细胞数目和脱颗粒率。结论说明戊己丸不同配伍方改善PI-IBS模型大鼠结肠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5-HT含量及肥大细胞的异常状态而调节脑-肠轴功能实现的。

4 小 结

中医治疗IBS虽然有较好疗效,但亦存在诸多不足,例如辨证分型、评定标准等还不统一。今后要多借鉴名老中医经验,其次要用现代实验研究IBS病机本质,从而选择有针对性的方药,并制定统一的中医评定标准,为临床规范性治疗IBS提供指导。

[1] 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西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99-401.

[2] 胡品津,潘围宗.中华医学会第1届全国肠易激综合征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7):428.

[3] 鱼涛.张振中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J].陕西中医,2012,33(10):1379-1381.

[4] 吴红梅.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治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1,30(1):35-36.

[5] 汪晓奕,林真寿.林真寿教授从肝脾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J].吉林中医药,2013,33(11):1091-1092.

[6] 张杨.谢晶日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验案选析[J].中医药 信息,2012,29(6):65-66.

[7] 樊斗霜,马兰,唐军伟.李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2(32):137-138.

[8] 陆敏,王德明.王德明以心肾不交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1(1):37-38.

[9] 王佳薇.肠易激综合征与情志因素关系探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56-58.

[10] 秦光灿.中医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6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63-164.

[11] 张蕾.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1例[J].陕西中医,2010,31(9):1150-1151.

[12] 赵梅梅,许鹏.连理汤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6例[J].陕西中医,2014,35(1):13-14.

[13] 叶涛,陶夏平.乌梅丸用于寒热错杂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评价[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8):689-691.

[14] 叶柏,陈静,宁丽琴,等.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314-316.

[15] 王正文.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 (10):1496-1497.

[16] 张鹏天,张鹏海,王麦绒,等.健脾益气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5):24-25.

[17] 魏波,吕文波,张毅敏,等.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32(6):657-659.

[18] 龚广峰,刘俊红,方勇,等.三脘四门六炷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74-75.

[19] 王鹏琴,陈苏宁,柳越冬,等.眼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l,52(14):1203-1206.

[20] 张红昌,韩淑凯,汤俊玲.头针治疗腹泻型肠激综合征50例[J].中国针灸,2011,31(7):605-606.

[21] 赵雅芳,郭孟玮,王顺,等.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IBS模型大鼠行为及肠道NK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11):789-792.

[22] 杨倩,邱贝,马赟,等.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组织中5-HT的实验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0):35-37.

[23] 王迎寒,周淑媛,王娅杰,等.戊己丸不同配伍方对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运动及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13):1226-1233.

R256.347.44

A

1004-2814(2016)08-0844-03

2016-03-31

刘维明

猜你喜欢
肝郁脾虚病机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脾虚证的辨证要点与临床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