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水污染防治成果分析

2016-04-08 10:53祖晶王红霞张洪亮
山东水利 2016年9期
关键词:入河德州市排污口

祖晶,王红霞,张洪亮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德州253000)

德州市水污染防治成果分析

祖晶,王红霞,张洪亮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德州253000)

近年来德州市在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对当地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全市主要骨干河道水体均处于劣V类,CODCr平均浓度达到260 mg/L。随着国家对水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以及德州市通过一系列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全市水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效,据监测全市河道水体质量能全部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V类水体要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本文重点分析了德州市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成果,旨在为今后继续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德州市;水污染;防治效果

德州市位于黄河冲击平原地带,境内水体以河道、小型人工湖泊、坑塘及平原水库为主。水污染总体主要以点源污染分布为主,并掺杂少部分非点源污染地段。水体受农业生产影响较少,主要是以固体污染物为主,如地膜、聚乙烯塑料等,少部分是农业种植使用的杀虫剂和百草枯等农药。水污染受工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印染、造纸、皮革洗涤以及化工生产等。另外,德州市的水污染还受到上游来水影响,主要是在雨季,行洪期间会有部分污染流入境内,加重本市水体污染物承载能力,导致水体质量下降。

目前,全市5条主要河流:南运河、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徒骇河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2015年平均水质COD29.96 mg/L、氨氮0.99 mg/L,较2010年分别改善43%、64.6%,圆满完成山东省政府确定的“消除劣Ⅴ类水体”目标。

1 入河排污口、监测断面设置情况

根据山东省政府要求,全市每年都组织入河排污口的核查,2014年全市有入河排污口21个,分别位于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处。随着全市排水管网以及污水处理厂建设的不断加快,部分县(市、区)合并并取缔了一些入河排污口。2013年以建设“千亩湿地”为契机,将现有排污口引入湿地,从而进行二次处理,达到加强水质净化的目的,并以湿地出口为入河排污口。至2016年年初,全市入河排污口减少为19个。

2 水污染治理主要做法

2.1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一是严把工业项目入园区门槛。严把污染物排放,对全市大气及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工业项目全部取缔并禁止进入工业园区。对岔河、减河、徒骇、马颊河、德惠新河沿途的造纸、电镀、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实施取缔,保护全市重要水体;二是进行工业技术改造升级。建成一大批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行园区内自我消化,对于工业生产中的中水和再生水提倡进行二次利用,节约用水,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确保达标排放;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德州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淘汰钢铁、水泥、焦炭、印染、造纸、平板玻璃、酒精、制革、化纤等行业落后产能。2011—2014年,全市共涉及23个项目列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计划,淘汰落后产能酒精1万t、水泥152.5万t、造纸25.5万t、焦炭60万t、化纤0.42万t,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2.2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共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24座,其中20座已正式运行。2013年以来投资4.36亿元新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达24万t/日,日处理能力达89万t。在高标准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对“十五”期间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使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二是投资2.3亿元,建成再生水利用工程13个,铺设回用管网80余公里,再生水利用率达40%,年节水1.1亿t。再生水的用途不断扩大,广泛用于城市杂用、工业回用、景观娱乐利用和地下水补给等各个方面;三是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市已建设建制镇、农村新型社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112个,全市90个建制镇中,镇驻地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有5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64个,覆盖率达到76.7%,提前两年实现“生态山东”关于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目标。同时,该市投资3.7亿元,在庆云县尚堂镇、齐河县南北社区、武城县鲁权屯镇等58处乡镇社区建设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使全市城乡污水处理、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3推广新型污水处理模式加强湿地工程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治用保”体系建设,基本建立起“点源+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河流”的流域治污体系,“十二五”期间实施“千亩湿地工程”,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重点直排企业下游建设人工湿地28处,并充分利用现有洼地、坑塘、沟渠、河道,与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相互贯通,采用生物水质净化、生态自然修复等措施,实现了由单纯依靠工程治污向工程治污与生态修复并重的转变;二是克服产业结构重、历史欠账多等不利因素,完善工作机制、突出工程减排、强化督导考核,建立起全方位、广覆盖的减排目标责任体系。完成40家重点企业污水治理工程升级改造,实施21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新扩改”工程,圆满完成“十二五”总量减排任务。

2.4强化农业污染治理

一是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2010年,省环保厅、省财政厅将德城区列入全省第一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直接投入项目资金1 300万元,其中中央环保专项资金500万元,省级环保专项资金500万元,县财政配套3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生活质量。该项目涉及黄河涯镇、抬头寺镇及运河街道办事处3个乡镇(街道办)43个村庄(社区)4.4万人,共建设地埋式一体化超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3处,垃圾压缩转运工程4处,清运垃圾车辆13辆、地嵌式垃圾箱80余个、小型保洁车3 000多辆。示范区建设有力提升了城乡环境整治水平,使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25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实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累计减排化学需氧量1.2万t、氨氮0.1万t。

2.5切实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一是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专项检查,着力解决环境违法问题,加强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二是加快备用水源建设。编制全市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努力构建城镇供水多水源安全保障体系。

3 结语

德州市在以后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强化对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环保及水利部门要编制相应规划,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并在保护区内设置警示牌,同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

2)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污废水量也随之增大,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是迫在眉睫的事。

3)实现中水回用,污水资源化利用。随着德州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的废水量会不断增加,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对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赵其芬)

TV213.4

B

1009-6159(2016)-09-0041-02

2016-04-27

祖晶(1988—),女,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入河德州市排污口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黔南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
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布强度分析
枣庄市2011年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浅谈淮河流域入河排污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