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临港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和成效

2016-04-08 10:53徐文杰汤鑫
山东水利 2016年9期
关键词:临港临沂市港区

徐文杰,汤鑫

(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水利局,山东临沂276624)

临沂市临港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和成效

徐文杰,汤鑫

(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水利局,山东临沂276624)

介绍了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

临沂市;临港区;水生态文明;成效

自2012年以来,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充分认识到水系生态环境建设对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意义,以实施“大水网、大生态”工程建设为突破口,以“生态秀美,人水和谐”为理念,在建设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以水利重点工程项目为载体,把水系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与绿化、景观建设相结合,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全力打造山青水秀生态临港,全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

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1.1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

临沂市临港区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区域发展“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充分认识水系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站在保障全区用水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高度,统筹谋划水系生态建设,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在资金投入、工程规划、土地征迁等各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及时解决相关问题。该区的规划、建设、国土、农工办、环保、城管、交通等部门与水利部门通力协作,在建设水系生态的同时,同步推进污水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形成了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保证水系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协调发展的需要。

1.2强化责任措施,明确工作职责

积极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并根据国家、省和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把水系生态建设作为全区规划的重要基础设施,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库河相连、蓄泄兼顾、水质优良、水量充沛的水生态体系。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有关部门、各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水系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细化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责任和各个阶段的任务目标,把水系生态建设纳入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使这项工作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1.3多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储备优势项目

临港区在保持财政投资持续增长的同时,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引入多元化投融资主体,鼓励水利建设项目通过其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另外,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争把水系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和省水利建设的大盘子,赢得国家和省、市对水利建设的更大支持。在项目储备上,认真研究解读国家和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方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水利工作方向,不断加强水系生态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做到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实现水系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4规范工程建设程序,创新管理模式

全面落实四制管理,在国家关于水利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强调工程监理、审计、设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在建设单位授权的条件下,建设单位管理职能主动后退,监理、审计、设计单位职能向前延伸,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人员配置齐全、经验丰富等优势,有力地保障了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1.5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舆论媒体,采取电视专栏、新闻广播、网络及平面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水源地保护和水系生态建设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工作成效,对外扩大影响,赢得政策支持;对内凝聚力量,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注水系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效

2.1治理重点河道,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临港区为全面提升整体防洪能力,先后完成治理河道7条,治理长度31.6 km。其中,2012年下半年开工实施绣针河一期治理工程,主要治理干流段长6.6 km,支流牛庙河河段长1.6 km,工程设计防洪标准20年一遇,完成工程总投资3 300余万元;2013年实施清泉河综合治理工程,拓宽清泉河河道2.4 km,新建浆砌石挡土墙和浆砌石护坡及钢筋混凝土溢流坝2座,河道行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同时,临港区还先后实施了金龙河、文龙河、团林河埃沟段等小型河道治理,已治理河段达到了20年一遇防洪标准,从根本上解除了汛期暴雨洪水对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2.2建设城市水系工程,打造滨水景观

临港区把水系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融合,依托穿城而过的金龙河、文龙河、开挖新建玉龙潭、人民湖,高标准推进新城区水域综合治理工程,打造“山水秀丽、城水相映、人水相亲”临港新城的独特魅力。按照临港新城区建设规划,优化城区内水生态环境,2012年开工建设了临港新城区水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即“两河两湖工程”。其中,文龙河治理工程全长2.3 km,河形似九龙迂回,金龙河治理工程全长5.5 km,河道内修筑多道拦河坝,两岸辅以绿化树木、景观建筑物及健身娱乐设施;玉龙潭工程开挖湖面约8 hm2,形似“中国地图”,湖中岛面积0.4 hm2,形似“临港地图”,湖周围为绿地和休闲娱乐广场;人民湖工程开挖湖面约7.33 hm2,湖北面为广场,湖南面与文龙河湿地公园相邻,规划为绿地和休闲娱乐场所。城市水系景观建设得到了同步提升,实现了防洪、生态、旅游休闲等多功能。

2.3加快水源工程建设,破解水资源制约瓶颈

临港区启动实施了锦龙潭水库、凤凰岭水库、通海湖橡胶坝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通海湖橡胶坝、牛庙橡胶坝和凤凰岭水库工程于2013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2014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投入运用的锦龙潭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城镇供水、工农业供水、淡水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库工程,一期工程总蓄水量884万m3,二期工程通过清淤扩容并抬高水位,水库总蓄水量可达3 700万m3。大批水源工程的建设,有效改善了工程沿岸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同时,可基本满足城区生态、生活用水及南部工业园区用水需求。

2.4实施民生水利工程,方便群众生活需求

临港区始终把解决群众所需与水利行业息息相关的问题作为着力点,围绕“做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满意度”作文章,争取利用上级投资加大全区民生水利建设,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10年以来,临港区完成总投资3 990万元,解决4个镇约7.7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水库后期移民扶持项目27个,共完成项目总投资1 120万元,主要帮助库区移民村开展道路硬化、渠系配套维修、塘坝加固等小型水利设施项目建设,以及开展村民劳动技能培训,有效改善了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

2.5实施水质提升工程,涵养净化水资源

临港区在河道两岸有条件的区域结合周边环境需求,实施建设水质提升工程,增强河道滞洪及生态功能,涵养净化水源。其中,绣针河多级生态塘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在坪上镇,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0.73 hm2,采用“人工生态藻强化+生态修复+生态深度处理”的串联组合工艺,使河道微污染水得到有效净化;龙王河临港段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位于壮岗镇,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39.27 hm2,工程主体采用“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工艺,本工程建成投产后,将使河道微污染水得到有效净化。

(责任编辑郑继胜)

X321

B

1009-6159(2016)-09-0057-02

2016-03-28

徐文杰(1980—),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临港临沂市港区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
Self-improvement on Classroom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