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注册制是A股成人礼?

2016-04-08 08:50
商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堰塞湖蓝筹股流动性

注册制将引爆长期牛市

(管清友,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最乐观的情况,估计在2016年年底可能会有所谓降幅趋缓,阶段性见底的可能性出现。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现在已经形成了“流动性堰塞湖”。而这个“流动性堰塞湖”至少要有一个可承载、可吸纳的重要领域或者重要池子。

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来说,中国有潜力可以制造一个疏解流动性堰塞湖的资产池——坚定地推动注册制的改革,给庞大的流动性一个出口。

给哭闹的小孩吃鸦片有百害无一利

(刘晓丹,华泰联合证券总裁)

牛市高价发行、熊市发行窗口易关闭本身的确是成熟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理应是市场自然选择的“果”,而我们却一直把它当做了“因”,试图用行政手段来开关阀门,以致暂停IPO成了救市必吃的补药。

如果说节奏管控有时是对现实的妥协,那价格管控则是最致命的倒退。以扭曲价格的方式让利给二级市场的场内投资者,好比“给哭闹的小孩吃鸦片”,有百害而无一利,并且让市场所有参与主体,失去了价值判断的意愿和能力。本质上看,对投资者也是更大的伤害。

在我们这个不成熟的市场,监管被舆论绑架,经常的现象就是为防止长草,索性连禾苗都一起除掉。

注册制实质上有三个层面的问题,谁来审,审什么,发行价格和节奏是否市场化。前两者依赖《证券法》的修改,而这仅仅标志着注册制的开启而已;市场所关心的发行条件修改,如是否要求盈利等,并不是这轮注册制改革的难点。发行节奏和价格能否市场化并非由修法来决定,却恰恰是注册制改革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点。

注册制实施后,若继续管控发行价格、调整供给节奏,试图找到平衡点后,再放开管制。等于再次重复使用行政调控的阀门,与二级市场涨跌博弈。但过去20年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个平衡点是找不到的,结果大概率会重蹈覆辙。

蓝筹不会迎来春天

(李迅雷,海通证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

大家一直在争议风格是否会切换。因为注册制推出后,未来股票供给会大幅增加,壳资源的股票就不值钱了,垃圾股也多了,股票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于是,真正有价值的低估值蓝筹股将受到追捧。这就是认为风格要切换的逻辑。

不过我认为,第一,从25年的市场发展历程看,有很多触发修正估值扭曲的契机,即是风格转换的诱发因素,事后检验,都没有成为蓝筹股走强、小股票走弱的拐点;第二,中国经济在转型,重化工业化过程已经步入后期,大盘蓝筹股多属国有企业,不仅行业多为周期性行业,处在衰退阶段,而且公司治理方面也存在缺陷;第三,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是缓慢长期的过程,如中国股市约85%的交易量是由散户创造的。

所以,蓝筹估计不会因为这个冬天过去就会迎来春天。同样,市场的风格也不会因为注册制的推出而发生改变。但是过去一年,创业板的涨幅已经达到90%,这像是股灾吗?显然是大牛市的景象。中国的资本市场才刚刚开始不久,路正长,不能轻言拐点。

猜你喜欢
堰塞湖蓝筹股流动性
堰塞湖形成与致灾机理及风险评估关键技术
堰塞湖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堰塞湖多源信息及其感知技术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滑坡堰塞湖溃坝波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组织成员流动性对组织学习中知识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