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城镇化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016-04-10 01:16恭元芳代春燕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5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产业结构耕地

恭元芳,代春燕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 655000)

浅谈新型城镇化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恭元芳,代春燕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 655000)

文章就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发展进行阐述和分析,并说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及调整途径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帮助。

新型城镇化 农村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的一半以上,发展农村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值得深入思考。

1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是衡量我国某一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之一。新型城镇化意味着在保持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减小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实现全面发展农村的社会建设目标。

新型城镇化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有些地区由于经验不足,仅单纯依靠贷款发展农村原有的产业结构,没有认识到地区的特色优势与发展模式,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行。

农村经济虽然是以农业发展为主要动力,但是在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网络金融的影响下,农村应朝新型城镇化方向发展,就必须使自身的经济结构顺应城镇化的要求,即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下,调整产业结构,这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1 农业产业科技化

农村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

是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产业包括了传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包括了畜牧业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养殖。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农业产业的类型也不一致。但是,纵观我国农村的农业产业发展,不难发现,农业产业科技化程度仍比较低。例如,中国东北大多数种植玉米的农户,还在采用最传统的人工种植方法。秋收时,仍旧需要大量人力劳动完成收地的工作。南方农业科技化比较明显,但在处理一些种植技术问题方面,农民的技术水平仍旧很低。因此,加速农业产业的科技化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方向。

2.2 土地利用可持续化

农村产业发展的特殊条件是土地。农村占有的土地资源最为丰富,而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也应该从土地使用方面入手。传统农业对土地利用的频率高,但是经济产出较小,一方面受农业经济本身的限制;另一方面受土地利用形式的限制。从环保的角度看,应使农村土地能够可持续利用,保证农村基本产业的良好有序发展;从产业结构多样化的角度看,应使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即在原有的产业结构基础上,开发具有附加值的产业,使休耕期的土地仍旧有经济产出。

2.3 产业发展网络化

在互联网社会中,经济的发展受到网络传播的影响,而农村产业应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也有必要借鉴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网络化。

网络化发展一方面要求农民介入互联网经济,使农村产业经营搭上这趟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另一方面,要求农村产业发展不受地域和环境限制,用互联网思维去寻找产业结构改革的可能性,将农村与周围城镇联系起来,将农村产业结构与城市产业发展联系起来,这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要方向。

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3.1 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是提高农业产业产出率,调整产业结构的首要途径。科技的应用必然要求资金的支持,如果依靠农民个体推广农业科技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应以科技应用为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各级政府应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基层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执行力度,特别是加大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力度。提高科学技术下乡的密度和质量,积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新型农民,使这些农民成为新兴科技应用的带头人,使农业科技通过农民之间的交流得到推广。

(2)基层政府应根据各地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农业机械补贴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生产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的普及。

3.2 创新耕地使用形式

耕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创新耕地使用的形式,不仅能够使耕地得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还能够为农村产业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基层政府及持有耕地的农民应与当地企业或者第三产业加强合作,在耕地休耕期间,开展农耕技术展览、农家乐体验活动等,利用耕地的独特属性,开发文化及休闲娱乐活动,这样既能够保护耕地,又能够创新耕地的使用方式,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发展。

4 结语

3.3 城市与农村联动发展

农村经济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依据区域优势,随着城镇化进程发展而来的。所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之与其周围的小城镇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的整体,充分发挥个体在整体中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发挥比较优势,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就地式城镇化。另外,农村企业及农村产业应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网络营销,扩大农产品市场,按需进行农副产品生产,从市场供应入手,逐步调整产业规模和结构。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从农村产业自身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寻找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能够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途径,充分发挥政府、农民及农业企业的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1] 李新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北京农业,2015,(03):125~126

[2] 孟玉静.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路径研究—基于产业分工与融合的视角.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4,(04):12~15

[3] 周明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制度研究—兼论PPP融资模式下的产业政策法治化.现代管理科学,2016,(04):123~124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产业结构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耕地时节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