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与序言的完美结合

2016-04-11 13:02王为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序言宽容创新

王为

摘 要:《〈宽容〉序言》是北京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十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它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是一篇新奇的序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为我们树立了创新的典范。本文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宽容〉序言》的创新写法。

关键词:《〈宽容〉序言》;知识要点;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06-01

一、情境导入新课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国作家雨果)。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北京潭拓寺和扬州平山堂寺庙里的对联),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宽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

二、《宽容》、序言、作者

1、《宽容》初版于1925年。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我们不难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本书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他最杰出的贡献。2、序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也作叙文”。序言有两种:一种是为别人写的,多为介绍和评论书的内容,叫他序。一种是为自己写的,也称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本文属于后一种,即“自序”。这是一篇新奇的序言,他是一首散文诗,又是一篇语言。作者有一个虚拟的故事来揭示出《宽容》的精髓,从内容到形式,都为我们树立了创新的典范。3、荷裔美国人房龙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他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自己之手。他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大多数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为多种文字。著名的有《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房龙以他渊博的学识,富有启发性的思想和亲切的文笔,最终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正如郁达夫所说:“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他看到的一本书时的情景说:“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观花地总算看完了。”他还说:“这五十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书吸引我了。”

三、寓言写序的创新形式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在无知山谷里,村民们信奉古老的祖先的智慧和守旧的律法,守旧老人是它的执行者。一位漫游者历尽艰辛离开山谷找到了一个更美好的家园,但人们认为这是对神圣的亵渎,杀死了他。不久,发生一场特大干旱,无知山谷饿殍遍野,于是叛乱爆发,人们开始投奔新的家园。当人们沿着漫游者当初开辟的道路找到新世界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错了,立下石碑纪念先驱者。

本文故事发生在的地方是一个叫无知山谷的地方,发生的时间是过去和现在。无知山谷的的特点是:宁静永恒,文中塑造了。文中塑造了守旧老人、先驱者、无知之人三类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他们的结果各是什么?(如图)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是:思想自由,宽容异见。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扼杀真理。这正是作者通过这一寓言告诉我们的深刻哲理, 这也正是《宽容》一书的精髓。漫游者家人的描述对本文的作用?漫游者的父亲是一位敢于走出山谷、否定祖先智慧的勇者。母亲的形象是:奇异闪亮的眸子里,闪耀着理解与支持。至于漫游者更是继承着父亲的遗志、担负着母亲的希望 而离开山脚,出外漫游的。他的一家都有着与传统、与守旧老人所代表的守旧势力抗争的血脉。文章最后说: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不过将来”后面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正是说明了可悲的是历史的轮回,也许“守旧老人”曾经也是革新者;胜利的“智慧老人”也许一天会成为“守旧老人”,不知道是否对后来的先驱者持宽容的态度。顽固的旧势力总是要镇压新生事物;有些善良的人们由于传统的束缚,认识的局限,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创新者,这就意味着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我们希望”只是人们良好的心愿。如何让这样的事情减少发生呢?那就是宽容。文章正是用这样含蓄的语言形式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四、拓展知识

在拓展知识中举一些历史上与课文有关的事实。布鲁诺因坚持日心说而被绑在火刑架上活活烧死。到秦始皇时400多儒生被活埋,到清朝时因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而遭致杀身之祸的文字狱。这事反面的例子。还可以举一个正面的例子,清朝宰相张英的侄子因地皮和邻居发生争斗,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叔叔,想让自己的叔叔为自己出头。张英收到信以后马上回了信: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侄子收到信以后让出了三尺,那位邻居被张英的这种宽容精神所感动,也主动让出了三尺。从此以后,两家相处的非常融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六尺巷”故事。以上事实用PPT课件展出。

但是宽容绝不是无原则的,现代社会,言论自由也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而必须遵循公认的道德和法律确认的行为准则。可见“宽容”也要以法律为限度,触犯法律,就谈不上“宽容”。虽然形式上无知山谷也以律法的名义制裁先驱者,但是问题在于他们的“律法”太守旧,所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法律限制,而在于应该有怎样的法律。

这是一篇新奇的序言,他是一首散文诗,又是一篇语言。作者有一个虚拟的故事来揭示出《宽容》的精髓,从内容到形式,都为我们树立了创新的典范。我们可以用一句流行语说:序言也可以这样写。

猜你喜欢
序言宽容创新
序言
序言
序言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