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016-04-11 02:40张家口市宣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教育局名师

■ 张家口市宣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霍 庆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 张家口市宣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霍庆

重视并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及其作用发挥,对于辐射、带动、引领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梯队骨干后备力量,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实施“名师工程”来强力推进名师工程,以期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然而工程的实施带来的多是骨干教师数量在短期上的显著攀升,却并未实现教师素质均衡发展的质的变化。

一、骨干教师培养与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不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评选和培养骨干教师的目的:一是通过认定表彰给予骨干教师以精神鼓励和价值认同,激发其敬业乐业的工作热情;二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三是为优秀教师的长远发展做出规划并提供更好的平台与机遇。就目前情况看,各地在骨干教师培养与作用发挥上明显存在着以下不足:

1.骨干教师管理不系统。

为了督促骨干教师明确责任,继续努力工作,引领学科正向、良性发展,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纷纷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培养培训和选拔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并未对这支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实际生活中,一些教师经过层层选拔入围骨干行列后,就不再有人去关注他们的后续发展和作用发挥。时间一长,这些不受管理的骨干教师就会忽视自己的身份,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得过且过,致使大多数骨干教师始终停留在发展期,而不能向成熟期快速跃进。还有极个别骨干教师把该称号仅作为个人的荣誉,时间一长呈现懈怠之势,对自己不再有更高的要求,抱着已有荣誉停滞不前。骨干教师管理计划性和系统性的缺失,既产生了评选过程中财力和精力浪费现象,耽误优秀教师的成长;更会影响教师群体对“骨干教师”这一荣誉的认可度,逐渐失去了积极愿望和专业追求。

2.骨干教师使用不合理。

在规范骨干教师的管理和使用方面,有些地区对县区以上的骨干教师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他们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每年有计划地指导一至三名青年教师,帮助其提高师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并在校内参与评课每学期不少于20课时。这个要求看似不高,但实施起来还是存在较大的困难。当我们综合考虑这些骨干教师的工作任务、精力时就会发现,这样频繁的活动,只会使得他们疲于应对工作,没能达到助人和自助的双重目的。

3.骨干教师分布不平衡。

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骨干教师数量和质量在地区分布、层次分布、学科分布、男女比例方面不平衡,优质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具体表现为,城镇学校骨干教师多,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少;高中、小学骨干教师多,初中、幼儿园骨干老师少;行政领导骨干荣誉多,真正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骨干荣誉少;主干学科骨干教师多,而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少。特别是有些小学科更缺乏像“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这样更高层次的引领者。如此失衡,不利于区域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积极培养骨干教师

1.整体规划,连锁成长。

区教育局参照区委、区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宣化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四个一创优工程”活动的实施方案》(“四个一创优工程”指按照教学新星、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县级名师这四个层次培养骨干教师)。依据《方案》要求,区教育局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区、市两级的青年教师希望之星、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参加市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名师、省特级教师阶梯培养活动,这就为处于各发展阶段教师明确了发展方向,规划了前进目标。区内各中小学校则根据区教育局骨干教师培养实施方案,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学校建设整体规划中,并结合实际制定教师专业成长策略。

2.捆绑考核,双向成长。

区教育局先后总结基层学校的成功经验,以“骨干先行,带动全体,提升研修品质,促进专业发展”为思路,鼓励学校开展骨干教师开放课堂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开放课堂,激发骨干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感悟新课程理念,提升实践智慧。同时为其他教师搭建学习、观摩、研讨的平台,形成开放式的研修氛围。在一次次的课堂磨练中,骨干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变成教师的课堂实践,并进一步引导他们主动研究课堂、研究教与学。各基层学校通过采取“徒弟进步,师傅受奖”的捆绑式考核办法,推动学校名师和普通教师的双向成长。

3.辐射带动,共同成长。

在教师培训方面,我们确定了一级培训重骨干培养,二级培训靠制度约束的教师全员培训理念。教师进修学校办班开展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参训教师回学校进行二级培训。在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我们树立“助人自助”的现代培训理念,每期培训都要安排至少两次课程的交流研讨,还物色一些有思想的教师将其作为下一期培训班优秀教师经验交流发言人,且有意识地把他们作为参加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同时,区教育局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每年进行一次区级综合督导评估,将二级培训纳入学校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一般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

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1.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一方面,区教育局大力培育发展以骨干教师团队为主体的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另一方面,区教师进修学校帮助、扶持并指导各基层学校建设名师工作室。学校及区域内的骨干教师为工作室成员,参与名教师牵头或指导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共同读书、共同探讨、协作研究,开展主题研讨活动。通过各校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和省级学科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继续培养出一批在市区内有一定影响和示范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群体,进而成长为全区教师研修机构职能延伸与补充的合作体。

2.全方位创设锻炼机会。

通过组织优秀教师送课下乡和举办区级教学名师展示活动,大力宣传推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科研成果和先进事迹,最大程度激发教师主动提升业务能力的内驱力。通过作一节示范观摩课,搞一场专题培训讲座,进行一次互动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名师大讲堂”讲学活动,深层推进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的培训活动,让骨干教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荣誉感中品味成长的快乐,激发他们永葆先进的决心和信心;通过集中展示名师专业成长及其教育理念和授课风采,帮助广大基层教师转变发展观念,激发学校教师学先进,做先进,自主自觉成长的内驱力。区教师研修中心通过“名师大讲堂”这一活动,帮助骨干教师打造个人教学特色和专业声誉,使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形成专业特长,扩大了个人影响力。区教师研修中心还将市区以上骨干教师全部聘请为学校兼职授课教师,适时给他们分配不同专题的授课任务。

3.主动寻求名家指导。

在学校发展上,我们主动与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在本区召开高级别的交流、学习和研讨展示活动。仅2010年上半年,我区就承担了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观摩研讨会和张家口市教育局首届校本课程成果暨观摩研讨会两项大型研讨活动。在这两次研讨会上,我区骨干教师主动作汇报课并虚心接受教育同仁的帮助指导,这对于提高全区教师专业素养有着特殊意义。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教育局名师
江都市教育局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