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6-04-11 05:42黄岩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终末期腹膜肾病

黄岩

(北京怀柔医院 北京 101400)

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黄岩

(北京怀柔医院 北京 101400)

目的:评价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膜透析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透析后尿量、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17.9%,而同期对照组为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并加以推广使用。

腹膜透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即为临床所谓的尿毒症期,处于该阶段的患者肾脏功能出现了渐进性以及不可逆性的衰退,直至完全丧失[1]。因而不仅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临床治疗压力。腹膜透析是将“腹透液”通过专用的“腹透管”灌注与患者腹腔之内,以此来吸收其体内代谢废弃物以及多余水分并将其从机体内部排出,从而持续清除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毒素以及多余水分的目的[2]。由于该治疗方案操作简便、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学习,因而引起了临床的广泛关注。鉴于上述内容,本次研究将围绕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展开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45岁~65岁,平均年龄(55.5±1.5)岁,临床表现:水代谢障碍、电解质代谢絮乱、酸中毒。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者;②无心脑血管合并症、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者。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免疫系统缺陷者。在征得患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类型、临床表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采用德国费森尤斯集团生产的费森尤斯4008B.S血液透析机进行治疗,反渗水以及碳酸氢盐透析液血流量控制在250ml/min、2次~3次/周、4.5h/次。

研究组采取腹膜透析治疗,设备为福州东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泽PD-GO腹膜透析机,透析液为低钙腹膜透析液(广州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3569),血流量根据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平衡试验结果以及超滤情况进行个性化设定。透析频率2次/周、4h~5h/次。

两组患者均经过为期8周治疗后进行疗效比对。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为尿量、生化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经腹膜透析治疗后,尿量(595.25±410.50)ml、肌酐(425.95±265.55)μmol/L、尿素氮(19.50±6.90)mmol/L、血钾(3. 62±0.52)mmol/L、血浆总蛋白(52.50±7.25)g/L、白蛋白(33.42± 5.15)g/L。而同期血液透析治疗下的对照组尿量(487.54±332.23)ml、肌酐(310.65±210.33)μmol/L、尿素氮(11.65±4.12)mmol/ L、血钾(3.12±0.25)mmol/L、血浆总蛋白(59.89±8.15)g/L、白蛋白(38.85±5.20)g/L,两组数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17.9%,其中感染2例(7.1%)、营养不良2例(7.1%)、出血1例(3.6%)、心脑血管事件0例(0%)。而同期对照组为32.1%,其中感染3例(10.7%)、营养不良3例(10.7%)、出血2例(7.1%)、心脑血管事件1例(3.6%不,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针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既往主要是以血液透析为主,在长期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但是,每次血液透析实施过程中患者都必须再次扎针,对其身心均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损害,并且在两次透析之间,患者体内将会淤积大量的毒素和水分,不利于心肺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转。而腹膜透析属于一种持续性治疗,更加接近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因而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3]。同时,该治疗方式还能够起到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作用,加之其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普遍能够承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推广可行性。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后,尿量、生化指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各项数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17.9%,而同期对照组为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所以并发症发生几率相较于现有成果而言处于较高水平,其与本次研究入组患者数量较少具有直接关联性,并不会影响该治疗方案的推广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并加以推广使用。

[1]沈志伟.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7):118-119.

[2]彭芹,刘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25(21):52-55.

[3]万晓芹.腹膜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27):151-154.

R58

A

1674-2060(2016)03-0125-01

猜你喜欢
终末期腹膜肾病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