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

2016-04-11 05:42刘晓婷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负压腰椎间盘康复

刘晓婷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上海 20000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

刘晓婷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上海 200003)

目的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以及功能锻炼的基本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四科2014年01月至2014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记录,统计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13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9例(74.5%)治愈,309例(23.2%)好转,30例(2.3%)未愈,有效率达到97.7%,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例(2.1%)。结论 对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及时正确的术后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以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不仅有利于提高腰椎间盘手术的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且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减少花费。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以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有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者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摘除椎间盘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及时、正确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有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效果。我科自2014年01月至2014年12月对13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同时给予及时、正确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28例,男726例,女602例,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3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2.5年,其中L4/L5突出者792例,L5/ S1突出者387例,L3/L4突出者54例,L4/L5-L5/S1突出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背及下肢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神经根定位症状明显,经CT或MRI扫描确诊。

1.2 治疗

均采用后路椎间盘骨髓核摘除术,同时给予及时、正确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1.3 疗效评定标准

评价患者临床疗效标准[1]:①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工作,能行起2公里以上;②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③未愈:症状,体症无改善。

1.4 结果

本组989例(74.5%)治愈,309例(23.2%)好转,30例(2.3%)未愈,有效率97.7%,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28例(2.1%)。

2 术后护理

2.1 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通常采用3人平抬法将患者平移于硬板床上。为避免弯曲脊柱,搬动时要尽量保持脊柱平直[2]。术后需绝对卧床1周至2周,6小时后可协助患者保持侧卧位,并让患者将术前掌握到的轴线翻身技巧有效配合。1周至2周后可在腰围保护下让患者正确起床姿势适当缓慢下床活动,活动量要做到循序渐进。

2.2 生命体征的监护护理

术后患者逐渐苏醒,此时需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记录,有变化时需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监测的内容包括神志、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3 切口与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定期观察切口敷料渗出情况,注意有无渗血、渗液,渗出多时要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周围有无肿胀。术后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或折叠,及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

2.4 脊髓神经功能的护理

术后72小时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神经反射,并与术前情况对比观察有无改善。

2.5 排尿、排便的护理

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常因麻醉、手术创伤、心理不能接受卧床排尿或疼痛等原因易发生排尿、排便困难。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解除心理压力,给予适当的腹部按摩,并用湿热巾热散,如仍未能排尿,必要时予导尿,同时做好留置导尿的护理。排便困难者除合理饮食外可指导患者每天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适当使用轻泻剂、缓泻剂和灌肠以解除便秘。帮助患者训练反射性排尿排便,养成定时在床上排尿,排便的习惯。

2.6术后疼痛的护理

随着麻醉药在患者体内逐渐代谢,大部分患者会感到伤口异常疼痛,依据我院正在使用的疼痛量表,NRS疼痛量表评分,其疼痛评分为3-5分,针对术后疼痛,我们采取了相关措施,例如使用镇痛泵(当然也有部分病人不适合使用镇痛泵)或术后使用止痛药,让患者处于舒适体位,术后6小时给与患者轴线翻身,并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等。

3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3.1术后出血护理及措施:术后六小时给与患者仰卧位,加强巡视观察患者出血情况 ,如有异常出血过多应及时汇报医生,根据医嘱给与相应的处理,例如把负压引流改为正压引流,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减少术后的轴线翻身。

3.2神经根黏连预防及护理 :术后第二天,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锻炼。

3.3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嘱咐患者合理饮水,给与会阴护理2/日,指导患者训练膀胱功能,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拔除导尿管等。

3.4褥疮的预防及护理:根据患者情况,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协助患者轴线翻或使用气垫床,针对肥胖,消瘦,高热,截瘫等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加强轴线翻身及皮肤护理

3.5术后引流不畅的预防及措施:避免引流管打结,反折,保持负压引流球始终呈负压状态,及时倾倒引流液,负压引流球位置低于伤口,并加强巡视,观察引流液情况。

3.6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由于术后卧床及手术的影响,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轻泻剂,缓泻剂或灌肠以解除便秘

4 康复指导

术前指导及术后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生活习惯指导对腰椎术后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练习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等,术后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腰背肌康复训练,直腿抬高康复训练,有效咳嗽,床上大小便等,术前一个月及术后2个月禁食活血,禁食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例如红枣,桂圆,鹿茸,人参等保健品及活血药物(例阿司匹林,利福平,北京降压灵等),术后生活习惯也优其重要,尽量不要睡很软的床垫,不要长期久坐,避免重体力劳动等,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配合训练、遵循尽早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3]。

5 体会

腰椎间盘手术时间虽然很短,但患者的疗效与术后护理密切相关。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后患者的监护具体包括体位、生命体征、负压引流管、排尿、排便、疼痛等的护理,以及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同时加强腰背肌及肢体功能锻炼,巩固和增强疗效。护理工作的细致到位能加快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花费。综上所述,正确及时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患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的手术疗效,而且可以加快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费用。

[1]姜海燕.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31-232.DOI:10.3969/j.issn.1673-7555.2012.22.176.

[2]丁海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20):227-228.DOI:10.3969/j.issn.1672-5085.2010. 20.254.

[3]周洪兰,赵久红.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9):26-27.DOI:10.3969/j.issn.1672-9676.2009.19.014.

R47

A

1674-2060(2016)03-0166-01

猜你喜欢
负压腰椎间盘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