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

2016-04-11 05:42徐艳云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上肢疗法想象

徐艳云

(中国石油中心医院 河北廊坊 065000)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

徐艳云

(中国石油中心医院 河北廊坊 065000)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于脑卒中后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并且对于这一治疗方法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患者48例,对所有患者使用运动想象治疗方式,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FMA身体功能测试评分、MBI评分、以及STEF的评分具体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还有STEF的综合评分明显要高于治疗之前的评分结果(P<0.05)。结论 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比较结果可以看出,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的康复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身体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后患者 上肢运动功能

前言: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弄威胁人们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这类疾病的治疗非常困难,因此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给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在很多发达国家中,脑卒中疾病已经成为目前三大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也是成年人造成后天残疾的主要因素。我国每年突发的脑卒中疾病患者高达200多万,其发病率高达130/10万。现在幸存的中风患者有600万人,其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最终的致残率高达80%以上。虽然我国的医疗在不断的进步,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的下降情况,但是患者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状况依旧不可避免。下面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使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者之后各项功能的评分状况,同时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后患者尚志运动恢复情况中的具体价值,现探讨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患者48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5~82岁,平均年龄为(59.7±4.7)岁,患者的身高为159~182cm,平均身高为(165.2 ±4.1)cm;所有患者发生偏瘫的部位为:左侧的有26例、右侧的有22例。其中所有患者病程为4~15天,平均为(11.3±1.5)天。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采取运动想象治疗手法,首先就需要患者仰卧在病床上,并且全身放松,利用五分钟以上的时间暗示患者进行“运动想象”使患者能够在脑海中想象出抓持木棒、打球等物体的想象情境,集中患者所有的注意力,想象这些运动的形式,以便于达到改善患者手腕屈伸的功能,还有手指的运动能力;随后再使用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使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躯体和四周环境的想象空间中,使患者在回到病房之后身体具有感觉,还需要患者随时注意周围声音的变化。最后医生倒数五位数,在数到1之后,患者睁开眼睛,随后治疗结束。每周进行一次,连续八个星期为一个疗程[1]。

1.3 评价标准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观察患者的FMA身体功能测试评分、MBI评分、以及STEF的评分具体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后,患者的FMA身体功能测试评分、MBI评分、以及STEF的评分和治疗前相比较都具有明显的提高(P<0.05)。治疗前患者的PMA评分为(24.3±3.1)分,MBI评分为(41.5±4.2)分,STEF评分为(16.4±2.3)分;治疗后患者的PMA评分为(41.23±8.2)分, MBI评分为(79.2±11.5)分,STEF评分为(45.1±5.3)分,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运动想象疗法指的就是患者通过大脑有意识地想象、模拟、训练一些肢体动作,同时伴随着不明显的身体或者肢体的活动,很多医疗学者通多对常规治疗方式和运动想象疗法相比较,能够发现运动想象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善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肢体协调情况,同时对于其步态和行走能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通过单独的运动想象疗法,评价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身体各个方面机能的变化情况[2]。

运动想象疗法就是通过对于视觉和听觉的主动治疗形式,以接受认识到再一次认识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患者进行强化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始终需要贯穿模拟的想象运动,增加患者的感觉信息,调动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使患者的神经活化,促使其再生,模拟一个想象的运动,由患者的大脑发出运动指令,肌肉重复运动信号,通过长期的模拟想象,使患者的大脑反射,变成肢体反射,最终达到运动想象治疗的目的[3]。

通过本文能够发现,经过治疗之后患者身体上的FMA 评分、BIM评分以及STEF评分与治疗之前相比都有明显提高,同时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治疗的信心都具有明显的改善,因此这一点就说明运动想象治疗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恢复运动功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并且这一治疗手法不受到环境和医务人员的限制,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简便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对于患者的心理和身体恢复都具有非常大的好处。

[1]麦国钊,任醒华.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08:20+22.

[2]曹湾,陈启波.运动想象的脑机制及其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01:88-92.

[3]蒋金鹏,刘洪武,王志双.镜像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09:107-109.

R682

A

1674-2060(2016)03-0179-01

猜你喜欢
上肢疗法想象
快乐的想象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