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初探

2016-04-11 05:42杨兆维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法大学

杨兆维

(沈阳医学院外语教学部 辽宁沈阳 110034)

RICH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初探

杨兆维

(沈阳医学院外语教学部 辽宁沈阳 110034)

从RICH教学法的四个方面,即研究性学习、整合性课程、群体学习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内涵谈起,探讨RICH理念、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初步的实践。

RICH教学法 英语教学 可行性

RICH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英语教学法,是浙江师范大学的一些英语教师进行的全新英语教学方法的尝试。美国教育家Cliff曾是浙江师范大学外籍教师,他将这一英语教学体系概括为单词“RICH”,代表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四个相互关联的分支,即研究性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整合性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群体学习Community Learning和人文素质发展Humanistic Outcomes[1]。

1 RICH教学法

一直以来,传统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存在着种种问题,RICH教学理念是针对这种长期以来的旧习,探讨RICH的创新教学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各方面的指导和启发,这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格局和评估方式等。RICH教学模式立足于传统的教法、教材,将新的思路和活力巧妙地融汇到新型的师生共享、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提倡以学生为本,把课堂的话语权归还给学生,强调给学生创设宽松开放的环境,使学生能够自如地通过实践、探究、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全面地提升和发展实用性的语言技能,最终达到教学目的[2]。

RICH的核心思想强调英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对英语学习者的人文关怀。语言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种自然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学习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学习者应该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逐步提高。RICH主张,课堂活动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都是自然人,学生既不是简单僵化的信息接收者,也不是机械记忆的机器;同样,教师并不是教材的奴隶,课堂上教师的职责并不只是填鸭式的滔滔不绝,应该成为学生语言习得的指导者,需要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负责[3]。教学行为的复杂性在RICH视野中就体现为它的四个要素。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将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的自然学习者,而不是在压力下的被动学习。整合性课程则要求教师摆脱一本教材的束缚,根据英语语言学习各个环节、层面的规律编排教学活动。群体性学习并非散漫学习或自由学习,教师仔细设计群体性学习的目标、过程并进行评价。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是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的最高要求[3]。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关注学习者本身的发展。

根据Cliff的理论,RICH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得人文关怀。大学英语学习也是遵循自然发展、循序渐进的规律的,因此,学生的综合言语能力应该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得到逐步的提高。

2 RICH教学法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

将RICH教学法灵活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视野,以及更多的改革方案。首先,语言教学有其特殊性,是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的双向转化过程,一味地强调或侧重任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其次,语言教学侧重情景意义,所以创造轻松新颖的语言环境是十分必要的。RICH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职责是要营造轻松自然的语言环境。RICH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革传统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的单向学习倾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学生中开展以话题研究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积极参加交流、合作和探究,在群体合作学习中相互促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各种活动。RICH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认为英语从属性上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的工具,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以积极的态度通过英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在合作学习中达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4]。

3 将RICH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将RICH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结构体系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展开探讨和研究,首先,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在英语学习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群体学习。其次是,教师通过对教材、教学目的和RICH教学法的研究,整合所以可以利用的资源,使RICH模式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有效结合。最后,在教学中实践中创建新型的、动态的、师生互动的评价模式,即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结合终结性评价的双重评价体系。尝试多种评价方式,例如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成员互评、组外人员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结合的更加客观,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可以占较大的比重,采取学期末试卷测评的方式。

具体实施中,RICH教学法突出以下三个重点。首先,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化成以学生为主体的 RICH模式。在RICH教学法中,教师可充分利用题材广泛的精读教材,指导学生设计出形式灵活多样的、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前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整合学习的展示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用英语进行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此外,课堂小组学习与课余自主学习相结合。课余的自主研究性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体现个性差异,把展示和评价活动安排在课堂上进行,而研究性资料搜集、小组讨论则安排在课余进行。最后,在实施小组学习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语言基础、个性、爱好特长、情感态度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将全班学生平均分配小组,小组成员五至六人比较合适,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如组长、资料收集员、报告展示人员等,各自完成不同的职责。组员和分工每次都进行变化,让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1]吴宗杰,黄爱凤.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RICH教育视野[J].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9).

[2]李霞.探讨RICH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运用[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王勇. RICH教学法在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初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3).

[4]郑志恋. RICH教改中教师观念转变内容探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1).

G64

A

1674-2060(2016)03-0240-01

课题项目:2015年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一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RICH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初探”2014年度沈阳医学院教学研究课题( 第13号)“RICH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法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大学求学的遗憾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