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

2016-04-11 05:42张熙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教学方法语言

张熙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浅谈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

张熙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英语作为媒介手段和信息转换的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却忽略了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影响学生翻译能力的原因,探讨培养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方法。

影响 翻译能力 原因 培养 方法

1 前言

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处于费时低效的状态,“高分低能”和“哑巴英语”现象比比皆是。而我们都知道,国家对于语言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使用英语的基本技能,具备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英语资料并能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熟练运用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保证学生在学习一定的英语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却发现,很少有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另外,在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的学生的语言功底比较薄弱,这也是影响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比较英语翻译能力比较低的一大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翻译能力是英语翻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影响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因素

2.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目前,虽然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很多教师针对于课堂的教学方法都做了适当地调整以及改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翻译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翻译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实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有的是文字形式的转换,但是大都还是口语形式的转换,但无论是哪一种,需要的都是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翻译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有教师注重学生的翻译能力的培养,大都教师都是只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一味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进而导致学生出现“高分数、的能力”的现象。

2.2 影响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因素

英语翻译的形式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中文转换为英文,另一个则是英文转换为中文。这就要求学生本身的英文以及中文功底要特别深厚才行,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能够很清楚的掌握原文的含义以及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但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却出现“死板、生硬”的现象,更别提达到传统翻译所要求的“信、达、雅”的标准。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学生本身语言功底不是很深;二,学生在翻译方面得到的训练不是很多。首先是本身语言功底方面,很多学生虽然从小到大一直都学中文和英文,但是很多人由于不是专门接受语言训练的,因此,只有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并不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再就是,很多学生虽然都会这两种语言,但是并不能熟练的做到随意转换两种语言,进而导致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比较困难的现象。另外,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设置过多的翻译训练的教学活动,也导致学生的翻译能力比较低,进而出现“会说、会写、不会译”的现象。

3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翻译能力

若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材的选择——借鉴与自编相结合;二,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教学;三,加强教师的培养。

3.1 教材的选择——借鉴与自编相结合

若想实现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应该先从教材开始入手。我们的翻译教材上的内容大多与文学有关,而文学恰恰是最让学生感到头痛的一个主题,而且学生日后的工作也不可能全都与文学相关,因此,教师可以不全都讲解教材上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自己设置一些其他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分享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进行翻译。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寻找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整理成资料,在上课时,互相分享,互相翻译,这样一来,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可以实现翻译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3.2 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为了更好的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很多教师开始实行多样化教学。例如,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会采用情景设置法进行教学,即教师会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关于翻译方面的视频,进而起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外拉伸到课内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法,比如“三问三答”、“有奖问答”、“小组讨论”等等,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得到口语的锻炼。另外,还有一些教师会采用2:1教学法进行教学,即三分之二的课堂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三分之一的课堂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会采用“情景模仿”、“翻译竞赛”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时,还有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即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播放电影,没看一句,就暂停一句,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听、一边学,进而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由此可见,多样化教学的重要性。

3.3 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翻译能力的高低除了取决于学生本身的语言能力以外,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息息相关。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学得好。我们都知道,很多翻译教学的教师都并非翻译专业出身,很多都是师范专业,有的即使是翻译专业,也只是“文兵”,没有真正的从事过与翻译相关的工作,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自身翻译能力的同时,进而起到以身作则的目的,提升自己,更为了提升学生。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和交往中,我国对外语人才因此,教师应该调动全部的潜能来发展学生这种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与技巧,提高学生的汉语英语的转换与运用能力,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1]肖君.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盛德仁.双语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彭丽嫦.翻译能力培养与高职翻译课程教学设计[J].南方论刊,2008(06).

[4]袁翠.论高职翻译教学之翻译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11).

H319

A

1674-2060(2016)03-0271-01

张熙(1995—),女,黑龙江肇州人,沈阳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应用英语。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教学方法语言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语言是刀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