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纪律”剑指家政乱象

2016-04-12 05:04蒋志洲
质量与标准化 2016年8期
关键词:月嫂三大纪律家政

“三大纪律”剑指家政乱象

当前,家政服务用工荒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已是普遍现象。据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宝霞介绍,目前上海家政服务人员数量约40万人,而有家政服务需求的上海家庭大概200万户。旺盛的市场需求促使行业加速扩张,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价格虚高、服务人员素质偏低、供需双方权益无保障等,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好月嫂真心难找

近期,记者的一位朋友喜添新丁,小两口都要上班,父母虽然可以帮忙照顾,但无奈年岁已高,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找一位专业的月嫂,成为了家庭的迫切需要。可是,现在孩子出生都快2个月了,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月嫂,小两口只能轮流请假照顾小孩,苦不堪言。

“之前,曾经找到一个,但毛手毛脚的,基本的护理常识也不了解,不敢把孩子交给她,就辞退了。”记者的这位朋友诉苦说道,“我现在天天就忙着找月嫂,工作都没心思干了!”

在上海,遇到这样问题的家庭,绝对不在少数。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家政服务机构,得到的答案几乎一样,“照顾小孩是个精细的工作,一般人做不了,现在口碑好一点的月嫂至少要提前三五个月预定,如果到了春节,就更加抢手了。”

“甩上家”屡见不鲜

家政行业服务人员稀缺,影响了很多从业人员的心态。一旦遇到条件更满意的雇主,就随便找个理由把原来的工作辞掉,“甩上家”的现象,屡见不鲜。

家住梅陇的杨阿姨跟记者诉苦,“之前曾经找了一个保姆,照顾家里老人,当时把价格和服务时间都谈妥了,合同也签了,结果开工前两天突然打电话,跟我说生病了,不能来。”无奈之下杨阿姨只能重新寻找,“我后来才知道,原来有家人家出了更高的价钱,她就把我甩了。”

确实,价格问题是“甩上家”的最大诱因。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月嫂的价格一般在8 000~1 0000元/月左右,技术基础好的甚至超过20 000元/月。“现在请月嫂的人多了,薪酬也跟着飞涨,每年都要上涨,我们也只能跟着行业的整体水平走”,一位家政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这样对记者说。

除了杨阿姨遇到的问题,记者采访的大多数消费者还对家政服务质量不太满意。如有的服务人员脾气大,干几天就不干了;有的素质低,手脚不干净;有的粗心大意,专业技能不过关等等。总体来说,目前上海家政服务行业的总体服务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介机构小散乱

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不少门面房的门窗上贴着“月嫂、保姆服务”等醒目招聘广告。一间门面房、一名接待员、一部电话、一台电脑就可以撑起一家家政服务中介公司。这些中介式的家庭服务机构规模小,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必要的资格审查、培训教育、维权处理、客户服务等部门设置,而且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甚至还有一些未经注册的“黑中介”。

央视曾经曝光过这样一个案例:几周前中介机构里还是人声鼎沸的,一些家庭服务人员在与消费者沟通,一些消费者在看家庭服务人员的资料,但等交完钱再次来到这里或者来这里更换服务人员时,已经是人去楼空,好几百甚至好几千元的中介服务费就这样被卷走了。“一些不良中介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现的问题多了,糊弄不过去了,他们就卷钱走人。”

上海即将出台三项地方标准

家政服务涉及民生,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长杨雄在市商务委“关于完善本市家政服务业管理体系有关情况的汇报”上,做出了“不断优化(家政服务业管理和服务),把这件事办好”的批示。2015年下半年,市商务委提出了制定地方标准、规范市场的计划,由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协同业内龙头企业,组建标准起草小组,以标准规范市场的工作正式启动了。

目前,“家政机构服务管理要求”“家政服务全过程溯源管理规范”“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三项地方标准草案已经编制完成,或将于年内正式发布。“这三项标准,几乎覆盖了家政服务的全过程,并且有明确的责任归属、上岗标准和溯源管理要求”,张宝霞介绍说。家政行业需要一种规范,来保证雇主和雇员的合法利益。在规定好家政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时,也必须对雇主的权利与义务有所约定。这些看似琐碎的细则,升华了家政服务的质量,一旦发生纠纷,它们便提供了一种制度性的化解出口,毫无疑问将有益于家政公司自身的发展。

此外,据记者了解,上海一些优秀的家政企业已经做出了品牌,行业协会在规范方面做出努力,企业自身也在谋求不断发展和突破,争取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月嫂三大纪律家政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桂林月嫂行业薪酬问题研究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大学毕业生当“月嫂”的巧遇
2016年上海市政府家政实事项目正式启动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和内容是什么?
鲜为人知的另一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中国人民解放军法规建设的传家宝——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深刻内涵及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