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2016-04-12 17:12桑小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36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有效性情境

桑小波●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226400)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桑小波●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226400)

数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高中学生的主要课程也是基础课程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法已经不适合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现代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对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有鉴于此,构建更加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就十分必要.本文结合目前高中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就如何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做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究

一、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分析

(1)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教学时间,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时间.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时间效率的最大化,使学生单位时间里获取更大的收益.

(2)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拥有更好的效果.这样在有效减少学生解题所用的时间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解题的准确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使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再产生排斥和厌烦的思绪,而会以非常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行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激情,使他们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效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其智力水平.

二、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手段

1.教师做好备课工作

第一,教师深度了解和熟练掌握数学教材内容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备课时,数学老师要深入研读和分析教材内容,有效研究教材中设置的例题,充分了解教材编写组这样设置的目的和意义,牢牢抓住重点和难点,理清教学思路,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作为中心和重心.

第二,要把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作为备课的参照.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对象就是学生,所以,老师在备课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针对这些来备课和编制对应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接收老师讲授的内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要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数学老师应该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尽最大努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

教育部提倡学生在合理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所以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时,应该尽量创设合理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进行指数函数的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大家从高中生物中学习到大部分动物都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受精卵由1个细胞分列成2个,再由2个分列成4个,4个分列成8个……最终分裂发育成胚胎.那么老师要问的是胚胎细胞的数量y与分裂次数x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用函数来表示出这一关系?在这样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和分析,最终得出y=2x这一函数关系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使学生参与进来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单纯的教和学生单纯的学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教学效果很差.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动起来,就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只做前期的探究,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进行下面知识的讲解,老师在一旁进行辅助,这样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分析试卷时,老师选择合适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该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并让他们一同思考如何避免在类似的题目中出错,使其深刻理解错误的原因.这样,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数学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4.数学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教学内容其实就是把自然中的材料抽象化、形式化和概念化,进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模型.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相关数学模型分解为生活中的材料,将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向学生进行讲解,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激发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例如,在讲解概率问题时,可以将其与农作物发芽的情况联系起来.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高中课堂中基本也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而高中学生对新兴事物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数学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相关数学模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避免进入有效性教学误区

1.只注重形式却忽视了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最重要的还是老师对相关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有的老师为了创制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采用了大量的生动、美丽的图片和背景,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但是该情境却与将要讲解的数学知识没有什么联系,最终不但没有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反而分散了学生的精力.

2.只注重过程却忽视了结果

在有的课堂上,老师成功地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学生非常积极.但是课后老师对学生问答或者布置相关作业后发现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相关内容.所以老师与学生互动时,既要保证学生在动,又要使其拥有“静”的思考空间,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掌握知识的目的.

[1]孙赋美.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运用刍议[J]. 数理化学习. 2011(02)

[2]沈花. 凸显主体特性,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9)

[3]黄明月.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06)

G632

B

1008-0333(2016)36-0028-01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有效性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