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皖西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再思考

2016-04-13 18:56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现状问题

聂 勇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思政部,安徽 六安 237000)



对皖西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再思考

聂勇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思政部,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皖西地区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皖西红色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红色文化保护、资源规划整合、红色文化传承以及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做好文章,让皖西红色文化精神和价值得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皖西红色文化;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创立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蕴含了无数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诉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皖西红色文化则专指皖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及其载体。[1]皖西红色文化是皖西地区文化发展的血脉和灵魂,也是皖西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载体。

1皖西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现状

皖西红色文化是皖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及其载体。[2]从其现阶段的存在形式和特点来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物质形式呈现的革命遗址、纪念馆、革命文物等显性红色资源;另一方面是以精神形式呈现的红色歌曲、红色精神、红色观念等隐性红色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红色文化的底蕴和魅力逐渐绽放出色彩,其影响力也逐步增强。皖西红色文化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特点,在国内有着较好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保护开发过程中传承和发展了红色文化。

目前皖西境内已有革命旧址59处,革命烈士纪念塔近10座,收藏革命文物近5000件。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既有旧址、遗址,也有大量的现代纪念性建筑。例如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苏家埠48天战役旧址等都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2006年《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就专门对皖西红色文化发展作了规划,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将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为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安徽省和六安市加快了对皖西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进度,以“千里跃进、将军故乡”和“红色大别山”等为主题,重点打造融合参观教育、休学度假、户外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体系,发展大别山红军文化旅游区,形成重点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

皖西有着丰富的“红色”、“绿色”和“古色”资源。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依托国家和地方的扶贫开发规划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区域内资源,通过重点项目进行旅游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环境,逐步形成了“红色”、“绿色”和“古色”交相辉映的多色旅游体系。提升了旅游区的档次,形成了多层次的旅游发展方式,使“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魅力得以展示,尤其强调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注重文化特色。例如,六安市在2014年引进的以六安良好的自然生态、红色资源为依托,围绕红色影视拍摄、红色景观旅游等为核心内容的六安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力,对六安市文化的整体软实力和品牌竞争力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2皖西红色文化利用开发存在的问题

2.1部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不力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类型也丰富多样,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遗产,是当前红色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也为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依托。在目前的开发过程中,由于一些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技术瓶颈,不少红色文化资源遇到了保护不力的情况。例如,一些旧址、故居由于地处大别山区,保护条件较差,加上一些人为因素,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损坏或挪作他用,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在皖西地区的很多乡村都分散有红色遗址,不少题壁题词出现了残缺,局限于有限的资金和条件,很多遗址所在地只是立下了纪念碑,后期维护保养缺乏,自然风蚀和意外破坏都是常态,只留下了残缺的景象。红色文化资源在很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有”的阶段,对于日常的检查、维护则顾忌较少,长此以往下去,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状况会更不容乐观,红色文化的形象也会在悄无声息中慢慢消失[3]。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一旦在开发中保护不力,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2统筹规划与合作不足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形式单一、粗放的问题。部分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存在着单打独斗的现象,与省内和国内的其它旅游行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合作,立足于安徽或全国的规划和合作还处在较低层次,旅游项目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很多地方还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搞开发,缺乏资源整合和区域合作的力度。例如,同在皖西的金寨县与岳西县,在对红28军旧址的保护与开发上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缺乏协调合作和统筹规划,出现重复建设,对财力、物力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上不够深入,各自为政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缺乏知名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在红色文化内涵的深层开发上也缺乏规划与合作,诸如红色影视产业、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都还没有很好地介入到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中,文化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元素、红色文化精神等没能得到充分体现,红色文化的魅力没有充分展现。

2.3红色文化的传承较弱

在红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在红色文化传承上落实不到位。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少红色纪念场馆建设追求大而全,忽视了对内容的重视,使其文化内涵和革命精神表现不足,失去了红色文化应有的主题。区域内不少场馆展示内容特色不鲜明,简单且雷同,多数地方都是“展板加橱窗”的陈列模式,缺失了红色文化内容,十分单薄。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应该是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这是游客喜欢红色旅游的最主要原因。游客希望在红色旅游中感受真实历史、革命精神,如果缺乏对红色文化历史内容和革命精神的传承,那么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就会下降。同样,在现阶段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中,还存在着对历史的不尊重,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造成了破坏。有不少新建的旧址和复制的实物成了红色旅游的主体,真正的文化项目非常少,历史事件的界定不够严谨,更多强调经济效益,配套的各项服务没能很好地体现红色主题,破坏了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的整体概念。

2.4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偏弱

红色文化旅游市场和产品的开发建设,是红色传承的重要途径,让人们在红色旅游过程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认可红色文化产品,传承红色文化。现阶段,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尤其是红色旅游已经非常普遍,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就目前皖西地区的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尤其是红色旅游来看,总体发展水平还是偏低,品牌影响力不足。相对于井冈山红色文化、延安红色文化而言,人们对皖西红色文化的认知度还很低。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已经明确了红色旅游规划和开发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但是在地方规划开发过程中,对红色资源的文化性建设相对滞后,更侧重于政治性和经济性,导致在红色旅游中,规划和开发更多依靠政策发展,在自身的造血上能力不足。不少景区游客冷清,知名度不升反降,人们对于红色旅游的热度依然不足,更多的还是选择休闲观光旅游,红色旅游产品的建设缺乏竞争力。只有在一些重要节庆日,借助媒体宣传和国家政策支持,红色旅游才会出现阶段性的火爆。从这些现象中不难发现,最根源性的原因还是在于红色文化品牌的建设不足,文化内涵建设没有深入人心,红色景区建设忽视了对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很难让旅游者产生情感共鸣。

3皖西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对策

3.1强化保护,可持续开发利用

红色旅游也不同于其它旅游,有着很强的政治性、社会性等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在发展红色旅游时要特别强调其社会效益,不能只关注经济效益。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将资源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坚持社会教育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当前正在开发利用的皖西红色文化资源,首先必须要遵循“科学保护、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把握好每一个环节,避免对红色文化资源造成浪费和破坏。针对现实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最紧要的工作是要立即停止损坏行为,抓紧进行救护。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修复、还原和保护,尽快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保留好重要的资料。其次,地方政府要在国家的法律框架内,结合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建立相应的法律保护体系,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律层面。再次,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和管理方式,对一些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修复保护,科学合理地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在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保障下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最后,要保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资金支持,建立公开透明的多元筹资渠道,以政府牵头、民间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的方式,确保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上的经费支持[4]。

3.2统筹谋划,加强资源整合

在当前新常态下,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让红色文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实现对资源的共享和资源价值的最大化。皖西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对分布在区域内的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挖掘,逐步建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系统性资源库。可以吸取国内优秀红色文化的建设经验,提炼整合区域内的红色文化精神,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作为地方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规划、发展做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协调好各种形式、地域的红色文化资源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形成资源发展合力,突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除了在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上下功夫,还可以加强与区域内的其它相关资源之间的联动发展。例如,可以依托皖西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其进行结合,让红色、绿色、古色三色合一,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需求,形成综合联动的产业链,发挥各色文化资源的优势,产生资源整合的合力。

3.3挖掘内涵,做好红色文化传承

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尤其是红色旅游开发,要重视文化内涵挖掘,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避免陷入低俗化、庸俗化的发展模式。皖西红色文化资源特点鲜明,历史底蕴深厚,尤其在中国革命历史发展中地位突出。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在对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结合这些突出特点,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不断整合和提炼,深化红色文化的内涵建设。在不断的提炼、整合和建设中,将传承下来的红色革命精神、革命故事、革命事迹等无形文化资源融入到革命遗址、革命遗物等有形的红色资源中,将山水、建筑等景观都赋予文化内涵,有情有神,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品位。在市场化运作的红色旅游开发中,不能过度强调经济属性,要建立相应的措施,倡导有文化品位和内涵的红色旅游,积极提升红色旅游行业从业者的文化品位和素质,最大限度地体现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3.4提炼品牌,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化

皖西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自《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发布以来,皖西红色旅游进一步提速,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并逐步辐射全国。虽然皖西红色旅游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目前的红色旅游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旅游观光阶段,红色文化资源仍没能得到深入开发,距离精品化、品牌化、产业化还任重而道远。皖西红色文化要进行产业化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必须克服困难,突破发展瓶颈,让皖西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演艺以及红色文化创意等产业协调发展。例如,可以依托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继续丰富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推进红色文化旅游由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型升级为集体验、互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通过影视、表演等形式将皖西红色文化带到舞台、带到网络中,形成有自己文化、艺术表现力的文化产品,提升皖西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产业化水平。打造以“皖西红色文化资源”为主线的动漫产业集群,将皖西红色文化以动画、影视等形式展现给人们,推进相关动漫影视产品的开发,建设一个综合性的红色文化创意园区,将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动漫影视产业发展等融入其中,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勇.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9):80.

[2]聂勇.化皖西红色文化资源为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J].鸡西大学学报,2010(06):138.

[3]曾喜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伍延基,王计平.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80-82.

(编辑:刘彩霞)

Reth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est Anhui Red Culture

NIE Yo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Defense Technology, Lu’an 237000,China)

Abstract:As the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Chinese red culture, west Anhui area has the resource advantage. West anhui red culture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but there have been som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We should do well in the red culture protection, integrated resource planning, red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red 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resulting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Anhui red culture spirit and value.

Keywords:West Anhui red culture; actuality; problem; countermeasure study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978(2016)01-0019-03

作者简介:聂勇(1987—),男,安徽芜湖人,助教.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610);安徽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2013szxm149).

收稿日期:2015-12-29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现状问题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