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调查报告

2016-04-13 17:01肖锐陆华勇
山西农经 2016年2期
关键词:兖州村级集体经济

□肖锐 陆华勇

(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山东济宁272100)

兖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调查报告

□肖锐陆华勇

(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山东济宁272100)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坚持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对兖州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经验和发展弱势进行梳理,对未来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科学探讨。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路径选择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2.25

1 兖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兖州区辖406个村,1 738个村民小组,9.8万农户,38.4万农业人口。截止2014年底,全区村级集体资产总额为18 313万元,村均144.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与潜力并存。通过调查,兖州区农村集体经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从收入构成来看,村集体经营收入和发包上交收入占村级总收入的一半

2014年,全区村级集体收入10 943.6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收入3 109.2万元,占总收入的28.4%;发包及上交收入2 987.9万元,占总收入的27.3%;投资收益15.5万元,占总收入的0.14%;补助收入1 892.7万元,占总收入的17.3%;其他收入2 938.1万元,占总收入的26.8%。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是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

1.2从支出构成来看,用于再生产的经营性支出占比较低,集体经济收入的使用效率低下

2014年全区40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支出7 321.2万元。其中经营支出2 278.4万元,占总支出的31.1%;管理费用(干部报酬、报刊费等)1 738.8万元,占总支出的23.7%;其他支出3 303.9万元,占总支出的45.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用于管理费用等项目的支出比重过大,未能有效利用收益资金促进集体经济的再生产。

1.3从空间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区位因素依赖严重

全区406个村中,集体经济收入为0的21个,占5.1%;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20个,占4.9%;1~5万元的111个,占27.3%;5~10万元的72个,占17.7%;10~50万元的129个,占31.7%;50~100万元的29个,占7.1%;100万元以上的24个,占5.9%。收入0~5万的村主要分布地理位置较偏僻、资源较匮乏的地区,其收入构成主要是财政转移性资金或部门补贴性资金,通过自身经营获得的收入基本没有,占到了全部村庄的32.2%;收入50万以上的村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靠近乡镇中心,资源丰富、有招商引资企业的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区位、自然资源等因素的依赖较大。

2 兖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与制约因素分析

2.1兖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雄厚、管理规范

2014年兖州对全区406个村进行了清产核资,共清查核实各类资产10亿元,清查核实耕地、林地、四荒地、宅基地等各类资源总面积37 133hm2。通过资产清查、资源登记和财务清理,明确权属,建立台账,初步掌握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农村集体“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等情况,做到了村集体资产家底清楚、产权明晰,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规划,高效利用资产,全面加强监管打下良好工作基础。同时,全面推行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及村委会公章由镇街代理服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步入了规范化轨道。

2.2兖州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

虽然兖州区发展集体经济有一定基础,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整体不强,村级组织的贫富差距依然较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制约因素还较多。

(1)主观意识成为阻碍集体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调查发现,村级带头人和党员对发展集体经济的认识落后、意识弱化。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逐渐被村民淡忘,不少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更是认识不足,认为现在大环境是鼓励发展个私经济,再讲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时宜;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难度大,发展集体经济办法不多,路子不宽,想搞也搞不好;认为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比例较小,无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无须再强调集体经济作用。调查中还发现,在集体经济发展上,对上依赖思想严重,“等、靠、要”心理存在,自我发展意识不强。还有,村干部的工资水平低,不能与经济发展水平挂钩,挫伤了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目前,兖州区只对村书记、村会计、专职计生主任进行了拨付,且工资水平不高,其他村两委人员和村小组长都有村自行解决,通过交谈发现,小组长的工资每年只有400~500元,造成两委成员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性不高。以上这些观念认识使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抓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严重挫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想意识严重懈怠。

(2)发展的持续性不能保证。村两委班子更换频繁,干部缺乏干事创业的长久心态。调研中有部分群众及村干部反映,当选的村两委是第一年熟悉,第二年规划,第三年就又开始准备下一轮选举了,根本没有落实的时间。班子成员重心的倾斜及班子的不稳定,就造成了村级领导班子不重视发展集体经济的局面。再就是当前农村还有许多体制上的问题掣肘村集体经济发展。比如管理机制不灵活,企业经营状况不能与个人收入挂钩;集体经济产权不清,导致企业经营者不敢做大做强,严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另外,缺乏人才支持也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以持续的重要因素。随着劳动力资源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大多年轻人和有知识的人脱离了农村,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年龄较大,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和经营意识,造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生产缺技术的局面。

(3)集体资产处置的无序性严重伤害集体活力。资源型资产存在无序租赁的现象。调查发现,在一些稍偏远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经营的资源性资产对外租期过长,影响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如一些镇街有些村干部在任职期间为了给村里修路或者增建公共设施,一次性收取租金10~20年,使后任干部连正常开支都很难解决。有的甚至把集体资产卖掉花光,严重影响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经营性资产存在闲置和流失现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了改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形势的需要,有些发展比较好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逐步改制成为民营企业,但资产评估不够规范,村集体权益等不到保障,集体股权占比过低;还有些发展缓慢或已经停产企业,资产闲置和流失现象存在,集体经济组织看似固定资产账目余额很大,但多数是有账无物或账面价值大,实际价值小。

(4)上级扶持不够,投入不足,资金难筹。虽然有乡镇解决部分村干部工资和村办公经费且上级每年在农业、水利、“一事一议”等方面都有资金下拨,但到了每个村的资金,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有些农村建设项目的拨付不到总投资的20%。此外,近年来,各金融部门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村级靠贷款办集体经济难度加大。

除去以上因素之外,资源禀赋情况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较大。

3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选择

3.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村集体的内生活力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光靠外部输入,不能解决持续性问题,只有彻底激发村级发展的内生活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级发展实力弱、后劲不足的问题。一是要组建强而有力的村级班子。现有的农村干部队伍,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学历低、公心不强、守本顾摊的情况,要打破原有干部选用办法,可以把在外工作的懂科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甚至可以从现有党政机关退休的领导干部引入到农村,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二是要加强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再培养和再教育。能够进入村级班子的人员,在农村应该说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过专门化的培训,任职后的结果可能是好人干不出好工作。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的系统化、理论化培训,逐步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农村干部队伍。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打破农村干部收入的现状,适当引入股份制企业的收入计算办法,实行村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

3.2政府主导、镇村参与精心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政府主导,村镇参与,立足各村实际,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制定规划,选准路子,切实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心中无目标、发展无门路”和畏难发愁的问题。按照农村集体所处区域位置进行分类指导。

3.3加强监管,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管好并盘活存量资产,使其保值增值,是当前农村集体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难题。一段时间以来,农村集体资产运行处于一种监管空白的状态,不出事大家相安无事,一旦出事,就是无底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应该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一言堂,可以试行公务卡制度。二是要制定和完善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奖励办法。在充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对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奖励办法。三是强化村民理财小组的民主监督作用。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早已在农村实施,但是从实施的效果看,大部分的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要加强对村民理财小组的管理和培训,增强其监管能力。四是转变经营模式,适当引入外部资本,不仅可以实现集体经济的做大做强,而且可以利用外部资本的力量加强监管。

3.4努力营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外部氛围,催生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外部环境。二是加强资金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设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专项基金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奖励基金,减免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服务实体的规费。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部门政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政策操作透明度,确保资金配置的最优化;理清村级组织的财权和事权,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减轻村级组织的开支压力。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村镇集体经济组织以信用和联保的方式进行融资贷款,有条件的可以将部分村级集体经济债务转化为股权,进一步激发多方力量投资农村、参与农村发展的活力。三是在项目建设中给予政策支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力支持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1004-7026(2016)02-0043-02中国图书分类号:F046.32

A

猜你喜欢
兖州村级集体经济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通过兖州区应急局看地方安监部门存在的问题
赛雷三国
山东兖州:秸秆离田农民增收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UPLC-ESI-Q-TOF-MS法分析兖州卷柏化学成分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