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发展创新思维

2016-04-13 17:01李延罡骆远婷
山西农经 2016年2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辽宁省科普

□李延罡 骆远婷

(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142)

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发展创新思维

□李延罡骆远婷

(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142)

基于辽宁省科普资源及教育基地现状,本文探析科普教育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旨在提高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教育能力,拓展科普教育模式,促进科普产业发展,形成辽宁省独特的科普教育新格局。

科普教育基地;能力拓展;创新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2.8

1 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现状及问题

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科普教育基地,全省共有省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159个,其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54个,省级科普(技)教育基地105个。近五年,辽宁省建科普图书室6 437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 482个,中小学科技示范校121所,辽宁省政府为68个县区配备了科普车,成立辽宁省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累计行程10万km,巡展500d,观众达150万人次。

1.1科普教育基地发展不平衡

辽宁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好于经济欠佳地区、城市优于乡村的现象,各类科普教育基地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辽宁省理学类博物馆较多,农学类、医药类博物馆偏少,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以及天文馆甚少。

1.2科技资源科普化程度低

大多数科研院所不在科普教育基地范围内,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对科普工作响应不够,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辽宁省的科学家,基本上没有充足的时间为科普事业服务。

1.3科普与学校教育结合不紧密

辽宁省主要是课堂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大部分课余时间用来补课,缺少相应的研究性学习、课外智力活动和社区科技活动,而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与课外活动结合不紧密,科普基地的教育缺少一定数量的学生,缺乏相应的长效机制。

1.4科普产业发展不足

辽宁省科普产业发展的活力不足,缺少成长性好、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科普企业,政府对项目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科普企业规模还小,科普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不高,科普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不到位,科普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合作不明显,资源共享性不高。

2 原因分析

目前,大多数研究分析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中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科普经费不足、全社会的科普体系尚未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规范及政策法规不完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陈旧等,然而本文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思维,科普教育基地自身难以发展,科普教育基地的能力与模式亟需创新,提高现有的科普教育资源利用率,从而解决科普教育基地筹资难、来源少等问题。

3 相关建议

3.1科普教育模式创新,满足公众科普需求

尝试突破以往科普教育的形式、内容、传播工具,改变宣传教育方式,将参观、体验和操作相结合,融入到科普展教活动中,让公众能够直观地感受科技,清楚地知道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科技产品的运作原理和操作过程,构建“互动+体验+操作+实践”四结合,建设移动媒体科普、网络科普,弥补地域限制,使落后地区的公众也能享受到科普服务,不断提升科普基地的社区网站的科普宣传和服务。

3.2开发科普基地的科普资源,加强科普基地与学校结合的科普教育模式

挖掘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科普教育资源,鼓励并引导它们成立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公众合理开放,这不仅拓宽科普基地的范围,而且提供丰富的科普内容。探索科普进课堂,科普进基地,学校和基地联合互动的模式和方法,同时鼓励市区科普教育基地多开展下乡进村活动,支持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分支机构。

3.3加强社区科普教育,开展亲民、近民的科普活动

除了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要将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引进社区,社区与科普教育基地长效合作机制,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以及一些科研高校教师、科学家进社区宣讲科普。

3.4举办科普活动要常态化,要注重反馈

形成固定的科普教育时间,避免科普活动形式化,同时要注意科普活动受众的作息时间,尽量扩大科普受众面。

结束语

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发展存在问题,不能仅仅通过提高科普经费与建设科普人才队伍来解决问题,而要从科普教育基地自身寻求发展,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实现科普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创新思维,多角度拓展科普基地的科普教育能力,让科普教育深入群众、启发思维,让广大市民常来,爱来,有收获,有触动,学到新的东西,加深新的认识。

1004-7026(2016)02-0125-01中国图书分类号:G322

A

此文为辽宁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开发利用高校科普资源,加强科普传播体系建设”(2013410023)研究成果之一。

李延罡,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技术创新、科技传播与普及等。骆远婷,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辽宁省科普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