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山金矿田西蒋金矿床地质规律

2016-04-14 21:07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一队江西鹰潭335001
地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糜棱岩金山金矿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一队 江西鹰潭335001)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一队 江西鹰潭335001)

在矿产开采中,矿床的地质规律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着矿床开发的效果。江西金山金矿田位于赣东北韧性剪切带的推覆变形带中,矿体分布于金山-朱林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区域,地质条件相对特殊。本对金山金矿田中西蒋金矿床成矿的地质规律等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矿产开采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金山金矿田西蒋金矿床地质规律

前言: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不仅是世界各国金融储备的重要材料,在现代通讯、电子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对于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也推动了金矿开采业的发展。对于矿山企业而言,在进行矿床开发中,需要做好成矿地质规律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够确保采矿的有效进行。

1 区域构造演化

金山金矿处于赣东北韧性剪切蛇绿岩构造混杂带中,整体呈北东向,位于德兴斑岩铜矿南部,矿田东西长度约10km,南北宽度5km,包括了金山特大矿床、西蒋大型矿床以及十数个小型矿床,目前已经探明的金矿储量超过了百吨,而且深度仅仅达到了地下800m,具有非常广阔的勘探前景。

金山金矿田所处的构造位置是非常特殊的,其位于钱塘台坳和江南台隆的接合部位,构造带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茅桥蛇绿岩剪切带、花桥构造杂岩带、金山韧性推覆变形带、江光-富家坞剪切带以及金山-西蒋韧性剪切带等。

对矿区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以及地质构造等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区域构造的演化经历了多个不同的阶段:一是中元古宙阶段,通过沉积作用,产生了双桥山群初始矿源层;二是晚元古宙阶段,前期在沉积作用和岩浆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大量的火山碎屑沉积岩,中晚期则受地质运动和板块活动的影响,使得双桥山群逆冲到了登山群之上,形成了赣东北韧性剪切蛇绿岩构造混杂带;三是燕山运动阶段,在各种地质活动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的张性断裂,也为该区域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物质,并且在不断的安装演化过程中,使得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在有利构造部位逐步富集,产生了一些超大型的矿床,如金山金矿、德兴斑岩铜矿等[1]。

2 矿床地质规律

在对西蒋金矿床的地质规律进行分析时,首先需要明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构造。矿床位于金山金矿田的中西部地区,西源岭背斜南段,与石碑矿和杨梅玲矿区东西相接。在金山-西蒋韧性剪切带的控制下,呈北东偏北西走向。

2.1 地质特征

对于西蒋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可以从地层、构造、断层等多个方面进行。

(1)地层:矿床地层包括了火山碎屑沉积岩以及火山碎屑熔岩,以凝灰质板岩、变质杂砂岩、沉凝灰岩以及变质安山玄武岩等构成,岩层厚度在800m以上。

(2)构造:从矿床所处区域的地质特征分析,其构造变形主要以剪切变形为主,而且角度较低,没有明显的褶皱发育,而在成矿后,高角度的断层出现了一定的发育。以剪切带为例,西蒋金矿床位于金山-西蒋韧性剪切带中西部,剪切带呈北东-南西走向,于矿床东南部带状出露,宽度在800-1000m的范围内,主剪切角在5° -50°的范围内不断变化。剪切带的构造岩包括了糜棱岩和碎裂岩两种类型,前者又可以细分为糜棱岩和千糜岩,按照应变强弱程度,糜棱岩区域会依次出现超糜棱岩、糜棱岩以及糜棱化岩石,而其中的超糜棱岩正是主要的含金岩石之一。

(3)断层:从目前来看,存在于矿区内已经被发现的断层有三个,均为高角度断层,属于成矿后产生的断层,其对于矿体有着明显的破坏作用[2]。

(4)围岩蚀变:金山-西蒋韧性剪切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围岩蚀变的影响,主要蚀变类型包括了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以及硅化等,而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矿的形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实际上,该韧性剪切带具有变形和变质的双重作用行为,剪切作用从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逐渐增强,变质热液的渗滤交代也会越来越强烈。围岩蚀变的类型、强度、以及矿物共生组合等有着一定的时空依存关系,简单来讲,就是蚀变岩、构造岩与金矿化的三位一体关系。伴随着剪切应变强度的变化,蚀变分带和金矿化强度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分带特征。

2.2 矿石质量特征

(1)物质成分:一般情况下,矿石的物质构成相对简单,金属矿物除了自然金以外,还包括有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闪锌矿等,而脉石矿物则包括了石英、绿泥石、铁白云石等。以自然金为例,对其矿物特征进行描述,一是成色相对较高,通常可以达到96.94%,甚至可能更高;二是矿石中的金在多数情况下均为单体裸露金,包括裂隙金和粒间金,占据了总数的91.3%,剩余的8.7%包括了脉石包体金和硫化物包体金;三是以细粒嵌布为主,在块状矿石中,细粒金占据了总数的63.42%,微粒金占据了32.75%,而在条带状矿石中,细粒金所占的比例更高,达到了74.58%,微粒金则占18.55%,其中粒度最大的可以达到0.4mm;四是在自然状态下,金粒的形状不规则,嵌布于载体矿物的晶粒和裂隙之间。

(2)结构构造:矿石的结构主要包括了糜棱结构、超糜棱结构、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以及包含结构等;其构造同样丰富多彩,包括了皱纹状构造、脉状构造、角砾状构造以及星散浸染状构造等[3]。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矿床开采过程中,必须结合相应的地质勘查与地质分析,对矿床所处区域的地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区域构造的演化以及矿床地质特征,为矿产的开采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1]徐华斌,苏朝晖,王明文.江西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3,34(1):1-3.

[2]李晓峰,胡瑞忠,韦星林.江西德兴地区主要矿床类型、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关系[J].地质评论,2012,58(1):82-90.

[3]熊平文,徐华斌.江西金山金矿田西蒋金矿床地质规律分析研究 [J].有色金属, 2010,62(5):9-13.

江西金山金矿田西蒋金矿床地质规律

■何发林

P217[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87-1

猜你喜欢
糜棱岩金山金矿
粤西河台金矿成矿构造系统简析
粤西河台金矿田糜棱岩XRD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粤北花岗岩型铀矿矿集区糜棱岩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抢险当金山
翠挂金山
探讨变质核杂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