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0~12个月的早教游戏及指导

2016-04-16 04:24郑剑云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6年4期
关键词:插画娃娃海绵

郑剑云

4A宝宝天地 早教游戏精选系列

开篇语:0~3岁宝宝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游戏,宝宝是在游戏中获得最主要的早期经验。郑老师的早教课堂细分宝宝的年龄段,精心为父母们挑选了9期亲子游戏和3期宝宝锻炼操。希望这些经过郑老师经验总结提炼的亲子游戏,能帮助父母更好地育儿,能帮助宝宝更好地成长。

学会站立和开步走是宝宝身心发展中的一个飞跃。为此要给宝宝创造条件,使他早日独立开步走。父母可以给宝宝穿上布底鞋,衣着轻暖;再给他一辆小推车,让他在平整但不光滑的地面上推着向前学步而行。当然,安全是最重要的,宝宝学步的环境应当没有绊手绊脚的物件,没有桌椅的尖角,没有电、热源等危险品。如果宝宝不小心跌倒在地,父母也不要一副惊慌的样子,马上就去扶、抱,这时,应当用亲切的语言鼓励他自己爬起来继续练习,这是宝宝最初的意志磨炼。

游戏名称:站立、学走(大动作)

适合月龄:10~12个月

环境准备:带响的玩具、软体积木、彩色小纸棒、动物图片。

玩法:

站立

妈妈用带响的玩具在宝宝头的上方逗引宝宝伸手抓拿,玩具应与宝宝保持一定距离,以促进其站起来。为了帮助宝宝站立,妈妈可以用身体靠近宝宝,让他借助妈妈身体站起来,也可以把软体积木放置在宝宝面前,让他扶物而站起来。当宝宝为获取玩具而努力站立时,妈妈应满足宝宝拿玩具的欲望,以鼓励他不断站起来。也可将玩具悬挂于墙上,(高度为宝宝站立时手能够到处)逗引宝宝渐渐使他从俯卧、跪立、站起,伸手抓拿玩具。

插画说明:妈妈把玩具悬挂在墙上,宝宝试着站起来,够到玩具。

行走

让宝宝靠墙站,妈妈手持动物图片吸引宝宝观看,以延长其站立的时间,使其逐渐站稳,妈妈需做好保护。还可以提供彩色小纸棒(用报纸自制纸棒),鼓励宝宝双手抓住小纸棒,逐渐将小棒向前移动,促使宝宝向前迈步(妈妈在其身后做好保护)。

促使宝宝开步走的方法很多,如扶着宝宝腋下走;用长的浴巾从宝宝的胸前穿过两侧腋下,在后面轻轻地拽着让他向前行走;待宝宝能站稳后,让他在妈妈和爸爸之间跨出1~2步,再逐渐增大迈步的距离等。

插画说明:妈妈用长的浴巾从宝宝的胸前穿过两侧腋下,在后面轻轻地拽着让他向前行走。

注意事项:

建议父母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在家中可让宝宝扶着沙发、床沿、桌面等站立,利用墙面、床沿、椅子、小床等生活场景帮助宝宝学习站立和迈步行走。同时,每次练习的时间要短,但练习次数可逐渐增加。要循序渐进,从轻扶双手、扶单手到独站,最后独自行走几步

游戏观察要点:宝宝站立、学走

游戏名称:喂娃娃(精细动作)

适合月龄:10~12个月

环境准备:动物塑料桶或用饮料瓶自制的“瓶子娃娃”、小勺、仿真水果或食物。

玩法:

妈妈向宝宝介绍放置在面前的物品。“宝宝,这是瓶子娃娃或动物宝宝,它们肚子饿了,我们来给它们喂吃的吧。”妈妈提供小勺和各类仿真水果或食物,鼓励宝宝:“这么多好吃的果果,快喂给娃娃(动物)吃,”宝宝小手抓握小勺,将“食物”送入“娃娃或动物的嘴里”。

游戏操作中,尽可能给宝宝提供较多的“食物”和“瓶子娃娃”,鼓励他们多喂食,并用语言加以引导,“宝宝,喂给娃娃吃,娃娃吃得真高兴,谢谢宝宝!”。当宝宝喂好后,妈妈可拍手、唱歌,让宝宝获得愉快的情绪。

插画说明:宝宝的小手拿着小勺,将各类仿真水果放入盒子娃娃嘴里。

注意事项:

生活中,家长可利用废弃的材料(如大号饮料瓶、鞋盒、奶粉罐子等)自制各种瓶子娃娃、盒子娃娃、罐子娃娃,满足宝宝游戏的兴趣。同时,经常鼓励宝宝自己拿饼干、水果给家人或自己吃。

游戏观察要点:宝宝吃东西。

游戏名称:找玩具(认知)

适合月龄:10~12个月

环境准备:各种小玩具(小彩球、玩具小汽车、积木)、小块状海绵、碎泡沫塑料块、大脸盆、大毛巾、筐等。

玩法:

妈妈将装满小块海绵或碎泡沫塑料块的大脸盆呈现放置于宝宝面前,盆内藏有各种小玩具,并被海绵或泡沫块掩盖着。妈妈鼓励宝宝用小手去抓拿盆中物品,并找找盆内有什么?每当宝宝在触摸不同物品材料时,妈妈可反复描述此材料的质地,(如:软软的海绵、轻轻的泡沫)而当宝宝小手找到玩具时,妈妈引导宝宝将找到的玩具放到指定的筐中。

妈妈也可将一件玩具,当着宝宝的面将此玩具包裹在大毛巾里。并问宝宝:“玩具在哪里?”鼓励宝宝打开毛巾,将玩具找出来。接着,随意在毛巾中放入其他玩具,再让宝宝打开毛巾找找藏的是什么玩具。当宝宝找到后,妈妈要用惊喜的声调、表情说出玩具的名称。

插画说明:宝宝的小手伸入铺盖着小海绵块和泡沫塑料的大脸盆中,试着寻找玩具。

注意事项:

游戏中,妈妈应选择安全的小玩具,并提醒宝宝不要将小玩具放入嘴里。同时,也可选择挖洞的纸箱、大口袋等,把玩具藏入其中,让宝宝来发现、寻找玩具。

◎父母要多和此阶段(10~12个月)宝宝说话

1岁前的最后3个月,是宝宝在第一年里最善于模仿的时期,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最利于进行语言教育的月份,否则它将一闪而过。为此,父母必须对宝宝多说话。要把与宝宝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简短的词,用规范语言来引导他。这些词主要是名词和动词,以及某些称赞或否定词。要结合他认识的亲人、身体、食物、玩具,并配合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教给他。

当宝宝说“儿语”时,不要重复它,而应当用柔和的语调,用规范的语言告诉他。

当宝宝指着他想要的东西时,妈妈要鼓励他一边指着东西一边发出声音来,教他用手势与声音相结合,到最后用词代替手势。

要使宝宝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一不高兴他就会哭,而愉快时就咿呀学语,宝宝的语言正是咿呀学语中发展起来的。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愉快的宝宝比不愉快的宝宝学话要快些、好些。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到1岁时,宝宝所掌握的词汇就很多了。

◎父母要多和此阶段(10~12个月)宝宝讲故事

宝宝听故事,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妈妈每天要给宝宝讲故事。讲的图书应以画为主,每

页上只有2~3句简单的话。开始可以反复讲同一本书,让宝宝听熟。有时,可以一面讲,一面问:“谁来了?”“带来什么?”“他们要去哪里?”等,宝宝会指图回答,说明他听懂了。如果不能回答,妈妈就再讲给他听。逐渐引导宝宝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宝宝的兴趣。

猜你喜欢
插画娃娃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就要紧紧粘住你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海绵是植物吗?
三个娃娃一台戏
无脸小插画
简易娃娃床
超暖萌治愈系插画
插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