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16-04-16 20:52沈萍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本高中化学苹果

沈萍

摘要:本文就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学

“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学是改革的大势所趋.下面就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谈点笔者的思考.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知识的完整度和系统化,而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教学环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较大的脱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生活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起点和生长点都布设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激活学生的思维,生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继而主动地、积极地投身到知识探究中,从生活中观察化学现象,再通过思考、分析和讨论,完成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的过程.

2.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生活化教学,“教学做合一”是其理论根基.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要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直接经验.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多做、多实践,不仅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教材中的实验,还应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与教材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有机结合,进行实验的创新与改造.如此一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生活中寻找实验替代物的时候涉及如何学习,如何应用,如何筛选的问题,这是知识灌输所不能达到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分析信息、提取知识、动手实践的能力均可获得发展.

3.生活化教学,扩展学生的视野.生活与科技是浩瀚无边的海洋,如果课堂教学抛弃了生活而仅停留在教材中静态的知识,学生的视野是不开阔的,也难以达成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的最终目的.生活化教学,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的角角落落,从吃的食品、药品、保健品,用的化妆品,到环境等,渗透化学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意识.

4.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教学内容落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具体实施的途径

1.生活化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不可或缺的.选择怎样的内容呢?当前的教材,化学知识与生活化联系的内容很丰富.例如,必修2的有机知识,一改老教材“按照同系物的方式”介绍有机知识.老教材的教学设置思维跨度较大,只能满足“是什么”的需要,却说不出所以然.新教材的做法是“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学生感觉不像是在学习课本内容,而是在解释生活,既感兴趣,又学得轻松.教学内容生活化给教师的备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将生活中的信息、内容与教材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实施教材的开发,在知识应用环节,选择的内容也应尽可能与生活联系.

2.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生活化的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边实践边学习,身临其境,乐在其中.例如,在讲“铁的重要化合物”时,笔者上课前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苹果,这是学生熟悉的“物品”,学生的好奇心很快被激发出来,苹果是干嘛的呢?上课后,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将刚刚发下来的苹果咬一口,接着观察里边的颜色,并记录.如何记录和学习呢?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内的6个学生再两两分组,分为3个探究组.第一组,将苹果放到桌角,进行课本阅读,完成学案上的问题;第二组,将几滴氧氧化钠溶液滴在苹果的破口处,接着观察3分钟,记录下苹果颜色的变化情况;第三组,将苹果放置3分钟后,将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滴在苹果的破口处,接着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这样,组内的二、三组的学生都看到了神奇的颜色变化,第一组学生在阅读课本后,也纷纷参与到实验现象的观察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问题自然生成:苹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阅读课本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会将组内其他同学引向课本阅读,将问题的解释指向“Fe2+及Fe3+的主要性质”.最后,引导组内学生一起观察第一组学生咬过的苹果.有什么发现?由绿色变为黄色.为什么呢?思考苹果汁保鲜有什么方法?将学习进一步延展.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高一、高二两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感觉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叶澜.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猜你喜欢
课本高中化学苹果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拿苹果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会说话的苹果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