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感悟

2016-04-16 20:58吉伯磊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辅助工具幂函数椭圆

吉伯磊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促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透过问题的设置引入相应的知识点,并且要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实现对于知识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能力,而且学生对于获取的知识印象更深.

一、基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合理创设问题

在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知识教学时,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并且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在新知教学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习惯,并且要选择难易适中的问题.问题如果太难或者超出了学生的已有知识范畴,不仅会使学生很难解答问题,还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问题太简单,学生能够轻松解答,起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效果.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的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

例如,在讲“幂函数”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尚未接触过幂函数)盲目、直接引入幂函数的概念,而要通过一定的提问技巧,活化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将幂函数与学生初中学习的函数知识巧妙融合,设置以下问题:y=x-1,y=x和y=x2这几个函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这一问题,能使学生快速结合自身知识积累,做出灵活的思考,并配合教师的讲解,迅速理解幂函数的相关知识.

二、基于日常生活实践,灵活创设问题

要想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更加活跃,教师可以尝试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很多高中数学课本中的知识都可以用于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可以解答学生在生活中产生的一些疑惑.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前提,教师要善于展开对于这类教学素材的有效挖掘.教师可以首先分析教学知识的特点,并且找寻其在生活中的典型应用,随后透过生活化的思考问题的创设引入相应的教学知识点.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灵活地实现教学导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排列组合”时,教师不要单纯从枯燥的排列组合基本知识入手,而是应当寻找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遍现象设置问题情境:迎面驶来一辆公交车,3个学生鱼贯而入,一排有6个空位,这3个学生并行坐,余下的三个空位都不相邻,共有多少种坐法?坐公交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样的问题情境将呆板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这种以生活为切入点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也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践,有助于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借助教学辅助工具,有效创设问题

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这同样能够对问题式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助效果,透过图像或者视频的呈现灵活地引入问题,并且给学生的思考过程带来相应的引导.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问题设计过程,尤其是在几何类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让提问式教学的形式与内容都更加丰富,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各种趣味化的教学过程.

例如,在讲“椭圆”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椭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以动态形式展示椭圆的形成过程,提出问题:椭圆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经过多媒体技术的动态展示,学生很快可以回答出问题,并进一步深刻理解一些有关椭圆的重难点,为后面系统学习椭圆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灵活地使用这些教学辅助工具,不仅有助于良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也是对于学生思考过程的一种有效引导.

总之,问题教学法能够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知教学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习惯,并且要选择难易适中的问题.要想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更加活跃,教师可以尝试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此外,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发挥一些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这同样能够对问题式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也是对于知识教学的一种良好推动.

猜你喜欢
辅助工具幂函数椭圆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啤酒瑜伽
一道椭圆试题的别样求法
看图说话,揭开幂函数的庐山真面目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浅谈大跨悬浇梁挂篮行走系